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面诊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86161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面诊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用户终端、图像采集终端、云服务器端和系统管理端,所述用户终端、图像采集终端和系统管理端均通过网络与云服务器端进行连接,用户终端用于用户查看面诊分析结果,图像采集终端用于采集用户面部图片,云服务器端用于分析用户的面部图片并生成面诊分析结果,系统管理端用于管理用户信息和录入数据,通过对面部图像上多种面部指标进行分析,准确的对应面部的各个区域,以达到准确的对用户面部情况进行分析,使用户准确掌握自身身体状况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面诊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面诊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面诊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面诊,即医生运用望、闻、问、切四诊法来对面部整体以及面部五官进行观察,从而判断人体全身与局部的病变情况,传统的面诊方式多是患者去中医处进行诊断,由于中医水平良莠不齐,没法确保面诊的准确性,不能使用户准确的掌握自身的身体状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智能面诊系统及方法,以达到准确的对用户面部情况进行分析,使用户准确掌握自身身体状况的目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智能面诊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用户终端、图像采集终端、云服务器端和系统管理端,所述用户终端、图像采集终端和系统管理端均通过网络与云服务器端进行连接;所述用户终端包括:数据加载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数据加载模块,用于加载云服务器端的数据;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显示云服务器端发来的面诊分析结果;所述图像采集终端包括:关联建立模块、补光控制模块、图像采集模块和采集端存储模块,所述关联建立模块,用于根据用户信息使图像采集终端与用户终端建立关联;所述补光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补光设备发出不同模式的光;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户的面部图像并将采集到的面部图像上传至云服务器端;所述采集端存储模块,用于临时存储用户信息;所述云服务器端包括:区域划分模块、分析标记模块、结果生成模块和服务器端存储模块,所述区域划分模块,用于根据人体面部特征对采集来的面部图像进行区域划分;所述分析标记模块,用于分析面部图像上的各个面部指标并在划分好的面部区域内为各个面部指标标记颜色;所述结果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各个区域内面部指标的情况分析得出用户的面诊分析结果并将面诊分析结果发送至用户终端;所述服务器端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用户信息和面诊数据;所述系统管理端包括:用户管理模块和数据录入模块,所述用户管理模块,用于管理用户信息;所述数据录入模块,用于向云服务器端录入面诊数据。进一步地,所述区域划分模块将面部图像划分为三个区域分别为:上部区域、中部区域和下部区域,所述上部区域为面部鼻梁以上的区域,所述上部区域,用于分析人体的脑部、肺部和心脏的健康情况;所述中部区域为面部鼻梁和上嘴唇之间鼻子附近的区域,所述中部区域,用于分析人体的肝脏、胆和脾胃的健康情况;所述下部区域为面部两侧脸颊和嘴唇四周,所述下部区域,用于分析人体的肾脏、肠道和内分泌系统的健康情况。进一步地,所述上部区域中脑部具体对应的位置为面部额头底部区域,肺部具体对应的位置为面部两眉之间区域,心脏具体对应的位置为面部的鼻梁处;所述中部区域中肝脏和胆具体对应的位置为面部鼻梁中段,脾胃具体对应的位置为面部鼻头和鼻翼;所述下部区域中肾脏具体对应的位置为面部颧骨下方偏外侧的位置,肠道具体对应的位置为面部颧骨下方偏内侧的位置,内分泌系统具体对应的位置为面部的嘴唇四周。进一步地,所述面部指标包括:毛孔粗大、卟啉油脂、肤色白皙、UV色斑、棕色斑点、色素斑点、细纹皱纹、粗糙纹理和红色区块。一种智能面诊方法,所述方法步骤如下:用户通过用户终端注册系统生成用户信息;图像采集终端通过用户信息与用户终端建立关联;图像采集终端控制补光设备对人体面部进行面部图像采集并将采集的面部图像上传至云服务器;云服务器对面部图像进行分析得到面诊分析结果并将面诊结果发送至图像采集终端和用户终端供用户查看。进一步地,所述图像采集终端通过用户信息与用户终端建立关联是通过扫描用户的二维码建立关联,使用户终端与云服务器端的用户信息相对应。进一步地,所述图像采集终端控制补光设备的方法是通过调节图像采集界面上感光条的亮度来控制补光设备切换不同模式的光进行拍摄。进一步地,所述云服务器对面部图像进行分析是对面部图像中的各个区域的面部指标进行分析,所述面部图像中的各个区域用于反应用户身体对应的器官健康状况,所述面部指标包括:毛孔粗大、卟啉油脂、肤色白皙、UV色斑、棕色斑点、色素斑点、细纹皱纹、粗糙纹理和红色区块。进一步地,所述毛孔粗大在面部图像上以咖啡色小点呈现,用白色轮廓标记面部图像中检测的区域,用紫色圆点标记粗大的毛孔;所述卟啉油脂在面部图像上以小亮点呈现,用白色轮廓标记面部图像中检测的区域,用绿点标记卟啉油脂;所述皮肤白皙在面部图像上直接呈现,用白色轮廓标记面部图像中检测的区域,用精准定量分析皮肤的颜色;所述UV色斑在面部图像上以黄褐色或褐色呈现,用白色轮廓标记面部图像中检测的区域,用黄色对UV色斑进行标记;所述棕色斑点在面部图像上以褐色或黑色呈现,用白色轮廓标记面部图像中检测的区域,用黄色对棕色斑点进行标记;所述色素斑点在面部图像上以深褐色、淡褐色或红褐色呈现,用白色轮廓标记面部图像中检测的区域,用紫色对棕色斑点进行标记;所述细纹皱纹在面部图像上以细小褶皱的形式呈现,用白色轮廓标记面部图像中检测的区域,用黄绿线条对细纹皱纹进行标记;所述粗糙纹理在面部图像上直接呈现,用白色轮廓标记面部图像中检测的区域,用蓝色线条对粗糙纹理进行标记;所述红色区块在面部图像上直接呈现,用白色轮廓标记面部图像中检测的区域,用黄色对红色区域进行标记。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通过对面部图像上多种面部指标进行分析,准确的对应面部的各个区域,可以准确的分析出用户的身体情况,使用户准确掌握自身身体状况。