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诱蚊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50892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0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诱蚊剂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乙醇50‑70份,鱼油25‑40份,糖类10‑15份,氨基酸5‑10份,盐类5‑8份,乳酸3‑8份,氨水0.5‑3份,乙酸0.05‑0.15份,玫瑰精油0.2‑0.5份,水若干份,糖类采用葡萄糖、蔗糖和红糖中的至少一种,盐类采用脂肪酸钠盐、脂肪酸钾盐、氯化钠、氯化镁和氯化钙中的至少一种,而挥发性溶剂为甲醇、正已烷和苯乙烯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对环境无毒副作用的优点,而且使用方便,生产工艺简单,原料易得,生产成本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诱蚊剂包括乙醇、鱼油、糖类、氨基酸、盐类、乳酸、氨水、乙酸、玫瑰精油和水制品,且该诱虫剂所用原材料成本低廉,散发出的气味浓烈,诱虫范围广,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诱蚊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日用化工产品领域,具体是一种诱蚊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蚊子属于昆虫纲双翅目蚊科,全球约有3000种,是一种具有刺吸式口器的纤小飞虫,通常雌性以血液作为食物,而雄性则吸食植物的汁液。吸血的雌蚊是登革热、疟疾、黄热病、丝虫病、日本脑炎等其他病原体的中间寄主,除南极洲外各大陆皆有蚊子的分布。其中,以按蚊属、伊蚊属和库蚊属最为著名,蚊喜欢把卵产在清水中,如小河水,雨水洼、水塘、池沼、稻田及山涧流水等处;在温暖的季节里,卵大约三天就可孵化为孑孓并开始吃水里生长的极小的微生物及原生动物等,它们靠着身体尾端的两个气孔靠近水面吸取空气,孑孓经过蜕皮,最后停止吃东西、活动减少而变为蛹。大约两三天后,蛹又来到水面蜕去皮而羽化为成虫飞出来。雌雄交配大多在清晨或傍晚,先是雄蚊围绕矮树顶,屋檐、窗口或空旷处成群结队地飞,雌蚊看准机会加入队伍,在飞行中很快进行交配。雄蚊只吸草汁,花蜜过活,不吸血。雌蚊在交配后必须吸血卵才能发育成熟,所以只有雌蚊才能传播疾病。雌蚊饱吸一次血能产一次卵,一生可产卵六至八次,每次200~300粒,所以早期消灭一只蚊子,等于消灭了几百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诱蚊剂,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乙醇50‑70份、鱼油25‑40份、糖类10‑15份、氨基酸5‑10份、盐类5‑8份、乳酸3‑8份、氨水0.5‑3份、乙酸0.05‑0.15份、玫瑰精油0.2‑0.5份、水若干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诱蚊剂,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乙醇50-70份、鱼油25-40份、糖类10-15份、氨基酸5-10份、盐类5-8份、乳酸3-8份、氨水0.5-3份、乙酸0.05-0.15份、玫瑰精油0.2-0.5份、水若干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诱蚊剂,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乙醇60份、鱼油30份、糖类12份、氨基酸8份、盐类6份、乳酸5份、氨水2份、乙酸0.1份、玫瑰精油0.3份、水若干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诱蚊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糖类采用葡萄糖、蔗糖和红糖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诱蚊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盐类采用脂肪酸钠盐、脂肪酸钾盐、氯化钠、氯化镁和氯化钙中的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闽雄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贝高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