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棠和映山红的套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50147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08: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棠和映山红的套种方法,依次包括土地平整、开挖种植沟、种植海棠苗和种植映山红的步骤,其中,海棠苗的种植密度为200‑250株/亩,映山红的种植密度为150‑170株/亩。海棠花期为4‑5月,而映山红的花期在5‑6月,将两者套种,不仅提高了空间利用率,节约了土地,还可以延长整体花期时间,可广泛应用于城市土地资源稀缺的区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棠和映山红的套种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海棠和映山红的套种方法。
技术介绍
间作套种是指在同一土地上按照一定的行、株距和占地的宽窄比例种植不同种类的农作物,间作套种是运用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以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也可称为立体农业。一般把几种作物同时期播种的叫间作,不同时期播种的叫套种。间作套种是我国农民的传统经验,是农业上的一项增产措施。间作套种能够合理配置作物群体,使作物高矮成层,相间成行,有利于改善作物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能利用率,充分发挥边行优势的增产作用。海棠是苹果属(Malus)多种植物和木瓜属(Chaenomeles)几种植物的通称与俗称,代表植物海棠花(学名:Malusspectabilis)和木瓜(学名:Chaenomelessinensis)都是蔷薇科的灌木或小乔木,为我国著名观赏树种,各地习见栽培。映山红为常绿或平常绿灌木,花冠漏斗形,有红、淡红、杏红、雪青、白色等,花色繁茂艳丽,因花冠鲜红色,为著名的花卉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目前,将间作套用种植方法应用于景观绿化的情况不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棠和映山红的套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选择土壤湿润、肥沃、疏松的丘陵坡地,开垦荒山、深翻土壤,清除杂草、石块,经夏天晒垡风化后,旋耕机平整;步骤2,在平整后的土地上开沟,施入基肥,再复土平整;步骤3,种植海棠苗,控制行距为1.5米*1米,种植完毕后浇透水,加强苗期的浇水施肥;步骤4,在距离海棠苗行1‑2米处,挖穴种植映山红,种植完毕后浇透水,加强苗期的浇水施肥;其中,海棠苗的种植密度为200‑250株/亩,映山红的种植密度为150‑170株/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棠和映山红的套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选择土壤湿润、肥沃、疏松的丘陵坡地,开垦荒山、深翻土壤,清除杂草、石块,经夏天晒垡风化后,旋耕机平整;步骤2,在平整后的土地上开沟,施入基肥,再复土平整;步骤3,种植海棠苗,控制行距为1.5米*1米,种植完毕后浇透水,加强苗期的浇水施肥;步骤4,在距离海棠苗行1-2米处,挖穴种植映山红,种植完毕后浇透水,加强苗期的浇水施肥;其中,海棠苗的种植密度为200-250株/亩,映山红的种植密度为150-170株/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棠和映山红的套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深翻土壤的深度不低于80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棠和映山红的套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基肥由市售磷酸二氢钾肥、腐熟中药渣和禽畜粪便按重量比3:1:1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棠和映山红的套种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士兵王燕吴世玲徐敏赵铭芳王旭刘志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那田山水生态园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