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智能面诊系统功能模块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智能面诊方法流程图;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1、用户终端;2、图像采集终端;3、云服务器端;4、系统管理端;101、数据加载模块;102、显示模块;201、关联建立模块;202、补光控制模块;203、图像采集模块;204、采集端存储模块;301、区域划分模块;302、分析标记模块;303、结果生成模块;304、服务器端存储模块;401、用户管理模块;402、数据录入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面诊系统及方法,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对面部图像上多种面部指标进行分析,准确的对应面部的各个区域,以达到准确的对用户面部情况进行分析,使用户准确掌握自身身体状况的目的。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智能面诊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用户终端1、图像采集终端2、云服务器端3和系统管理端4,所述用户终端1、图像采集终端2和系统管理端4均通过网络与云服务器端3进行连接;所述用户终端1包括:数据加载模块101和显示模块102,所述数据加载模块101,用于加载云服务器端3的数据;所述显示模块102,用于显示云服务器端3发来的面诊分析结果;所述用户终端1包括:显示模块102和用户端存储模块,所述显示模块102,用于显示云服务器端3发来的面诊分析结果;所述用户端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用户信息和面诊分析结果;所述图像采集终端2包括:关联建立模块201、补光控制模块202、图像采集模块203和采集端存储模块204,所述关联建立模块201,用于根据用户信息使图像采集终端2与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面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用户终端、图像采集终端、云服务器端和系统管理端,所述用户终端、图像采集终端和系统管理端均通过网络与云服务器端进行连接;所述用户终端包括:数据加载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数据加载模块,用于加载云服务器端的数据;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显示云服务器端发来的面诊分析结果;所述图像采集终端包括:关联建立模块、补光控制模块、图像采集模块和采集端存储模块,所述关联建立模块,用于根据用户信息使图像采集终端与用户终端建立关联;所述补光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补光设备发出不同模式的光;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户的面部图像并将采集到的面部图像上传至云服务器端;所述采集端存储模块,用于临时存储用户信息;所述云服务器端包括:区域划分模块、分析标记模块、结果生成模块和服务器端存储模块,所述区域划分模块,用于根据人体面部特征对采集来的面部图像进行区域划分;所述分析标记模块,用于分析面部图像上的各个面部指标并在划分好的面部区域内为各个面部指标标记颜色;所述结果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各个区域内面部指标的情况分析得出用户的面诊分析结果并将面诊分析结果发送至用户终端;所述服务器端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用户信息和面诊数据;所述系统管理端包括:用户管理模块和数据录入模块,所述用户管理模块,用于管理用户信息;所述数据录入模块,用于向云服务器端录入面诊数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面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用户终端、图像采集终端、云服务器端和系统管理端,所述用户终端、图像采集终端和系统管理端均通过网络与云服务器端进行连接;所述用户终端包括:数据加载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数据加载模块,用于加载云服务器端的数据;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显示云服务器端发来的面诊分析结果;所述图像采集终端包括:关联建立模块、补光控制模块、图像采集模块和采集端存储模块,所述关联建立模块,用于根据用户信息使图像采集终端与用户终端建立关联;所述补光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补光设备发出不同模式的光;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户的面部图像并将采集到的面部图像上传至云服务器端;所述采集端存储模块,用于临时存储用户信息;所述云服务器端包括:区域划分模块、分析标记模块、结果生成模块和服务器端存储模块,所述区域划分模块,用于根据人体面部特征对采集来的面部图像进行区域划分;所述分析标记模块,用于分析面部图像上的各个面部指标并在划分好的面部区域内为各个面部指标标记颜色;所述结果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各个区域内面部指标的情况分析得出用户的面诊分析结果并将面诊分析结果发送至用户终端;所述服务器端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用户信息和面诊数据;所述系统管理端包括:用户管理模块和数据录入模块,所述用户管理模块,用于管理用户信息;所述数据录入模块,用于向云服务器端录入面诊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面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划分模块将面部图像划分为三个区域分别为:上部区域、中部区域和下部区域,所述上部区域为面部鼻梁以上的区域,所述上部区域,用于分析人体的脑部、肺部和心脏的健康情况;所述中部区域为面部鼻梁和上嘴唇之间鼻子附近的区域,所述中部区域,用于分析人体的肝脏、胆和脾胃的健康情况;所述下部区域为面部两侧脸颊和嘴唇四周,所述下部区域,用于分析人体的肾脏、肠道和内分泌系统的健康情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面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区域中脑部具体对应的位置为面部额头底部区域,肺部具体对应的位置为面部两眉之间区域,心脏具体对应的位置为面部的鼻梁处;所述中部区域中肝脏和胆具体对应的位置为面部鼻梁中段,脾胃具体对应的位置为面部鼻头和鼻翼;所述下部区域中肾脏具体对应的位置为面部颧骨下方偏外侧的位置,肠道具体对应的位置为面部颧骨下方偏内侧的位置,内分泌系统具体对应的位置为面部的嘴唇四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面诊系统,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琪钲纪昌杰潘安徽曹新启汤振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同仁堂乐家老铺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微美薇健康美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