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共振结构弹簧床垫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5273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共振结构弹簧床垫的生产工艺,弹簧减震结构的制造;选择具有弹性材料的支撑硬板和柔性材料的支撑软板;在支撑硬板开设三个一组的滑动槽,滑动槽与弹簧减震结构下端三个滑动端适应滑动连接;在弹簧减震结构上侧固定连接支撑软板;通过钢丝打围边钢;在支撑软板和支撑硬板外表面缝接缓冲层;在缓冲层外壁包裹缝制外裹层;在支撑硬板和支撑软板边缘缝制拉结边。该防共振结构弹簧床垫的生产工艺,总体工艺步骤简单;避免了弹簧减震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共振,影响使用效果,提高了弹簧床垫的防共振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共振结构弹簧床垫的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弹簧床垫结构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防共振结构弹簧床垫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满足,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然而,人们在生活中,每天的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在床上度过的,有一个健康的床垫,对于人体的健康非常重要。现有床垫中,考虑舒适度和耐久度,使用的弹簧床垫居多。弹簧床垫是以弹簧及软质衬垫物为内芯材料,外表罩有织物面料或软席等材料制成的卧具。弹簧床垫对身体支撑力的分布比较均匀合理,既能起到充分的承托作用,又能保证合理的脊柱生理弯曲度,成为现在主流的填充式床垫。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弹簧床垫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生产工艺复杂,成本高的缺陷;而且现有的弹簧床垫都无法实现预防共振的效果,降低了使用人员的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步骤简单,制造的弹簧床垫抗干扰性好,又可以实现预防共振作用的防共振结构弹簧床垫的生产工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防共振结构弹簧床垫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弹簧减震结构的制造;S2、选择具有弹性材料的支撑硬板和柔性材料的支撑软板;S3、在支撑硬板开设三个一组的滑动槽,滑动槽与弹簧减震结构下端三个滑动端适应滑动连接;S4、在弹簧减震结构上侧固定连接支撑软板;S5、通过钢丝打围边钢;S6、在支撑软板和支撑硬板外表面缝接缓冲层;S7、在缓冲层外壁包裹缝制外裹层;S8、在支撑硬板和支撑软板边缘缝制拉结边。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1中,所述弹簧减震结构包括:主减震结构和辅助减震结构;所述主减震结构为电镀熟钢线通过卷黄机卷成的减震弹簧,在所述减震弹簧下端固定连接支撑板;所述辅助减震结构包括:铰接杆和压缩弹簧,所述铰接杆与所述支撑板铰接,在铰接杆与支撑板铰接的一端通过压缩弹簧支撑铰接杆与支撑板之间,使铰接杆绕支撑板减震转动。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铰接杆下端连接支撑轮。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轮直径小于滑动槽深度;所述滑动槽分为槽体内腔和槽口,所述槽口尺寸大于铰接杆直径,小于支撑轮宽度;所述支撑轮宽度小于槽体内腔宽度,大于槽口宽度。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轮分为左轮和右轮,所述左轮和右轮之间通过转轴连接,所述转轴中部与铰接杆连接,使所述左轮和右轮分别设在所述滑动槽内腔内部。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轮上侧铰接减震杆,所述减震杆上端与所述支撑板铰接。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减震结构的减震弹簧通过不织布或者棉布装成袋状。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5中,所述边钢直径为20mm~25mm。本专利技术的防共振结构弹簧床垫的生产工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防共振结构弹簧床垫的生产工艺,在弹簧床垫结构上选择和设计,并在其他工艺上选择现有的工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弹簧床垫无法实现避免共振的效果,降低使用人员的用户体验的缺陷。该防共振结构弹簧床垫的生产工艺,总体工艺步骤简单,完全可以通过现有设备实现加工过程;并且该工艺生产的弹簧床垫中,各个弹簧减震结构独立设置,降低了弹簧床垫的干扰性,尤其是针对双人床,两人相互影响较小;每组减震结构均包括一个主减震装置和三个辅助减震装置,避免了弹簧减震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共振,影响使用效果,提高了弹簧床垫的防共振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公开一种实施例的防共振结构弹簧床垫的生产工艺生产床垫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公开一种实施例的防共振结构弹簧床垫的生产工艺生产床垫的弹簧减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弹簧减震结构;11、主减震结构,111、支撑板,112、减震弹簧,113、不织布或者棉布;12、辅助减震结构,121、铰接杆,122、压缩弹簧;123、支撑轮,1231、左轮,1232、右轮;124、转轴,125、减震杆;2、支撑硬板,21、滑动槽;3、支撑软板;4、缓冲层;5、外裹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防共振结构弹簧床垫的生产工艺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防共振结构弹簧床垫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弹簧减震结构1的制造。