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控制安全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6358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控制安全插座,属于转换插座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插座底座、插座插孔、电源线、220V电源插头、电源指示灯、PT124G型压力传感器、PPS薄膜式触觉传感器和控制电路,其中控制电路又包括电源电路模块、插头感应电路模块、控制执行电路模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除了提供插座的基本功能外,还增加了智能安全控制系统,使插头与插座之间存在压力并且充分接触后才触发其插座导电,可以提高使用时的安全可靠性,避免操作不当对人体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控制安全插座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控制安全插座,属于转换插座

技术介绍
插座俗称接线板,指带有电源线和插头且可以移动的多孔插座,可以一座多用,既节省了空间又节省了线路。传统的插座上设有一个开关,该开关按下后插座上的插座才会通电,但在使用插座的过程中,若操作不当容易使线路短路,对人体造成伤害。特别是在插拔插头时,若插头的导电铜板过长,在导电铜板还没有脱离插座时手指会很容易触碰到,进而对人体造成巨大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控制安全插座,以解决传统插座在使用不当时造成的危险因素,在不影响正常使用情况下提高其使用时的安全可靠性。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控制安全插座,包括插座底座、插座插孔、电源线、220V电源插头、电源指示灯、PT124G型压力传感器、PPS薄膜式触觉传感器和控制电路;所述的插座插孔、电源线、电源指示灯与插座底座固定相连;所述的PT124G型压力传感器、PPS薄膜式触觉传感器嵌入插座插孔的周边;所述的控制电路位于插座底座内部,并将插座插孔、电源线、220V电源插头、电源指示灯、PT124G型压力传感器、PPS薄膜式触觉传感器相互连接。所述插座插孔共有5组,每组为2个。所述电源指示灯位于插座底座竖直方向的右上角。所述PT124G型压力传感器、PPS薄膜式触觉传感器分布在插座插孔的周边,并嵌在插座底座表面。所述控制电路由电源电路模块、插头感应电路模块、控制执行电路模块组成;其中电源电路模块的A端口与插头感应电路模块的D端口相连;插头感应电路模块的E、F端口分别与控制执行电路模块的G、H端口相连;控制执行电路模块的I、J端口分别与电源电路模块的B、C端口相连。所述电源电路模块601由220V电源插头J1、电容器C1~C2、电阻器R1、IN4735型稳压二极管VS和IN4007型整流二极管VD1组成;220V电源插头J1的正极端与电容器C1、IN4007型整流二极管VD1、电容器C2串联回到220V电源插头J1的负极端,其中电阻器R1与电容器C1并联、IN4735型稳压二极管VS与IN4007型整流二极管VD1和电容器C2并联,电容器C2接地。所述插头感应电路模块602由电阻器R2~R7、电容器C3~C5、IN4148型整流二极管VD2、PNP型晶体管V1、NPN型晶体管V2、PT124G型压力传感器IC1、PPS薄膜式触觉传感器IC2、74LS08型与门芯片IC3和NE555型时基集成芯片IC4组成;IN4007型整流二极管VD1的负极端与PNP型晶体管V1的发射极端相连,然后经PNP型晶体管V1的集电极端与电阻器R7串联接地;电阻器R2一端与PNP型晶体管V1的发射极相连,另一端分别与PT124G型压力传感器IC1、PPS薄膜式触觉传感器IC2的端口1相连,同时该端口也与电容器C5的正极端相连,电容器C5的负极端分别与PT124G型压力传感器IC1、PPS薄膜式触觉传感器IC2的端口3相连并接地;PT124G型压力传感器IC1、PPS薄膜式触觉传感器IC2的端口2经74LS08型与门芯片IC3与电阻器R3的一端相连,电阻器R3的另一端分别与NPN型晶体管V2的基极端、电容器C3的正极端相连;NPN型晶体管V2的集电极端与PNP型晶体管V1的基极端相连,NPN型晶体管V2的发射极与电容器C3的负极端并联接地;电阻器R4一端与PNP型晶体管V1的发射极相连,另一端与PNP型晶体管V1的基极相连;NE555型时基集成芯片IC4的8引脚与PNP型晶体管V1的集电极相连,IN4148型整流二极管VD2的正极端与NE555型时基集成芯片IC4的2引脚相连,其负极端与PNP型晶体管V1的集电极相连,电阻器R5与IN4148型整流二极管VD2并联,NE555型时基集成芯片IC4的6引脚先与电阻器R5相连,然后与电容器C4的正极端相连,经电容器C4的负极端接地;同时,NE555型时基集成芯片IC4的1引脚也接地。所述控制执行电路模块603由MOC3041型光耦合器VLC、电阻器R8、贴片式电源指示灯L1和两孔插座P1~P5组成;220V电源插头J1的正极端与两孔插座P1~P5、MOC3041型光耦合器VLC中的光控晶闸管串联回到220V电源插头J1的负极端;贴片式电源指示灯L1和电阻器R8与两孔插座P1~P5并联;MOC3041型光耦合器VLC内部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端与NE555型时基集成芯片IC4的3引脚相连,发光二极管的负极端与电阻器R6相连并接地;其中两孔插座P1~P5中的插孔P1、P2、P3、P4、P5相互并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除了提供插座的基本功能外,还增加了智能安全控制系统,使插头与插座之间存在压力并且充分接触后才触发其插座导电,可以提高使用时的安全可靠性,避免操作不当对人体造成伤害。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工作电路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电源电路模块电路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插头感应电路模块电路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控制执行电路模块电路图。