一种中空玻璃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70228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5: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空玻璃及其生产方法,包括两块玻璃板和间隔条框,两块玻璃板的边缘部外包裹有热收缩膜,所述热收缩膜与两块玻璃板以及间隔条框形成一个封闭的腔体,所述腔体中注入有二道密封胶,在位于两块玻璃板的边缘部之间的所述热收缩膜上设置有注胶口和排气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用热收缩膜外包裹中空玻璃,利用热收缩膜的加热收缩和间隔条框的粘结与两块玻璃板形成封闭的腔体,采用注胶工艺在封闭的腔体中注入密封胶进行二次密封,工艺操作简单,封胶快捷有效,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自动化水平,有效提升中空玻璃的密封效果和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空玻璃及其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生产加工
,具体是涉及一种中空玻璃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中空玻璃是一种良好的隔热、隔音、美观、实用的新型建筑材料,它是由两片(或三片)玻璃,采用高强度、高气密性复合粘结剂,将玻璃片与内含干燥剂的铝合金框架粘结密封,制成的高效能隔音隔热玻璃。中空玻璃种类繁多,形成中空的结构各式各样,但是基本原理相同,均利用两层(或三层)玻璃和间隔条按压粘结形成中空填充层,再在间隔条框处采用二次涂胶进行粘结密封,起到隔热隔音的效果。然而,现有的涂胶技术是靠移动喷胶嘴或移动玻璃以涂抹的方式在不断变化的截面涂胶,涂胶的起停和胶量的大小不易控制,密封胶容易溢出污迹玻璃表面、污染环境,特别是转动的涂胶机头在玻璃四角翻转涂胶时,密封胶的连接性和饱和度都难以控制,容易出现密封不良的情况,影响中空玻璃的质量。同时二道粘接密封胶暴露在中空玻璃表面,生产过程中需等待胶水干硬后方可触摸、包装、运输,工作效率低,且与空气直接接触,随着时间的推移,容易发生老化、脱离等现象,影响中空玻璃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空玻璃及其生产方法,该中空玻璃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利用热收缩膜和间隔条框与两块玻璃板形成封闭的腔体,采用注胶的方式进行二次密封,有效提高中空玻璃质量和密封性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中空玻璃,包括两块玻璃板和间隔条框,所述间隔条框通过丁基胶与所述两块玻璃板粘结形成中空填充层,所述两块玻璃板的边缘部外包裹有热收缩膜,所述热收缩膜与所述两块玻璃板以及所述间隔条框形成一个封闭的腔体,所述腔体中注入有二道密封胶,所述间隔条框为空腔结构,空腔内封装有分子筛,内端面上均匀分布有多个通孔,在位于所述两块玻璃板的四周边缘部之间的所述热收缩膜上设置有注胶口和排气孔。以上所述两块玻璃板是矩形玻璃板或不规则玻璃板,其外面包裹的所述热收缩膜是根据两块玻璃板形状确定。以上所述热收缩膜是将所述两块玻璃板全包裹,或是沿着所述两块玻璃板的边缘部外包裹。以上所述热收缩膜的材料是PE、PP、PET、OPS、PVDC、POF、PVC或其他热塑性薄膜、收缩膜、缠绕膜材料。一种中空玻璃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玻璃裁切:通过玻璃全自动划片系统进行划玻璃裁切操作;(2)磨边:通过磨边机对裁切好的玻璃进行磨边;(3)洗涤干燥:通过全自动清洗机对磨边好的玻璃进行洗涤,洗涤过的玻璃片进行干燥;(4)制条框:根据玻璃外形尺寸和胶深算出条框长度,在自动弯框机上进行弯框,然后在弯好的条框中填充分子筛,填充后用插脚将条框连接成型;(5)涂胶:将制好的条框与玻璃连接的两侧面进行均匀无间断的涂抹丁基胶;(6)上框:根据胶深进行上框;(7)玻璃合片:采用辊压式合片方式将上片的两片玻璃合压在一起,调整辊压的压力和速度,保证合片玻璃的合片质量;(8)玻璃包装:将合片玻璃全包裹热收缩膜,或是沿着合片玻璃的边缘部外包裹热收缩膜。(9)加热:将包裹热收缩膜的合片玻璃进行恒温加热,让热收缩膜裹紧合片玻璃,使热收缩膜与间隔条框和两片玻璃形成一个封闭的腔体;(10)注胶:采用全自动中空玻璃注胶机对腔体进行注胶;(11)产品放置:将成品垂直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室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利用热收缩膜的加热收缩和间隔条框的粘结与两块玻璃板形成封闭的腔体,采用注胶工艺进行二次密封,工艺操作简单,封胶快捷有效,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自动化水平,提升中空玻璃的密封效果和产品质量,同时密封胶不会溢出,有效保持中空玻璃表面和外部环境干净整洁。