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谭小玲专利>正文

微型水泵用微型直流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6502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型水泵用微型直流电机,涉及电机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微型水泵用微型直流电机的碳刷与换向器的换向片触点的断开时容易产生大的电磁噪声,不能满足电磁兼容标准的要求的技术问题。该微型水泵用微型直流电机包括微型直流电机以及与所述微型直流电机电连接的电磁噪声处理元件,流经所述微型直流电机的正极以及负极之间的电流能驱动所述微型直流电机运行,所述电磁噪声处理元件能将所述微型直流电机的碳刷在与换向器的换向片触点断开时产生的电压尖峰旁路掉并降低所产生的电磁噪声。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使微型水泵用微型直流电机的电磁噪声满足电磁兼容标准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型水泵用微型直流电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
,尤其是涉及一种微型水泵用微型直流电机。
技术介绍
微型水泵一般组成形式为驱动部分加上泵体,泵体上有一进一出两个接口,水从入水口进,排水口出,凡是采用这种形式,且体积小巧、袖珍的水泵,都叫微型水泵,也叫微型抽水泵。用于微型水泵的微型电机,是体积、容量较小,输出功率一般在数百瓦以下的电机和用途、性能及环境条件要求特殊的电机。微型电机门类繁多,大体可分为直流电动机、交流电动机、自态角电机、步进电动机、旋转变压器、轴角编码器、交直流两用电动机、测速发电机、感应同步器、直线电机、压电电动机、电机机组、其他特种电机等13大类。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微型水泵用微型直流电机的碳刷与换向器的换向片触点的断开时容易产生大的电磁噪声,不能满足电磁兼容标准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型水泵用微型直流电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微型直流电机的碳刷与换向器的换向片触点的断开时容易产生大的电磁噪声,不能满足电磁兼容标准的要求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微型水泵用微型直流电机,包括微型直流电机以及与所述微型直流电机电连接的电磁噪声处理元件,流经所述微型直流电机的正极以及负极之间的电流能驱动所述微型直流电机运行,所述电磁噪声处理元件能将所述微型直流电机的碳刷在与换向器的换向片触点断开时产生的电压尖峰旁路掉并降低所产生的电磁噪声。进一步,所述电磁噪声处理元件为电容,所述电容的一极与所述微型直流电机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电容的另一极与所述微型直流电机的负极电连接。进一步,所述电磁噪声处理元件为电容,所述电容包括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一极与所述微型直流电机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极接地;所述第二电容的一极与所述微型直流电机的负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极接地。进一步,所述微型直流电机还包括外壳和端盖,所述正极接线柱和所述负极接线柱设置在所述端盖上,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第二电容的一极分别缠绕在所述正极接线柱和所述负极接线柱上,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极分别与所述外壳相抵触并被夹持在所述外壳与端盖之间。进一步,所述外壳与大地之间良好导通。进一步,所述电磁噪声处理元件为瓷质电容。进一步,所述微型水泵用微型直流电机还包括分流电阻装置,所述分流电阻装置并联在所述微型直流电机的正极以及负极之间,流经所述正极以及负极之间的电流能驱动所述微型直流电机运行,所述分流电阻装置能分担所述微型直流电机的正极以及负极之间电流。进一步,所述分流电阻装置为压敏电阻。进一步,所述微型直流电机包括转子,所述转子包括转轴和固定连接在所述转轴上的线圈和换向器,所述分流电阻装置为环形,所述分流电阻装置套设在所述转轴上且固定连接于所述线圈和所述换向器之间。进一步,所述分流电阻装置通过点焊连接在所述换向器周向的铜片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直流电机电磁噪声的典型频谱是一频带很宽且杂乱的脉冲信号,如未采取必要抑制措施,很多情况其电气干扰电平会超过限值(EMC)。直流电机的电磁噪声是尖峰电压,主要是由微型直流电机的碳刷与换向器的换向片触点的断开产生的,因此本专利技术在微型直流电机的电路中加入了电磁噪声处理元件,来使得微型直流电机的碳刷在与换向片触点断开时产生的电压尖峰被旁路掉,并降低所产生的电磁噪声,使微型直流电机的电磁噪音能够符合电磁兼容标准的要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微型水泵用微型直流电机的端盖及端盖内部件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微型水泵用微型直流电机的转子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微型水泵用微型直流电机的接线图。