图中:1-插座底座、2-插座插孔、3-电源线、4-220V电源插头、5-电源指示灯、6-PT124G型压力传感器、7-PPS薄膜式触觉传感器、8-控制电路、601-电源电路模块、602-插头感应电路模块、603-控制执行电路模块、J1-220V电源插头、C1~C5-电容器、R1~R8-电阻器、VS-IN4735型稳压二极管、VD1-IN4007型整流二极管、VD2-IN4148型整流二极管、V1-PNP型晶体管、V2-NPN型晶体管、IC1-PT124G型压力传感器、IC2-PPS薄膜式触觉传感器、IC3-74LS08型与门芯片、IC4-NE555型时基集成芯片、VLC-MOC3041型光耦合器、L1-贴片式电源指示灯、P1~P5-两孔插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5所示,一种智能控制安全插座,其结构包括插座底座1、插座插孔2、电源线3、220V电源插头4、电源指示灯5、PT124G型压力传感器6、PPS薄膜式触觉传感器7和控制电路8;所述的插座插孔2、电源线3、电源指示灯5与插座底座1固定相连;所述的PT124G型压力传感器6、PPS薄膜式触觉传感器7在插座插孔2的周边嵌入;所述的控制电路8位于插座底座1内部,并将插座插孔2、电源线3、220V电源插头4、电源指示灯5、PT124G型压力传感器6、PPS薄膜式触觉传感器7相互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插座插孔2共有5组,每组2个。进一步地,所述的电源指示灯5位于插座底座1竖直方向的右上角。进一步地,所述的PT124G型压力传感器6、PPS薄膜式触觉传感器7分布在插座插孔2的周边,并嵌在插座底座1表面。进一步地,所述的控制电路8由电源电路模块601、插头感应电路模块602、控制执行电路模块603组成;其中电源电路模块601的A端口与插头感应电路模块602的D端口相连;插头感应电路模块602的E、F端口分别与控制执行电路模块603的G、H端口相连;控制执行电路模块603的I、J端口分别与电源电路模块601的B、C端口相连。进一步地,所述的电源电路模块601由220V电源插头J1、电容器C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控制安全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座底座(1)、插座插孔(2)、电源线(3)、220V电源插头(4)、电源指示灯(5)、PT124G型压力传感器(6)、PPS薄膜式触觉传感器(7)和控制电路(8);所述的插座插孔(2)、电源线(3)、电源指示灯(5)与插座底座(1)固定相连;所述的PT124G型压力传感器(6)、PPS薄膜式触觉传感器(7)嵌入插座插孔(2)的周边;所述的控制电路(8)位于插座底座(1)内部,并将插座插孔(2)、电源线(3)、220V电源插头(4)、电源指示灯(5)、PT124G型压力传感器(6)、PPS薄膜式触觉传感器(7)相互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控制安全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座底座(1)、插座插孔(2)、电源线(3)、220V电源插头(4)、电源指示灯(5)、PT124G型压力传感器(6)、PPS薄膜式触觉传感器(7)和控制电路(8);所述的插座插孔(2)、电源线(3)、电源指示灯(5)与插座底座(1)固定相连;所述的PT124G型压力传感器(6)、PPS薄膜式触觉传感器(7)嵌入插座插孔(2)的周边;所述的控制电路(8)位于插座底座(1)内部,并将插座插孔(2)、电源线(3)、220V电源插头(4)、电源指示灯(5)、PT124G型压力传感器(6)、PPS薄膜式触觉传感器(7)相互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制安全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插孔(2)共有5组,每组为2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制安全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指示灯(5)位于插座底座(1)竖直方向的右上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制安全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PT124G型压力传感器(6)、PPS薄膜式触觉传感器(7)分布在插座插孔(2)的周边,并嵌在插座底座(1)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制安全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8)由电源电路模块(601)、插头感应电路模块(602)、控制执行电路模块(603)组成;其中电源电路模块(601)的A端口与插头感应电路模块(602)的D端口相连;插头感应电路模块(602)的E、F端口分别与控制执行电路模块(603)的G、H端口相连;控制执行电路模块(603)的I、J端口分别与电源电路模块(601)的B、C端口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控制安全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模块(601)由220V电源插头(J1)、电容器(C1~C2)、电阻器(R1)、IN4735型稳压二极管(VS)和IN4007型整流二极管(VD1)组成;220V电源插头(J1)的正极端与电容器(C1)、IN4007型整流二极管(VD1)、电容器(C2)串联回到220V电源插头(J1)的负极端,其中电阻器(R1)与电容器(C1)并联、IN4735型稳压二极管(VS)与IN4007型整流二极管(VD1)和电容器(C2)并联,电容器(C2)接地。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控制安全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感应电路模块(602)由电阻器(R2~R7)、电容器(C3~C5)、IN4148型整流二极管(VD2)、PNP型晶体管(V1)、NPN型晶体管(V2)、PT124G型压力传感器(IC1)、P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艺尹玉梅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