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机交互式新型司钻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52712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机交互式新型司钻椅,它包括下底座(1)和上底座(2),下底座(1)内旋转安装有旋转轴(3),旋转轴(3)向上延伸且延伸端上固设有上底座(2),上底座(2)的顶部设置有座椅(4),上底座(2)上还设置有分别位于座椅(4)左右侧的左扶手箱(5)和右扶手箱(6),左扶手箱(5)和右扶手箱(6)上均设置有触摸屏位置调整机构,右扶手箱(6)上的触摸屏位置调整机构包括支撑台(7)、第一触摸屏支架(8)和第二触摸屏支架(9),支撑台(7)固设于右扶手箱(6)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紧凑、给操作者提供舒适操作体验、增大操作者视线、能够安装四个触摸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机交互式新型司钻椅
本专利技术涉及适用于油田的新型司钻椅,特别是一种人机交互式新型司钻椅。
技术介绍
司钻椅是放置于司钻房内的一种操作式座椅,通过其集成的系统对顶驱、绞车等钻井设备进行控制、监视等,是钻井设备的中枢核心。目前司钻椅已使用多年,其搭载的系统集成于两块触控屏上,其中一块主要是操作用,另外一块主要是显示参数用。由于司钻椅操作着诸多钻井设备,一块操作屏需要经常的切换界面来进行不同设备的操作。同理,显示参数的屏也需要进行切换才能读取更多的数据。随着市场需求的日益变化,钻井设备越来越多样,所需操作的界面已经参数界面也越来越丰富,旧型的司钻椅已经逐渐的体现出诸多缺点或不足,主要存在以下缺陷:1.外观外形落后,漆面、拼缝、结构等各细节与其他同类产品均对比处于下风。2.结构死板,不能给操作者提供更舒适的操作体验:触控屏无法旋转,且无法左右调整位置,只能固定成某个角度;椅子整体无法旋转,操作者视线受约束。3.所搭载的触控屏较少,系统落后且界面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给操作者提供舒适操作体验、增大操作者视线、能够安装四个触摸屏的人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机交互式新型司钻椅,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底座(1)和上底座(2),所述下底座(1)内旋转安装有旋转轴(3),旋转轴(3)向上延伸且延伸端上固设有上底座(2),上底座(2)的顶部设置有座椅(4),上底座(2)上还设置有分别位于座椅(4)左右侧的左扶手箱(5)和右扶手箱(6),左扶手箱(5)和右扶手箱(6)上均设置有触摸屏位置调整机构,右扶手箱(6)上的触摸屏位置调整机构包括支撑台(7)、第一触摸屏支架(8)和第二触摸屏支架(9),支撑台(7)固设于右扶手箱(6)上,支撑台(7)的顶表面和底表面上分别焊接有支撑轴A(10)和支撑轴B(11),支撑轴A(10)的上端部、支撑轴B(11)的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机交互式新型司钻椅,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底座(1)和上底座(2),所述下底座(1)内旋转安装有旋转轴(3),旋转轴(3)向上延伸且延伸端上固设有上底座(2),上底座(2)的顶部设置有座椅(4),上底座(2)上还设置有分别位于座椅(4)左右侧的左扶手箱(5)和右扶手箱(6),左扶手箱(5)和右扶手箱(6)上均设置有触摸屏位置调整机构,右扶手箱(6)上的触摸屏位置调整机构包括支撑台(7)、第一触摸屏支架(8)和第二触摸屏支架(9),支撑台(7)固设于右扶手箱(6)上,支撑台(7)的顶表面和底表面上分别焊接有支撑轴A(10)和支撑轴B(11),支撑轴A(10)的上端部、支撑轴B(11)的下端部的柱面上均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触摸屏支架(8)和第二触摸屏支架(9)均由外框支架(12)、下框支架(13)、触摸屏(14)和其上开设有安装孔的安装板(15)组成,触摸屏(14)固设于外框支架(12)内,外框支架(12)的两侧板均经销钉(16)分别旋转安装于下框支架(13)的两侧板上,下框支架(13)两侧板上均螺纹连接有锁紧螺钉(17),锁紧螺钉(17)贯穿下框支架(13)的侧板且抵压于外框支架(12)的侧板上,安装板(15)焊接于下框支架(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巍马双富梁亮亮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宏华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