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状线不等分功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63232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状线不等分功分器,包括内部具有腔室的壳体,壳体包括壳体本体和盖板,壳体本体的侧壁上安装有输入接头、第一输出接头、第二输出接头以及第三输出接头,腔室内安装有主带状线、第一副带状线、第二副带状线、第一分支带状线以及第二分支带状线,主带状线的一端与输入接头相连,主带状线的另一端与第一副带状线和第二副带状线的一端相连,第一副带状线的另一端与第一输出接头相连,第二副带状线的另一端与第一分支带状线和第二分支带状线的一端相连,第一分支带状线的另一端与第二输出接头相连,第二分支带状线的另一端与第三输出接头相连。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体积小、安装方便以及能承载大功率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状线不等分功分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功分器,具体涉及一种带状线不等分功分器。
技术介绍
功分器全称功率分配器,英文名Powerdivider,是一种将一路输入信号能量分成两路或多路输出信号能量的器件,也可反过来将多路信号能量合成一路输出,此时可也称为合路器。功分器的主要技术参数有功率损耗(包括插入损耗、分配损耗和反射损耗)、各端口的电压驻波比,功率分配端口间的隔离度、功率容量和频带宽度等。现有的功分器主要分为腔体功分器和微带功分器,但腔体功分器体积较大,占用空间大,安装不便,而微带功分器体积较小,但是不能承载大功率。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带状线不等分功分器,其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体积大、安装不便以及不能承载大功率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状线不等分功分器,包括内部具有腔室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壳体本体和盖板,所述壳体本体的侧壁上安装有输入接头、第一输出接头、第二输出接头以及第三输出接头,所述腔室内安装有主带状线、第一副带状线、第二副带状线、第一分支带状线以及第二分支带状线,所述主带状线的一端与所述输入接头相连,所述主带状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副带状线和第二副带状线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副带状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输出接头相连,所述第二副带状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分支带状线和第二分支带状线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分支带状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输出接头相连,所述第二分支带状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输出接头相连。优选的,所述腔室内还设有延伸至所述第一副带状线与第二副带状线之间的腔体壁。优选的,所述主带状线、第一副带状线、第二副带状线、第一分支带状线以及第二分支带状线的厚度相等,且不超过1毫米。优选的,所述壳体本体与所述盖板相对置接触端面上设有防水机构。优选的,所述防水机构包括开设在壳体本体的上端面上的至少一圈密封凹槽,所述至少一圈密封凹槽内压装有密封胶圈,所述至少一圈密封凹槽围绕所述腔室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下述优点: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带状线不等分功分器中,信号由输入接头输入,经过主带状线平均分配到第一副带状线和第二副带状线上,第一副带状线上信号最终直接通过第一输出接头输出,而第二副带状线上信号再平均分配到第一分支带状线和第二分支带状线,最终通过第二输出接头和第三输出接头输出,带状线为铜质的,厚度很薄,通过带状线来传输信号,可以实现大功率传输,且实现体积小,安装方便的优点。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体积小、安装方便以及能承载大功率的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输入接头,3—第一输出接头,4—第二输出接头,5—第三输出接头,11—腔室,12—主带状线,13—第一副带状线,14-第二副带状线,15—第一分支带状线,16-第二分支带状线,17-腔体壁,18-密封凹槽,19-密封胶圈,20-壳体本体,21-盖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带状线不等分功分器,包括内部具有腔室11的壳体1,壳体1包括壳体本体20和盖板21,壳体本体20的侧壁上安装有输入接头2、第一输出接头3、第二输出接头4以及第三输出接头5,腔室11内安装有主带状线12、第一副带状线13、第二副带状线14、第一分支带状线15以及第二分支带状线16,主带状线12的一端与输入接头2相连,主带状线12的另一端与第一副带状线13和第二副带状线14的一端相连,第一副带状线13的另一端与第一输出接头3相连,第二副带状线14的另一端与第一分支带状线15和第二分支带状线16的一端相连,第一分支带状线15的另一端与第二输出接头4相连,第二分支带状线16的另一端与第三输出接头5相连。信号由输入接头2输入,经过主带状线12平均分配到第一副带状线13和第二副带状线14上,第一副带状线13上信号最终直接通过第一输出接头3输出,而第二副带状线14上信号再平均分配到第一分支带状线15和第二分支带状线16,最终通过第二输出接头4和第三输出接头5输出,带状线为铜质的,厚度很薄,通过带状线来传输信号,可以实现大功率传输,且实现体积小,安装方便的优点。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腔室11内还设有延伸至第一副带状线13与第二副带状线14之间的腔体壁17,腔体壁17用于隔绝第一副带状线13与第二副带状线14,防止两者上传输的信号相互产生干扰,影响传输质量。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主带状线12、第一副带状线13、第二副带状线14、第一分支带状线15以及第二分支带状线16的厚度相等,且不超过1毫米。这有效利用了腔室11内的横向空间,降低主带状线12、第一副带状线13、第二副带状线14、第一分支带状线15以及第二分支带状线16占用的竖向空间,尽可能的降低装置的体积。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壳体本体20与盖板21相对置接触端面上设有防水机构。本实施例中,防水机构包括开设在壳体本体20的上端面上的至少一圈密封凹槽18,至少一圈密封凹槽18内压装有密封胶圈19,至少一圈密封凹槽18围绕腔室11设置。防水机构能够有效保证水很难进入腔室11内。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状线不等分功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具有腔室(11)的壳体(1),所述壳体(1)包括壳体本体(20)和盖板(21),所述壳体本体(20)的侧壁上安装有输入接头(2)、第一输出接头(3)、第二输出接头(4)以及第三输出接头(5),所述腔室(11)内安装有主带状线(12)、第一副带状线(13)、第二副带状线(14)、第一分支带状线(15)以及第二分支带状线(16),所述主带状线(12)的一端与所述输入接头(2)相连,所述主带状线(1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副带状线(13)和第二副带状线(14)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副带状线(1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输出接头(3)相连,所述第二副带状线(1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分支带状线(15)和第二分支带状线(16)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分支带状线(1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输出接头(4)相连,所述第二分支带状线(1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输出接头(5)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状线不等分功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具有腔室(11)的壳体(1),所述壳体(1)包括壳体本体(20)和盖板(21),所述壳体本体(20)的侧壁上安装有输入接头(2)、第一输出接头(3)、第二输出接头(4)以及第三输出接头(5),所述腔室(11)内安装有主带状线(12)、第一副带状线(13)、第二副带状线(14)、第一分支带状线(15)以及第二分支带状线(16),所述主带状线(12)的一端与所述输入接头(2)相连,所述主带状线(1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副带状线(13)和第二副带状线(14)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副带状线(1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输出接头(3)相连,所述第二副带状线(1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分支带状线(15)和第二分支带状线(16)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分支带状线(1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输出接头(4)相连,所述第二分支带状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庆波付玉芹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禄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