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铅工艺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61729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灌铅工艺技术,包括以下步骤:S1,一号铅采购,S2,搭建灌铅平台,S3,一号铅熔炼,S4,灌铅设备预热,S5,一次灌铅,S6,修磨处理,S7,灌铅检查,S8,二次灌铅。本发明专利技术对传统的灌铅设备,按照一次灌铅工艺进行局部参数调整,然后进行细致的比对数据分析,进行二次灌铅,最终确定更加合理、更加优化、先进的灌铅工艺,从而保证灌铅的整体质量,使设备灌铅达标率为10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灌铅工艺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灌铅工艺
,具体为一种灌铅工艺技术。
技术介绍
水冷却系统压力容器最为关键的设备是灌铅设备,是重水、轻水净化系统中的重要设备。该工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工艺流程较为固定,批量灌铅的整体质量较底,灌铅达标率不理想;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灌铅工艺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灌铅工艺技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灌铅工艺技术,包括以下步骤:S1,一号铅采购,通过合法渠道采购标准牌号为Pb99.985的铅锭,单个铅锭质量为48kg,融化温度范围319-327.4℃,伸长率11.34g/cm3﹪,含量99.99%;S2,搭建灌铅平台,灌铅试验件制造:车间根据试验件技术要求进行试验件制造,并在灌铅前进行了试验件筒体相关尺寸测量;搭建灌铅试验平台,制作筒体防变形工装,耐高温电加热装置及有效期内电热偶测温仪表装置准备;S3,一号铅熔炼,将一号铅锭放置在熔炼炉中,高温煅烧,在此过程中,当铅锭融化为液态时,对其进行搅拌,搅拌速度控制在180r/min-220r/min使其质地更加均匀;S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灌铅工艺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一号铅采购,通过合法渠道采购标准牌号为Pb99.985的铅锭,单个铅锭质量为48kg,融化温度范围319‑327.4℃,伸长率11.34g/cm3﹪,含量99.99%;S2,搭建灌铅平台,灌铅试验件制造:车间根据试验件技术要求进行试验件制造,并在灌铅前进行了试验件筒体相关尺寸测量;搭建灌铅试验平台,制作筒体防变形工装,耐高温电加热装置及有效期内电热偶测温仪表装置准备;S3,一号铅熔炼,将一号铅锭放置在熔炼炉中,高温煅烧,在此过程中,当铅锭融化为液态时,对其进行搅拌,搅拌速度控制在180r/min‑220r/min使其质地更加均匀;S4,灌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铅工艺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一号铅采购,通过合法渠道采购标准牌号为Pb99.985的铅锭,单个铅锭质量为48kg,融化温度范围319-327.4℃,伸长率11.34g/cm3﹪,含量99.99%;S2,搭建灌铅平台,灌铅试验件制造:车间根据试验件技术要求进行试验件制造,并在灌铅前进行了试验件筒体相关尺寸测量;搭建灌铅试验平台,制作筒体防变形工装,耐高温电加热装置及有效期内电热偶测温仪表装置准备;S3,一号铅熔炼,将一号铅锭放置在熔炼炉中,高温煅烧,在此过程中,当铅锭融化为液态时,对其进行搅拌,搅拌速度控制在180r/min-220r/min使其质地更加均匀;S4,灌铅设备预热,浇注过程中内部筒体较薄,内部增加预热措施,避免铅温散热过快,有效控制梯度降温过程的冷却速度,在筒体内、外部增加加热装置,内外部设置上、中、下三层相关测温设施;S5,一次灌铅,将热熔后的铅液浇注在灌铅装置内部,浇注口采用使铅液旋转方法,在灌铅设备上均匀增加5-6个排气孔;S6,修磨处理,对浇注后铅液的灌铅装置的边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平龚宏昌张玉霖贾振宽马福宏蒙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核动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