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支架传输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6358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叠支架传输线,包括:第一插头(1)、第二插头(2)、线体(3)和支撑部件(4);所述第一插头(1)和第二插头(2)通过所述线体(3)连接;所述支撑部件(4)包括连接端(5)和自由端(6),所述连接端(5)设置在所述第一插头(1)上,通过转动连接方式与所述第一插头(1)连接,所述自由端(6)可绕连接处转动。因此,当需要将电子移动设备支撑起来时,可以打开传输线的支撑部件(4),使电子移动设备边缘和支撑部件形成稳定三角形结构,从而将电子移动设备支撑起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叠支架传输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折叠支架传输线。
技术介绍
随着互联网与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传输线成为了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移动设备必不可少的配件,因其一方面可将电子移动设备与电脑连接进行操作,另一方面也可以为电子移动设备进行充电。智能应用程序APP的频繁使用加快了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移动设备的耗电速度,使得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需要对手机、平板电脑等进行充电,因而传输线的使用频率大大增加,对其附属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广。但现有的传输线功能单一,因此,如何通过精巧设计,赋予传输线更多实用功能,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支架传输线,可以传输线更多实用功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折叠支架传输线,包括:第一插头(1)、第二插头(2)、线体(3)和支撑部件(4);所述第一插头(1)和第二插头(2)通过所述线体(3)连接;所述支撑部件(4)包括连接端(5)和自由端(6),所述连接端(5)设置在所述第一插头(1)上,通过转动连接方式与所述第一插头(1)连接,所述自由端(6)可绕连接处转动。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件(4)的自由端(6)转动角度为[0°,100°];所述自由端(6)闭合时,所述支撑部件(4)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插头(1)插入方向所在平面的夹角呈0°;所述自由端(6)打开最大角度时,所述支撑部件(4)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插头(1)插入方向所在平面的夹角呈100°。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件(4)为半封闭槽,包括长侧壁(7)、短侧壁(8)和后壁(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头(1)插入方向的柄身两侧分别设置有凸部(10),所述支撑部件(4)中长侧壁(7)的前端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孔(11),所述凸部(10)插入所述连接孔(11)形成所述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线体(3)为圆形,所述短侧壁(8)设置有圆弧形缺口(12),使得所述支撑部件(4)闭合时,线体(3)从槽内从所述圆弧形缺口(12)穿出并卡住。进一步地,所述线体(3)为扁形,所述短侧壁(8)设置有方形缺口(13),使得所述支撑部件(4)闭合时,线体(3)从槽内通过所述方形缺口(13)穿出并卡住。进一步地,所述后壁(7)设有端口(14),在所述支撑部件(4)打开最大角度时,由所述端口(14)顶住所述第一插头(1)的柄身,使得支撑部件(4)打开最大角度为10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头(1)为连接电子移动设备的插头。进一步地,所述传输线为数据线或充电线。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头(1)为直头插头或弯头插头。由于本专利技术的传输线的第一插头上设置了支撑部件(4),需要将电子移动设备支撑起来时,可以打开传输线的支撑部件(4),使电子移动设备边缘和支撑部件形成稳定结构,从而将电子移动设备支撑起来。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折叠支架传输线的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折叠支架传输线的结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支撑部件(4)的第一种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支撑部件(4)的第二种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支撑部件(4)闭合时的状态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中折叠支架传输线的结构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中支撑部件(4)的局部放大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中支撑部件(4)转动角度在0°时的结构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中支撑部件(4)转动角度在90°时的结构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中支撑部件(4)转动角度在100°时的结构图。