弹簧减震结构1的结构为:弹簧减震结构1包括:主减震结构11和辅助减震结构12。通过双重减震,不仅增加弹簧减震结构1的减震效果,而且通过结构的设计,实现了减震结构的防共振效果,提高使用人员的舒适度。主减震结构11为电镀熟钢线通过卷黄机卷成的减震弹簧112,在减震弹簧112下端固定连接支撑板111,通过主减震结构11主要起到该弹簧减震结构1减震作用。辅助减震结构12包括:铰接杆121和压缩弹簧122,铰接杆121与支撑板111铰接,在铰接杆121与支撑板111铰接的一端通过压缩弹簧112支撑铰接杆121与支撑板111之间,使铰接杆121绕支撑板111减震转动。铰接杆121为伸缩杆,在缩短和伸长过程中,均有缓冲作用;铰接杆121围绕支撑板111旋转,又通过压缩弹簧112实现了限制铰接杆121的旋转,进一步提高弹簧减震结构1的减震效果。通过对弹簧减震结构1合理的设计,并使弹簧减震结构1主要起支撑作用。弹簧减震结构1具有较好的减震作用、缓冲作用和防共振作用,从而使得实现了弹簧床垫的具有缓冲作用和防共振作用。为了避免铰接杆121下端在支撑硬板2表面卡住,影响弹簧床垫的减震效果,在铰接杆121下端连接支撑轮123。支撑轮123在支撑硬板2上侧滚动,避免了铰接杆121在支撑硬板2表面卡死,保证使用效果。为了现在支撑轮123的滑动区域,避免支撑轮123在使用过程中损坏,降低支撑轮123的使用寿命。支撑轮123设在支撑硬板2表面的滑动槽21中。在支撑轮123直径小于滑动槽21深度,保证支撑轮123完全处于滑动槽21内部,对支撑轮123保护作用,保证支撑轮123的使用寿命。为了更好的对支撑轮123的位置进行限制,滑动槽21分为槽体内腔和槽口,槽口尺寸大于铰接杆121直径,小于支撑轮123宽度;支撑轮123宽度小于槽体内腔宽度,大于槽口宽度。完全由滑动槽21将支撑轮123限制在滑动槽21内部,进一步限制支撑轮123的位置,保证支撑轮123的滑动方向,保证对弹簧床垫的减震效果和防共振效果。为了是结构设计更加合理,满足使用要求,该支撑轮123分为左轮1231和右轮1232,左轮1231和右轮1232之间通过转轴124连接,转轴124中部与铰接杆121连接,使左轮1231和右轮1232分别设在滑动槽21内腔内部。为了进一步保证弹簧床垫的减震和防共振效果,支撑轮123上侧铰接减震杆125,减震杆125上端与支撑板111铰接。为了对减震弹簧112的保护,在主减震结构1的减震弹簧112通过不织布或者棉布113装成袋状。S2、选择具有弹性材料的支撑硬板2和柔性材料的支撑软板3。S3、在支撑硬板开设三个一组的滑动槽21,滑动槽21与弹簧减震结构1下端三个滑动端适应滑动连接。S4、在弹簧减震结构1上侧固定连接支撑软板3。S5、通过钢丝打围边钢。边钢直径为20mm~25mm。。S6、在支撑软板3和支撑硬板2外表面缝接缓冲层4。S7、在缓冲层4外壁包裹缝制外裹层5。S8、在支撑硬板2和支撑软板3边缘缝制拉结边。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防共振结构弹簧床垫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弹簧减震结构(1)的制造;S2、选择具有弹性材料的支撑硬板(2)和柔性材料的支撑软板(3);S3、在支撑硬板开设三个一组的滑动槽(21),滑动槽(21)与弹簧减震结构(1)下端三个滑动端适应滑动连接;S4、在弹簧减震结构(1)上侧固定连接支撑软板(3);S5、通过钢丝打围边钢;S6、在支撑软板(3)和支撑硬板(2)外表面缝接缓冲层(4);S7、在缓冲层(4)外壁包裹缝制外裹层(5);S8、在支撑硬板(2)和支撑软板(3)边缘缝制拉结边。

【技术特征摘要】
1.防共振结构弹簧床垫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弹簧减震结构(1)的制造;S2、选择具有弹性材料的支撑硬板(2)和柔性材料的支撑软板(3);S3、在支撑硬板开设三个一组的滑动槽(21),滑动槽(21)与弹簧减震结构(1)下端三个滑动端适应滑动连接;S4、在弹簧减震结构(1)上侧固定连接支撑软板(3);S5、通过钢丝打围边钢;S6、在支撑软板(3)和支撑硬板(2)外表面缝接缓冲层(4);S7、在缓冲层(4)外壁包裹缝制外裹层(5);S8、在支撑硬板(2)和支撑软板(3)边缘缝制拉结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共振结构弹簧床垫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弹簧减震结构(1)包括:主减震结构(11)和辅助减震结构(12);所述主减震结构(11)为电镀熟钢线通过卷黄机卷成的减震弹簧(112),在所述减震弹簧(112)下端固定连接支撑板(111);所述辅助减震结构(12)包括:铰接杆(121)和压缩弹簧(122),所述铰接杆(121)与所述支撑板(111)铰接,在铰接杆(121)与支撑板(111)铰接的一端通过压缩弹簧(112)支撑铰接杆(121)与支撑板(111)之间,使铰接杆(121)绕支撑板(111)减震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共振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隆鑫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昌家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