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咽喉炎喷雾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53967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含有来自藻类、苔藓、真菌或植物或其派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咽喉炎喷雾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咽喉炎喷雾剂由牛蒡子220g、鱼腥草400g、白前220g、浙贝母220g、木蝴蝶100g、蝉蜕100g、薄荷脑0.5g、冰片0.3g、甜菊苷4g和羟苯乙酯0.5g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牛蒡子、鱼腥草、白前、浙贝母、木蝴蝶和蝉蜕六种药材称量备份,加入薄荷脑、冰片、甜菊苷、羟苯乙酯以及纯化水进行配液制得咽咽喉炎喷雾剂,然后经过灭菌过程后灌装,经过包装检验后入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咽喉炎喷雾剂的清凉解毒,利咽消肿,止咳化痰。用于急慢性咽喉炎,咽喉肿痛,干咳少痰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咽喉炎喷雾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含有来自藻类、苔藓、真菌或植物或其派生物
,尤其涉及一种咽喉炎喷雾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业内常用的现有技术是这样的:咽喉炎主要为咽部粘膜、粘膜下及淋巴组织和喉室粘膜与声带的弥漫性炎症,为上呼吸道炎症的一部分。中医认为急性咽喉炎为邪热上犯咽喉,热毒灼津所致;慢性咽喉炎系阴虚火旺,虚火上扰,以致咽喉失养,热灼津液。咽喉炎临床治疗非常棘手,西药治疗大多是暂时控制病情,单纯西医治疗没有特效药,而中医在治疗咽喉炎方面是采用清热解毒、清咽利喉的药物,且副作用小,但目前治疗咽喉炎的药物见效慢,易引起中耳炎、鼻窦炎、喉炎、气管支气管炎及肺炎等多种并发症。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1)慢性咽炎为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以咽喉干燥,痒痛不适,咽部异物感或干咳少痰为特征。慢性咽炎属于中医“喉痹”范畴,包括“虚火喉痹”、“阳虚喉痹”、“帘珠喉痹”等。病因病机为脏腑虚损,耗伤阴分,虚火上炎于咽喉,或因风热喉痹反复发作,余邪滞留,或粉尘、浊气刺激,嗜好烟酒辛辣,劳伤过度等引起。常分为肺阴亏虚,肾阴亏虚,痰火郁结,脾肾阳虚等证型(2)中药处方多组分同时针对人体多部位、多靶点、多环节的整体治疗,对耳鼻喉科一些疑难病症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西药单组分、单靶点的对抗性治疗;且易导致耐药性、毒副作用,有效周期越来越短)(3)慢性咽炎是上呼吸道最常见的疾病,约占耳鼻喉科疾病的5~10%,咽喉部直接用药目前品种繁多,但多为粉剂和口含片。因粉剂药物干燥,用药量亦不易控制,而口含片因在口腔内与唾液长时间混合刺激味觉亦有缺点,因此我们想到用喷雾剂型将治疗咽喉炎,是纯中药制剂,它克服了西药的单体作用,咽喉炎喷雾剂是中药的复方制剂,可以多靶点作用于炎症部位,药物直接喷于咽喉部,通过咽喉炎喷雾剂对40例患者的临床观察治疗,总疗效达85%。咽炎喷雾剂具有剂型新,携带方便,喷雾后患者感觉舒适等优点,是耳鼻喉科临床用药剂型上的一种新尝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咽喉炎喷雾剂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咽喉炎喷雾剂,所述咽喉炎喷雾剂由牛蒡子220g、鱼腥草400g、白前220g、浙贝母220g、木蝴蝶100g、蝉蜕100g、薄荷脑0.5g、冰片0.3g、甜菊苷4g和羟苯乙酯0.5g组成。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咽喉炎喷雾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咽喉炎喷雾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称量牛蒡子220g、鱼腥草400g、白前220g、浙贝母220g、木蝴蝶100g、蝉蜕100g、薄荷脑0.5g、冰片0.3g、甜菊苷4g和羟苯乙酯0.5g;步骤二,以上六味,取鱼腥草加水蒸馏,收取蒸馏液400ml,蒸馏液再蒸馏一次,收取重蒸馏液200ml,备用;步骤三,其余各药加水浸渍30分钟,加入鱼腥草药渣,煎煮2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800ml,冷却;步骤四,将浓缩约至800ml的滤液加乙醇使含醇量为60%,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500ml;步骤五,将浓缩至500ml的滤液加乙醇使含醇量为75%,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挥尽乙醇;步骤六,将挥尽乙醇的滤液加入鱼腥草重蒸馏液及蒸馏水至950ml,再加入甜菊苷和用少量乙醇溶解的薄荷脑、冰片、对羟基甲苯甲酸乙酯溶液,搅匀,滤过,加水调整总量至1000ml,滤过,加热、煮沸灭菌、分装,即得咽咽喉炎喷雾剂。进一步,所述在咽喉炎喷雾剂经过灭菌后分瓶装,每瓶装20ml。