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拉挤复合材料可调张力收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材料成型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拉挤复合材料可调张力收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碳纤维复合材料或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从拉挤设备上生产出来后,由于体积较长,又不能切断放置,为了方便运输,复合材料在运输前需要收成卷状;运输到目的地之后,再通过放卷装置还原用于生产。现有技术中,在通过气涨轴进行收卷时,由于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收卷过程中直径逐渐增大,收卷过程中拉挤后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容易发生厚度不均匀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拉挤复合材料可调张力收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拉挤复合材料在收卷过程中由于直径逐渐变大容易造成收卷后的拉挤复合材料厚度不均匀的技术问题。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拉挤复合材料可调张力收卷装置,包括:框架本体、称重传感器、旋转机构、张紧气缸;所述称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框架本体的进料口,所述称重传感器用以测量拉挤复合材料的张力值;所述旋转机构能够自由转动,所述旋转机构用以对拉挤复合材料进行收卷;所述张紧气缸设置在所述旋转机构外侧,所述张紧气缸通过挤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挤复合材料可调张力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本体(1)、称重传感器(2)、旋转机构(3)、张紧气缸(4);所述称重传感器(2)设置在所述框架本体(1)的进料口,所述称重传感器(2)用以测量拉挤复合材料的张力值;所述旋转机构(3)能够自由转动,所述旋转机构(3)用以对拉挤复合材料进行收卷;所述张紧气缸(4)设置在所述旋转机构(3)外侧,所述张紧气缸(4)通过挤压拉挤复合材料对其提供张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挤复合材料可调张力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本体(1)、称重传感器(2)、旋转机构(3)、张紧气缸(4);所述称重传感器(2)设置在所述框架本体(1)的进料口,所述称重传感器(2)用以测量拉挤复合材料的张力值;所述旋转机构(3)能够自由转动,所述旋转机构(3)用以对拉挤复合材料进行收卷;所述张紧气缸(4)设置在所述旋转机构(3)外侧,所述张紧气缸(4)通过挤压拉挤复合材料对其提供张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挤复合材料可调张力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3)包括伸缩气缸(31)、固定架(32);所述固定架(32)的形状为正方体;所述伸缩气缸(31)设置四个,分别固定在所述固定架(32)的四个侧面上,且所述伸缩气缸(31)的活塞杆朝外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挤复合材料可调张力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3)连接有动力源(33),所述动力源(33)包括收卷电机(331)、减速机(332)、变频器;所述收卷电机(331)用以带动减速机(332)转动;所述减速机(332)的齿轮轴和固定架(32)相固定,用以带动所述固定架(32)转动;所述变频器和可编程序控制器相连接,用以控制收卷电机(331)的转速。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挤复合材料可调张力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气缸(31)的活塞杆顶端设置有护板气缸(311),所述护板气缸(311)的弧形面用以绕设拉挤复合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挤复合材料可调张力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传感器(2)通过固定支座(21)固定在所述框架本体(1)的进料口,所述固定支座(21)包括支撑板(211)、限位挡块(212)、螺栓(213)、限位导柱(214)、挡板(215);所述支撑板(211)远离所述框架本体(1)一侧设置有U型通槽(2111),所述支撑板(211)四个边角处设置有通孔(2112);所述限位导柱(214)设置四个,所述限位导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玉祥,陶魏峰,谈源,钮青,徐万里,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