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屠敏杰专利>正文

一种车辆的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5510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的轮胎,包括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搅拌装置、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辅料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复位装置;目前市面上的一些密炼机一般都是将原材料、炭黑以及添加剂同时加入,完成密炼,这样会使密炼过程不充分,容易产生杂质,降低生产质量,本发明专利技术旨在设计一种可先对原材料进行密封加热,随后进行搅拌,在搅拌过程能够分批等量的添加二氧化硅以及固体添加剂,以二氧化硅代替炭黑,可降低成品轮胎的滚动阻力,使密炼过程更加充分以及精确,同时本装置只需要一个动力源,通过切换即可实现不同功能,自动化程度高的一种车辆的轮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的轮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工业
,具体为一种车辆的轮胎。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一些密炼机一般都是将原材料、炭黑以及添加剂同时加入,完成密炼,这样会使密炼过程不充分,容易产生杂质,降低生产质量,因此设计一种可先对原材料进行密封加热,随后进行搅拌,在搅拌过程能够分批等量的添加二氧化硅以及固体添加剂,以二氧化硅代替炭黑,可降低成品轮胎的滚动阻力,使密炼过程更加充分以及精确,同时本装置只需要一个动力源,通过切换即可实现不同功能,自动化程度高的一种车辆的轮胎实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的轮胎,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车辆的轮胎,包括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搅拌装置、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辅料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复位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第一滑动腔,所述第一滑动腔内可上下滑动的设置有第一启动块,所述第一启动块右侧端面设置有开口向右的第一卡孔,所述第一滑动腔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转动腔,所述第一启动块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下端动力配合连接有延伸通入至所述第一转动腔内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一转动腔内转动的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下方设置有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上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转动腔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锥齿轮右端设置有与其相啮合的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右端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至所述第一空腔内的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上螺纹配合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一空腔内左右滑动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空腔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一滑块下端固定连接有密封门,所述第一转动腔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转动腔,所述第二转动腔内可转动的且可与所述第二锥齿轮相啮合配合的设置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二转动腔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内固定设置有密炼室,所述密炼室内设置有密炼腔,所述第三空腔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转动腔,所述第四锥齿轮右端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延伸通过所述密炼腔内且延伸通入至所述第三转动腔内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可在所述密炼腔内转动的搅拌棒,所述密炼腔上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四空腔,所述第四空腔上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五空腔,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三转动腔内转动的第一棘轮,所述第一棘轮右端设置有与其向单向啮合的内棘锥齿轮。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辅料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内棘锥齿轮上端且与其相啮合的第五锥齿轮,所述第三转动腔上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四转动腔,所述第五锥齿轮上端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至所述第四转动腔内的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四转动腔内转动的曲轴,所述曲轴上通过铰链连接有拉杆,所述第四转动腔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滑动腔,所述第二滑动腔内可左右滑动的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右端通过铰链连接于所述拉杆左端,所述挡块内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滑动腔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密炼腔相连通,所述第二滑动腔上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上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六空腔,所述第六空腔内固定设置有辅料室,所述辅料室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辅料腔,所述辅料腔内放置有一次加工所需要的固体添加剂以及二氧化硅,所述辅料腔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与所述第三通孔相连通,所述辅料腔内可上下滑动的设置有第一压块,所述第一压块内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五通孔,所述辅料腔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限位腔,所述第一压块右端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至所述第一限位腔内的第一限位杆。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复位装置包括相连通的设置于所述辅料腔上侧内壁内且开口向上的第七空腔,所述第一压块上端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至所述第七空腔内的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靠近所述第七空腔左侧内壁的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滑动腔,所述第二固定杆下端固定连接有可延伸通入至所述第三滑动腔内的第一齿条,所述第三滑动腔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五转动腔,所述第五转动腔内可转动的且可与所述第一齿条相啮合配合的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前端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线轮,所述第五转动腔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四滑动腔,所述第四滑动腔与所述第一滑动腔相连通,所述第四滑动腔内可左右滑动的设置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可与所述第一卡孔相卡位配合。