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3组受试者于治疗后2d及疗程结束时次症指标的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间各访视点的变化差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后2d及疗程结束时咽喉炎喷雾剂组的咽干灼热的积分下降均优于金喉健组(P<0.05),而在疗程结束时咽喉炎喷雾剂组优于金嗓子组;治疗后2d及治疗结束时各组头痛症状和咳嗽症状以及下颌角淋巴结肿痛症状的积分下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各组咽后壁淋巴滤泡的充血肿胀症状的积分下降咽喉炎喷雾剂组优于金嗓子组(P<0.05),表1次症不同时点变化情况分析3组受试者于治疗后2d及治疗结束时各组咽干灼热症状的消失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咽喉炎喷雾剂组优于金喉健组(P<0.05)。治疗后2d及治疗结束时各组头痛和咳嗽症状的消失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各组咽后壁淋巴滤泡的充血肿胀症状消失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咽喉炎喷雾剂组优于金嗓子组(P<0.05)。治疗后2d及治疗结束时各组下颌角淋巴结肿痛的症状消失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安全性分析试验期间咽喉炎喷雾剂无不良事件(AE);金嗓子喉片组的AE共4例(均为轻度),发生率为3.33%;金喉健喷雾剂组的AE共10例(其中轻度9例、中度1例),发生率为8.30%;3组AE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咽喉炎喷雾剂组无AE发生,金嗓子组无重要AE发生;金喉健组的重要AE共1例,发生率为0.83%;3组的重要A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咽喉炎喷雾剂无AE的发生率为0%;金嗓子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共有3例,发生率为2.50%;金喉健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共2例,发生率为1.67%;3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次症体征消失率情况牛蒡子: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利咽散结,解毒消肿之功效,鱼腥草:能清热解毒、消肿疗疮、利尿除湿、清热止痢、健胃消食,现代药理实验表明,本品具有抗菌、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利尿等作用,白前:味辛、苦,微温,归肺经,降气化痰,止咳;浙贝母:主治清热化痰,散结解毒,木蝴蝶:清肺利咽止咳、蝉蜕:宣散风热、透疹利咽、退翳明目、祛风止痉,冰片:清香宣散,具有开窍醒神,清热散毒,明目退翳;甜菊苷:味感与蔗糖相似,甜味纯正,无异味,用于高血压患者和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羟苯乙酯:用作食物、药物和化妆品的防腐剂。本专利技术的咽喉炎喷雾剂的清凉解毒,利咽消肿,止咳化痰。用于急慢性咽喉炎,咽喉肿痛,干咳少痰等。是耳鼻喉科临床用药剂型上的一种新尝试。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咽喉炎喷雾剂的制备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应用原理作详细的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咽喉炎喷雾剂由牛蒡子220g、鱼腥草400g、白前220g、浙贝母220g、木蝴蝶100g、蝉蜕100g、薄荷脑0.5g、冰片0.3g、甜菊苷4g和羟苯乙酯0.5g组成。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咽喉炎喷雾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1:称量牛蒡子220g、鱼腥草400g、白前220g、浙贝母220g、木蝴蝶100g、蝉蜕100g、薄荷脑0.5g、冰片0.3g、甜菊苷4g和羟苯乙酯0.5g;S102:以上六味,取鱼腥草加水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咽喉炎喷雾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咽喉炎喷雾剂由牛蒡子220g、鱼腥草400g、白前220g、浙贝母220g、木蝴蝶100g、蝉蜕100g、薄荷脑0.5g、冰片0.3g、甜菊苷4g和羟苯乙酯0.5g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咽喉炎喷雾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咽喉炎喷雾剂由牛蒡子220g、鱼腥草400g、白前220g、浙贝母220g、木蝴蝶100g、蝉蜕100g、薄荷脑0.5g、冰片0.3g、甜菊苷4g和羟苯乙酯0.5g组成。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咽喉炎喷雾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咽喉炎喷雾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称量牛蒡子220g、鱼腥草400g、白前220g、浙贝母220g、木蝴蝶100g、蝉蜕100g、薄荷脑0.5g、冰片0.3g、甜菊苷4g和羟苯乙酯0.5g;步骤二,以上六味,取鱼腥草加水蒸馏,收取蒸馏液400ml,蒸馏液再蒸馏一次,收取重蒸馏液200ml,备用;步骤三,其余各药加水浸渍30分钟,加入鱼腥草药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世健余天泰黄长水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南平市人民医院福建省南平市中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