图11~1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中与电子移动设备连接的状态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中折叠支架传输线的结构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中支撑部件(4)闭合状态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中将支撑部件(4)打开时使用状态图。图1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中将支撑部件(4)闭合时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由……组成”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产品、设备、过程或方法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需要时还可以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产品、设备、过程或方法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包含……”、“由……组成”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产品、设备、过程或方法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实际应用中,用户对手机或平板电脑这类电子移动产品使用时间很频繁,使用时间也比较持久,也常常会利用传输线来传输数据或者为其充电。这种情况下,专利技术人考虑到,如果将经常使用的传输线赋予其支撑功能,不但可以保证传输功能,还可以解放用户双手,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有更好的体验。为此,本专利技术以下的实施例提供了几种可折叠的支架传输线,以赋予传统的传输线更多更好的功能。实施例一图1是本实施例中折叠支架传输线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该传输线至少包括:第一插头(1)、第二插头(2)、线体(3)和支撑部件(4)。其中,第一插头(1)和第二插头(2)通过线体(3)连接。支撑部件(4)包括连接端(5)和自由端(6),所述连接端(5)设置在所述第一插头(1)上,通过转动连接方式与所述第一插头(1)连接,所述自由端(6)可绕连接处转动。这里,第一插头(1)可以是连接手机或平板电脑这类电子移动设备的插头,第二插头(2)可以是提供电源的插头,或者是与上述电子移动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或充电的另一端插头。本实施例所说的转动连接方式是指支撑部件(4)的一端设置在第一插头(1)上,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可拆卸的。同时,支撑部件(4)的另一端是自由的,可以绕连接处自由转动。为方便描述,这里将支撑部件(4)的两端分别称为连接端(5)和自由端(6)。其中,连接端(5)设置在所述第一插头(1)上,通过转动连接方式与第一插头(1)连接,自由端(6)可绕连接处转动。此时,连接处相当于一个轴,支撑部件(4)的自由端(6)可绕轴自由转动。具体实现时,可以在第一插头(1)上设置一个轴,连接端(5)与这个轴相连,以实现转动连接。也可以直接与第一插头(1),但连接部位处的材质是弯曲的材质,也可以实现转动连接。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一的传输线插入手机或平板电脑这类电子移动设备,比如进行数据传输或充电时,如果需要将电子移动设备支撑起来,可以打开传输线的支撑部件(4),将自由端(6)绕动到一个合适的角度,使电子移动设备边缘和自由端(6)形成一个三角形稳定结构,从而将电子移动设备支撑起来。转动连接需要转动的角度可以由应用本专利技术方案的厂家或用户自行设定,可以是任意角度,也可以根据手机或平板电脑的大小或重量调节。图1仅说明了一种支撑部件(4)的设计方式,至于支撑部件的细节部分,比如其形状、长度、大小以及与第一插头(1)的连接方式可以由应用本专利技术方法的厂家自行设定,只要其位于插入电子移动设备的第一插头(1)上,可以自由转动形成稳定的支撑作用即可,这样的方案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实施例二图2是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支架传输线,其特征在于,该传输线包括:第一插头(1)、第二插头(2)、线体(3)和支撑部件(4);所述第一插头(1)和第二插头(2)通过所述线体(3)连接;所述支撑部件(4)包括连接端(5)和自由端(6),所述连接端(5)设置在所述第一插头(1)上,通过转动连接方式与所述第一插头(1)连接,所述自由端(6)可绕连接处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6.26 CN 20181067290131.一种折叠支架传输线,其特征在于,该传输线包括:第一插头(1)、第二插头(2)、线体(3)和支撑部件(4);所述第一插头(1)和第二插头(2)通过所述线体(3)连接;所述支撑部件(4)包括连接端(5)和自由端(6),所述连接端(5)设置在所述第一插头(1)上,通过转动连接方式与所述第一插头(1)连接,所述自由端(6)可绕连接处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4)的自由端(6)转动角度为[0°,100°];所述自由端(6)闭合时,所述支撑部件(4)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插头(1)插入方向所在平面的夹角呈0°;所述自由端(6)打开最大角度时,所述支撑部件(4)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插头(1)插入方向所在平面的夹角呈10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支架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4)为半封闭槽,包括长侧壁(7)、短侧壁(8)和后壁(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支架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头(1)插入方向的柄身两侧分别设置有凸部(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纽曼凤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