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滑动腔左右两侧内壁内对称且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启动块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至所述第一限位槽内的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下端与所述第一限位槽下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四滑动腔上下两侧内壁内对称且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卡块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至所述第二限位槽内的第二限位块,所述所述第二限位块右端与所述第二限位槽右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密炼室下端固定连接有加热块,所述挡块左端与所述第二滑动腔左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一卡块与第一转线轮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拉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当需要使用本装置进行汽车轮胎的密炼工艺时,使用人员将橡胶等原材料从第五空腔内放入至密炼腔内,启动加热块对密炼室进行加热,同时启动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转轴、第一锥齿轮以及第二锥齿轮转动,此时通过第一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之间的啮合作用带动第三锥齿轮以及第一丝杆转动,进而使第一滑块以及密封门向右移动,使密封门堵住第四空腔,此时密炼腔处于密封状态,当加热完成后将第一启动块向下按动,使第一卡孔与第一卡块处于卡位状态,此时第一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脱离啮合,同时第二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相啮合,此时启动第一电机,通过第二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之间的啮合作用带动第四锥齿轮、第二转轴以及搅拌棒转动,实现对原材料的初步搅拌,此时第一棘轮不带动内棘锥齿轮转动,当初步搅拌完成后反转第一电机,由于第一棘轮与内棘锥齿轮之间的单向啮合,在进行搅拌的同时带动内棘锥齿轮转动,此时通过内棘锥齿轮与第五锥齿轮之间的啮合作用带动第五锥齿轮、第三转轴以及曲轴转动,进而带动拉杆进行左右往复运动,通过拉杆将挡块也进行左右往复运动,使第一通孔与第三通孔以及第二通孔处于间歇性连通状态,在辅料腔内的添加剂以及二氧化硅能分批少量的慢慢加入至密炼腔内,使密炼腔内在搅拌的橡胶等原材料与添加剂以及二氧化硅进行充分反应,当辅料腔内的添加剂以及二氧化硅慢慢减少,第一压块也会在辅料腔内慢慢下降,同时带动第一齿条下降,当第一齿条与第一齿轮相啮合时,通过第一齿条与第一齿轮之间的啮合作用带动第一齿轮以及第一转线轮转动,进而通过拉动第一拉线将第一卡块向右拉动,使第一卡块与第一卡孔脱离卡位状态,此时第一启动块恢复至初始位置,同时搅拌工艺完成,此时反转第一电机,将密封门移动至初始位置,加热停止,密炼工艺完成,当需要下一次工作时,将第一压块向上拉动至极限位置,将添加剂以及二氧化硅重新填满至辅料腔内,为下次工作做准备,通过本装置可完成对汽车轮胎制造过程中的密炼步骤,本装置可先对原材料进行密封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的轮胎,包括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搅拌装置、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辅料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第一滑动腔,所述第一滑动腔内可上下滑动的设置有第一启动块,所述第一启动块右侧端面设置有开口向右的第一卡孔,所述第一滑动腔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转动腔,所述第一启动块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下端动力配合连接有延伸通入至所述第一转动腔内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一转动腔内转动的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下方设置有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上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转动腔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锥齿轮右端设置有与其相啮合的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右端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至所述第一空腔内的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上螺纹配合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一空腔内左右滑动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空腔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一滑块下端固定连接有密封门,所述第一转动腔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转动腔,所述第二转动腔内可转动的且可与所述第二锥齿轮相啮合配合的设置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二转动腔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内固定设置有密炼室,所述密炼室内设置有密炼腔,所述第三空腔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转动腔,所述第四锥齿轮右端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延伸通过所述密炼腔内且延伸通入至所述第三转动腔内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可在所述密炼腔内转动的搅拌棒,所述密炼腔上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四空腔,所述第四空腔上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五空腔,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三转动腔内转动的第一棘轮,所述第一棘轮右端设置有与其向单向啮合的内棘锥齿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的轮胎,包括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搅拌装置、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辅料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第一滑动腔,所述第一滑动腔内可上下滑动的设置有第一启动块,所述第一启动块右侧端面设置有开口向右的第一卡孔,所述第一滑动腔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转动腔,所述第一启动块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下端动力配合连接有延伸通入至所述第一转动腔内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一转动腔内转动的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下方设置有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上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转动腔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锥齿轮右端设置有与其相啮合的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右端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至所述第一空腔内的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上螺纹配合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一空腔内左右滑动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空腔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一滑块下端固定连接有密封门,所述第一转动腔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转动腔,所述第二转动腔内可转动的且可与所述第二锥齿轮相啮合配合的设置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二转动腔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内固定设置有密炼室,所述密炼室内设置有密炼腔,所述第三空腔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转动腔,所述第四锥齿轮右端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延伸通过所述密炼腔内且延伸通入至所述第三转动腔内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可在所述密炼腔内转动的搅拌棒,所述密炼腔上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四空腔,所述第四空腔上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五空腔,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三转动腔内转动的第一棘轮,所述第一棘轮右端设置有与其向单向啮合的内棘锥齿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内棘锥齿轮上端且与其相啮合的第五锥齿轮,所述第三转动腔上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四转动腔,所述第五锥齿轮上端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至所述第四转动腔内的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四转动腔内转动的曲轴,所述曲轴上通过铰链连接有拉杆,所述第四转动腔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滑动腔,所述第二滑动腔内可左右滑动的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右端通过铰链连接于所述拉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屠敏杰
申请(专利权)人:屠敏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