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伟专利>正文

砌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5494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砌铲,尤其是一种集合托灰板、传统砌铲和抹子功能的多功能砌铲。其技术方案为包括铲槽和活动板,所述铲槽包括底面体和两个侧面体,并且两者为“U”连接,所述活动板通过活动板轴承与所述铲槽连接,所述活动板轴承设置于两个侧面体的端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砌铲抹墙速度慢、掉灰量大并且效率低的弊端,作业时将装置扣在墙上滑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取得积极的有益效果,操作方便,成本低廉,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劳动效率大大提高,推动活动板,手持铲槽边缘在墙壁上直接滑动就可以完成抹墙的操作。(*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砌铲,尤其涉及一种集合托灰板、传统砌铲和抹 子功能的砌伊。
技术介绍
为了使墻壁美观耐用,人们在修砌房屋的墙壁完毕之后往往要向墙壁 上抹刷一些砂浆或者其他涂料。目前抹墙时都是由瓦工用托灰板把砂浆等 托起,再倒在砌铲上,然后瓦工把砂浆抹在墙上,此种操作方式具有很多不足1. 劳动效率低,瓦工抹墙时,每次只能抹刷很小面积的墙壁,由于工 具的原因使得工作人员的效率不能大大提高。2. 劳动强度大,重复操作频繁,使得工作人员的体力消耗比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为现有抹墙工具在使用时费时费力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砌铲,其技术方案为包 括伊槽和活动板,所述伊槽本体包括底面体和两个侧面体,所述底面体和两个側面体为"U"形结构连接,所述活动板通过活动板轴承与所述铲槽 连接,所述活动板轴承设置于所述两个侧面体上与所述底面体相对的一上述铲槽的优选方式为其侧壁为梯形的"U"结构。 本技术具有明显的有益效果1. 操作方便,成本低廉,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2. 劳动效率大大提高,推动活动板,手持铲槽边缘在墙壁上直接滑动 就可以完成抹墙的操作。附闺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在应用抹墙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 说明。附图标记与其所指示的组成部分的对应关系为l-伊槽,2-活动板, 3-活动板轴承,4-拉手,5-拉手轴承,6-开口, 7-螺母,8-支撑柱, 9-手柄。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铲槽1的两个侧面体的形 状最好为梯形,l产槽1的两个側面体和一个底面体组成如图所示的"U" 形结构,活动板2通过镶嵌在铲槽1的顶部的活动板轴承3与铲槽1连接, 活动板2可以环绕活动板轴承3转动,在使用时,将抹墙的砂浆放在活动 板2上,然后一手托着活动板2—手拉动铲槽1在墙壁上滑动,滑过之后 砂浆就黏附在滑过的墙壁上。如果铲槽1底部的壁体向活动板2的方向倾 斜,使得活动板2不能够环绕活动板轴承3自由转动,这样在向活动板2 放置砂浆时就不用额外的托着活动板2 了,使用更方便。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铲槽l的 顶部设置有开口 6,活动板轴承3的端部设置有螺紋(图中未示)和螺母 7,向墙壁上粉刷的砂浆的厚度需求并不是相同的,为了满足这种需要,可以在开口 6中移动活动板轴承3,然后用螺母7固定。支撑柱8设置于 伊槽l的两个侧面体之间,其作用是防止活动板任意转动,在向活动板2 上放置砂浆时免去额外的支撑。拉手4的作用有两个, 一个作用为向前推 动活动板2上的砂浆使之与墙壁紧密黏附,另一个作用为方便用力推动该 实施例滑动,拉手轴承5设置在伊槽1上,其作用为固定拉手。手柄9的 作用为方便使用该实施例。对于本技术的所有实施例来说,必须预留有使用时供砂浆流出的空隙。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在应用抹墙时的结构示意图, 一手把持手 柄9, 一手把持拉手4就可以使该实施例在所要粉刷的墙壁上滑动,砂浆 将会自动的黏附在墙壁上。拉手4的另一端将会推动活动板2向其上的砂 浆挤压。该实施例在墙壁上滑过之后,砂浆将会牢固而均匀的黏附在墙壁 上,可见其效率将大大提高。最后应^L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 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 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实 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砌铲,包括铲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活动板,所述铲槽本体包括底面体和两个侧面体,所述底面体和两个侧面体为“U”形结构连接,所述活动板通过活动板轴承与所述铲槽连接,所述活动板轴承设置于所述两个侧面体上与所述底面体相对的一端。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砌4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拉手和拉手轴承, 所述拉手设置于所述拉手轴承上,所述拉手轴承的两端设置于所述妒槽的两 个侧面体之间。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砌伊,其特征在于所述伊槽的两个侧面 体的对应位置开设有使所述活动板轴承能够移动的开口 ,并且所述活动板轴 承的端部设置具有紧固作用的螺紋和螺母。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砌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活动 板的支撑柱,所说支撑柱设置于所述铲槽的两个侧面体之间。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砌4产,其特征在于所述妒槽的底面体上还设 有手柄。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砌铲,尤其是一种集合托灰板、传统砌铲和抹子功能的多功能砌铲。其技术方案为包括铲槽和活动板,所述铲槽包括底面体和两个侧面体,并且两者为“U”连接,所述活动板通过活动板轴承与所述铲槽连接,所述活动板轴承设置于两个侧面体的端部。本技术解决了传统砌铲抹墙速度慢、掉灰量大并且效率低的弊端,作业时将装置扣在墙上滑动。本技术能够取得积极的有益效果,操作方便,成本低廉,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劳动效率大大提高,推动活动板,手持铲槽边缘在墙壁上直接滑动就可以完成抹墙的操作。文档编号E04F21/02GK201011111SQ20072008960公开日2008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2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2日专利技术者伟 杨 申请人:伟 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砌铲,包括铲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活动板,所述铲槽本体包括底面体和两个侧面体,所述底面体和两个侧面体为“U”形结构连接,所述活动板通过活动板轴承与所述铲槽连接,所述活动板轴承设置于所述两个侧面体上与所述底面体相对的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伟
申请(专利权)人:杨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