图中1、转子;11、转轴;12、线圈;13、分流电阻装置;14、换向器;2、端盖;21、正极接线柱;22、第一电容;23、负极接线柱;24、第二电容;25、碳刷;3、微型直流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型水泵用微型直流电机,包括微型直流电机3以及与微型直流电机3电连接的电磁噪声处理元件,流经微型直流电机3的正极以及负极之间的电流能驱动微型直流电机3运行,电磁噪声处理元件能将微型直流电机3的碳刷25在与换向器14的换向片触点断开时产生的电压尖峰旁路掉并降低所产生的电磁噪声。微型直流电机3电磁噪声的典型频谱是一频带很宽且杂乱的脉冲信号,如未采取必要抑制措施,很多情况其电气干扰电平会超过限值(EMC)。微型直流电机3的电磁噪声是尖峰电压,主要是由微型直流电机3的碳刷25与换向器14的换向片触点的断开产生的,因此本专利技术在微型直流电机3的电路中加入了电磁噪声处理元件,来使得微型直流电机3的碳刷25在与换向片触点断开时产生的电压尖峰被旁路掉,并降低所产生的电磁噪声,使微型直流电机3的电磁噪音能够符合电磁兼容标准的要求。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电磁噪声处理元件为电容,电容的一极与微型直流电机的正极电连接,电容的另一极与微型直流电机的负极电连接。本实施例中,在微型直流电机的正极和负极之间设置电容的作用是通过向噪声源的公共端提供一条阻抗很低的通路来将电压尖峰旁路掉,跨接在微型直流电机的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电容能够旁路掉碳刷25产生的共模的随机噪声。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电磁噪声处理元件为电容,电容包括第一电容22和第二电容24,第一电容22的一极与微型直流电机的正极电连接,第一电容22的另一极接地;第二电容24的一极与微型直流电机的负极电连接,第二电容24的另一极接地。由于碳刷25产生的随机噪声通常是差模的,跨接在微型直流电机的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电容无法旁路掉碳刷25产生的差模的随机噪声,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了第一电容22和第二电容24,并将第一电容22的一极与微型直流电机的正极电连接,第一电容22的另一极接地;第二电容24的一极与微型直流电机的负极电连接,第二电容24的另一极接地,这样做的作用是旁路掉碳刷25产生的差模的随机噪声。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微型直流电机3还包括外壳和端盖,正极接线柱和负极接线柱设置在端盖上,第一电容22和第二电容24的一极分别缠绕在正极接线柱和负极接线柱上,第一电容22和第二电容24的另一极分别与外壳相抵触并被夹持在外壳与端盖之间。第一电容22和第二电容24的接地也是影响旁路功能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作为第一电容22和第二电容24的滤波器如果不接好地,就达不到设计的性能,对于旁路功能的第一电容22和第二电容24,如果接地阻抗过大,就起不到良好的旁路作用,而接地线是消除噪声的路径,如果使用了性能良好的滤波器件,但是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型水泵用微型直流电机,包括微型直流电机以及与所述微型直流电机电连接的电磁噪声处理元件,流经所述微型直流电机的正极以及负极之间的电流能驱动所述微型直流电机运行,所述电磁噪声处理元件能将所述微型直流电机的碳刷在与换向器的换向片触点断开时产生的电压尖峰旁路掉并降低所产生的电磁噪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水泵用微型直流电机,包括微型直流电机以及与所述微型直流电机电连接的电磁噪声处理元件,流经所述微型直流电机的正极以及负极之间的电流能驱动所述微型直流电机运行,所述电磁噪声处理元件能将所述微型直流电机的碳刷在与换向器的换向片触点断开时产生的电压尖峰旁路掉并降低所产生的电磁噪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水泵用微型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噪声处理元件为电容,所述电容的一极与所述微型直流电机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电容的另一极与所述微型直流电机的负极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水泵用微型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噪声处理元件为电容,所述电容包括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一极与所述微型直流电机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极接地;所述第二电容的一极与所述微型直流电机的负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极接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型水泵用微型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直流电机还包括外壳和端盖,所述正极接线柱和所述负极接线柱设置在所述端盖上,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第二电容的一极分别缠绕在所述正极接线柱和所述负极接线柱上,所述第一电容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小玲
申请(专利权)人:谭小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