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腔镜下使用的防反流消化道吻合支架及其置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85321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腔镜下使用的防反流消化道吻合支架及其置入系统,所述的吻合支架包括支架主体、输送系统和导丝;所述的支架主体由远端、连接部以及近端组成;所述的连接部中通管道内设置有袋状防反流瓣膜;所述的输送系统用于置入支架主体;所述的输送系统包括充气口、三层管道、球囊;所述的三层管道,最内层为内芯,中间层为推送管,最外层为外鞘管;所述的内芯内部可通过导丝;所述的充气口设于内芯的尾端;所述的球囊设于内芯的头端;所述的支架主体可以收起,压缩贴附在外鞘管内。其优点表现在:将微创技术、防反流与吻合支架技术有机结合,融合材料可降解、瓣膜防反流、药囊助愈合的优点,给腔镜下消化道手术切除后的吻合提供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腔镜下使用的防反流消化道吻合支架及其置入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地说,是一种腔镜下使用的防反流消化道吻合支架及其置入系统。
技术介绍
消化道手术切除后消化道重建吻合一直是外科手术的关键,或是吻合手术复杂、创伤大,或是吻合后出现并发症,包括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等,下面以最常见的食管-胃吻合术为例介绍本技术背景。食管癌为常见的肿瘤之一,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食管癌手术切除的关键部位为食管-胃吻合,也是最容易出现并发症的部位。在开胸直视手术中,吻合技术方法主要包括手工缝合吻合法以及吻合器吻合法两种。手工缝合吻合法是传统的吻合方式,采用丝线或可吸收线手工缝合完成,操作复杂繁琐,吻合花费的时间较长,且并发症多,易并发吻合口瘘、狭窄等问题,但该方法成本较低,在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仍为主要的吻合方式。吻合器吻合法是使用吻合器完成吻合的技术,目前主要有圆形吻合器与直线吻合器两种方法,其中圆形吻合器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方法成熟,但操作相对复杂,也有3%-5%左右病人出现吻合口瘘或狭窄等并发症。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及普及,腔镜下消化道吻合成为主要的技术难题,食管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吻合术目前有以下几个方式:OrVil吻合系统、圆形吻合器、直线吻合器及混合方式。OrVil吻合系统吻合方式为:一名术者经口置入OrVil钉砧系统,另一名术者经腔镜口置入圆形吻合器机身穿出胃壁与钉砧对接,操作难度很大;而采用圆形吻合器或直线吻合器吻合的方法,由于操作复杂,包括了荷包缝合、底座置入及吻合器吻合,通过腔镜的小孔根本无法完成,需要一个稍大的切口才能完成吻合操作,并没有真正达到微创的目的,术后并发症也多。支架吻合技术为目前较新的吻合技术,特别是可降解支架,现已经应用于肠肠吻合、胃肠吻合、胆肠吻合、胆管吻合以及输精管吻合等方面,在食管-胃吻合上也见有相关的文献。我们前期专利技术了“一种可降解防反流食管胃吻合支架”(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ZL201410016044.3公开号:CN104771253B),其是一种使用可降解材料、具有防反流瓣膜、在支架的材料中含有刺激组织生长或抗感染的药物或因子的支架。但目前的吻合支架均需要在开胸直视手术下进行吻合,较难在腔镜微创条件下使用。另外,中国专利文献:CN201520950703.0,申请日2015.11.23,专利名称为:一种防反流膜瓣胃胆吻合支架,采用支架的两端为扩张结构,通过膜瓣有效防止胃部物体流向胆囊。但是关于在内镜下使用的给消化道手术切除后的吻合提供解决方案的吻合支架则没有报道。综上所述,亟需一种将微创技术、防反流技术与支架吻合技术有机结合,融合材料可降解、瓣膜防反流、药囊助愈合的优点,给消化道手术切除后的吻合提供解决方案的一种在腔镜下使用的防反流消化道吻合支架及其置入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将微创技术、防反流技术与支架技术有机结合,融合已有专利的材料可降解、瓣膜防反流、药囊助愈合的优点,给消化道手术切除后的吻合提供解决方案的一种在腔镜下使用的防反流消化道吻合支架及其置入系统,当然,该专利技术也可以在非腔镜消化道手术中使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腔镜下使用的防反流消化道吻合支架及其置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吻合支架及其置入系统包括支架主体、输送系统和导丝;所述的支架主体由远端、连接部以及近端组成,为近端和远端相对膨大而连接部相对较小的形状;所述的支架主体具有可压缩性,由可降解或不可降解生物材料制作;所述的近端或远端设计有回收支架主体用的回收线;所述的连接部中通管道内设置有袋状防反流瓣膜,且单向开放;所述的输送系统用于置入支架主体;所述的输送系统包括充气口、三层管道、球囊;所述的三层管道,最内层为内芯,中间层为推送管,最外层为外鞘管;所述的内芯内部可通过导丝;所述的充气口设于内芯的尾端;所述的球囊设于内芯的头端,且球囊形状设计对应支架主体形状;所述的支架主体可以收起,压缩贴附在外鞘管内,内芯头端球囊的外侧,输送系统将支架输送到位后,支架可展开、固定,吻合消化道远近端,或通过充气口注气,使球囊膨胀,协助或促进支架主体扩张固定。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支架主体远端、近端可以选用不同的形状,如盘状、柱状、膨起状;支架主体可以为网状、管状、缠绕型、环状,可采用编织、3D打印、雕刻技术方法制作。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支架主体为自膨式或球囊扩张性支架,支架的材料可以选用可降解的生物材料,如聚乳酸、聚乙烯、PGA、PCL;也可以选用自膨式材料如镍钛合金。