2、本专利技术采用热收缩膜外包裹中空玻璃,注胶完成后可直接触摸、包装,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有利于保持中空玻璃表面清洁度,也便于印刷产品数码标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中空玻璃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中空玻璃图1的A-A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中空玻璃及其生产方法进一步详细说明。如附图1-图2所示,一种中空玻璃,包括两块玻璃板1、2和间隔条框3,所述间隔条框3通过丁基胶7与所述两块玻璃板1、2粘结形成中空填充层,所述两块玻璃板1、2的边缘部外包裹有热收缩膜4,所述热收缩膜4与所述两块玻璃板1、2以及所述间隔条框3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腔体5,所述腔体5中注入有密封胶6,所述间隔条框3为空腔结构,空腔内封装有分子筛,内端面上均匀分布有多个用于连接两块玻璃板1、2之间的中空填充层与分子筛的通孔,使分子筛能有效的将中空填充层的水气充分吸收,防止水气从内部侵蚀密封胶,提高密封安全性,在位于所述两块玻璃板1、2的四周边缘部之间的所述热收缩膜4上设置有注胶口和排气孔。所述两块玻璃板1、2是矩形玻璃板或不规则玻璃板,其外面包裹的所述热收缩膜4是根据两块玻璃板形状确定。另外,所述热收缩膜4可以是将所述两块玻璃板1、2全包裹,或是仅沿着所述两块玻璃板1、2的边缘部外包裹,并不完全覆盖两块玻璃板。所述热收缩膜4的材料是PE、PP、PET、OPS、PVDC、POF、PVC或其他热塑性薄膜、收缩膜、缠绕膜材料。一种中空玻璃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玻璃裁切:通过玻璃全自动划片系统进行划玻璃裁切操作;(2)磨边:通过磨边机对裁切好的玻璃进行磨边;(3)洗涤干燥:通过全自动清洗机对磨边好的玻璃进行洗涤,洗涤过的玻璃片进行干燥;(4)制条框:根据玻璃外形尺寸和胶深算出条框长度,在自动弯框机上进行弯框,然后在弯好的条框中填充分子筛,填充后用插脚将条框连接成型;(5)涂胶:将制好的条框与玻璃连接的两侧面进行均匀无间断的涂抹丁基胶;(6)上框:根据胶深进行上框;(7)玻璃合片:采用辊压式合片方式将上片的两片玻璃合压在一起,调整辊压的压力和速度,保证合片玻璃的合片质量;(8)玻璃包装:将合片玻璃全包裹热收缩膜,或是沿着合片玻璃的边缘部外包裹热收缩膜。(9)加热:将包裹热收缩膜的合片玻璃进行恒温加热,让热收缩膜裹紧合片玻璃,使热收缩膜与间隔条框和两片玻璃形成一个封闭的腔体;(10)注胶:采用全自动中空玻璃注胶机对腔体进行注胶;(11)产品放置:将成品垂直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室内。上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地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空玻璃,包括两块玻璃板(1、2)和间隔条框(3),所述间隔条框(3)通过丁基胶(7)与所述两块玻璃板(1、2)粘结形成中空填充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块玻璃板(1、2)的边缘部外包裹有热收缩膜(4),所述热收缩膜(4)与所述两块玻璃板(1、2)以及所述间隔条框(3)形成一个封闭的腔体(5),所述腔体(5)中注入有二道密封胶(6),所述间隔条框(3)为空腔结构,空腔内封装有分子筛,内端面上均匀分布有多个通孔,在位于所述两块玻璃板(1、2)的四周边缘部之间的所述热收缩膜(4)上设置有注胶口和排气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空玻璃,包括两块玻璃板(1、2)和间隔条框(3),所述间隔条框(3)通过丁基胶(7)与所述两块玻璃板(1、2)粘结形成中空填充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块玻璃板(1、2)的边缘部外包裹有热收缩膜(4),所述热收缩膜(4)与所述两块玻璃板(1、2)以及所述间隔条框(3)形成一个封闭的腔体(5),所述腔体(5)中注入有二道密封胶(6),所述间隔条框(3)为空腔结构,空腔内封装有分子筛,内端面上均匀分布有多个通孔,在位于所述两块玻璃板(1、2)的四周边缘部之间的所述热收缩膜(4)上设置有注胶口和排气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空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块玻璃板(1、2)是矩形玻璃板或不规则玻璃板,其外面包裹的所述热收缩膜(4)是根据两块玻璃板形状确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空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收缩膜(4)是将所述两块玻璃板(1、2)全包裹,或是沿着所述两块玻璃板(1、2)的边缘部外包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空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收缩膜(4)的材料是PE、PP、PET、OPS、PVDC、P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日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加一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