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支架主体近端或远端设计有的回收线套在近端或远端的末端。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支架主体连接部中通管道内设有的袋状防反流瓣膜,由2-3个瓣叶组成,单向开放,且连接部的内径应达到保证消化道通畅的目的。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支架主体的表面可采用生物材料覆膜,表面也可以覆缓释药物及因子。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吻合支架可用于各类消化道吻合,包括但不限于食管-胃吻合、小肠-小肠吻合、结肠-结肠吻合。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导丝一端为软头,另一端为硬头,当输送送经自然腔道,如口腔、肛门进入时,先由软头置入引导,当到达位置需要穿刺时,如食管、胃,改为硬头植入,用于穿刺消化道壁,引导置入输送器。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吻合支架及输送系统应用在消化道吻合术中时,在进行切除手术时可以考虑使用或不使用线性缝合器关闭消化道两个切端,若不关闭切端,可以通过在切端做荷包,送入输送系统,逐步释放支架或再通过球囊扩张,完成支架置入,后退出导丝及输送器。本专利技术优点在于:1、结合可降解材料、瓣膜防反流、药囊助愈合的优点,使用微创介入手术输送系统、球囊扩张术完善手术过程。2、吻合支架可以压缩到输送系统内,输送系统可以在微创腔镜下将支架输送到位后,行消化道远近切端的吻合,通过自膨或球囊扩张使吻合支架固定,完成支架吻合,并具有防反流的作用。3、输送系统配有导丝,利用导丝可帮助引导输送系统到达消化道吻合的指定位置。4、支架材料价格不高,制作工艺简单,可明显降低手术的费用;支架置入操作方便,简单快速;支架在微创内镜下置入,减少对病人的损伤;支架主体的表面采用生物材料覆膜或覆缓释药物及因子,使得在支架主体置入后,药物或因子可以缓慢释放,促进组织愈合。5、本专利技术可用于各类消化道吻合,包括但不限于食管-胃吻合、小肠-小肠吻合、结肠-结肠吻合。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腔镜下使用的防反流消化道吻合支架及其置入系统”的带防反流瓣膜的支架主体侧面观(胃-食管吻合为例)。附图2是带防反流瓣膜的支架主体正面管(胃-食管吻合为例)。附图3是支架主体在消化道内的示意图(胃-食管吻合为例)。附图4是带防反流瓣膜的支架主体侧面观(结肠为例)。附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腔镜下使用的防反流消化道吻合支架及其置入系统”的输送系统的示意图。附图6是球囊充气撑开支架的示意图。附图7是经口、经肛门途径实施流程图。附图8是经腹壁途径实施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1.支架主体11.远端12.连接部13.近端14.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腔镜下使用的防反流消化道吻合支架及其置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吻合支架及其置入系统包括支架主体、输送系统和导丝;所述的支架主体由远端、连接部以及近端组成,为近端和远端相对膨大而连接部相对较小的形状;所述的支架主体具有可压缩性,由可降解或不可降解生物材料制作;所述的近端或远端设计有回收支架主体用的回收线;所述的连接部中通管道内设置有袋状防反流瓣膜,且单向开放;所述的输送系统用于置入支架主体;所述的输送系统包括充气口、三层管道、球囊;所述的三层管道,最内层为内芯,中间层为推送管,最外层为外鞘管;所述的内芯内部可通过导丝;所述的充气口设于内芯的尾端;所述的球囊设于内芯的头端,且球囊形状设计对应支架主体形状;所述的支架主体可以收起,压缩贴附在外鞘管内,内芯头端球囊的外侧,输送系统将支架输送到位后,支架可展开、固定,吻合消化道远近端,或通过充气口注气,使球囊膨胀,协助或促进支架主体扩张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腔镜下使用的防反流消化道吻合支架及其置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吻合支架及其置入系统包括支架主体、输送系统和导丝;所述的支架主体由远端、连接部以及近端组成,为近端和远端相对膨大而连接部相对较小的形状;所述的支架主体具有可压缩性,由可降解或不可降解生物材料制作;所述的近端或远端设计有回收支架主体用的回收线;所述的连接部中通管道内设置有袋状防反流瓣膜,且单向开放;所述的输送系统用于置入支架主体;所述的输送系统包括充气口、三层管道、球囊;所述的三层管道,最内层为内芯,中间层为推送管,最外层为外鞘管;所述的内芯内部可通过导丝;所述的充气口设于内芯的尾端;所述的球囊设于内芯的头端,且球囊形状设计对应支架主体形状;所述的支架主体可以收起,压缩贴附在外鞘管内,内芯头端球囊的外侧,输送系统将支架输送到位后,支架可展开、固定,吻合消化道远近端,或通过充气口注气,使球囊膨胀,协助或促进支架主体扩张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吻合支架及其置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主体远端、近端可以选用不同的形状,如盘状、柱状、膨起状;支架主体可以为网状、管状、缠绕型、环状,可采用编织、3D打印、雕刻技术方法制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吻合支架及其置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主体为自膨式或球囊扩张性支架,支架的材料可以选用可降解的生物材料,如聚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永新王文利胡世钰吴凯钦卢天成顾绍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同济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