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开式纱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4892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0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内开式纱窗装置,其结构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外窗架,所述外窗架与纱窗架之间通过铰链连接,所述铰链分布在外窗架与纱窗架的上下端,所述纱窗架与左侧表面设置的把手可拆卸连接,所述把手为带锁把手,所述外窗架与纱窗架的配合面上设置有传动器,所述传动器与外窗架与纱窗架配合面的锁点连接,所述外窗架与纱窗架的内开侧表面设置密封合扣,所述纱窗架与内部设置的第一移动纱窗和第二移动纱窗滑动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移动纱窗和第二移动纱窗表面安装纱网。该一种内开式纱窗装置,通过设置的铰链连接的外窗架与纱窗架,可以实现纱窗的内开,同时在纱窗架内设置第一移动纱窗和第二移动纱窗,可以简单拆卸,便于清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开式纱窗装置
本技术涉及门窗建筑
,具体为一种内开式纱窗装置。
技术介绍
纱窗指的是挡住蚊蝇虫的网,主要作用是“防蚊”,纱窗根据安装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固定纱窗、可拆卸纱窗、隐形纱窗等。其中,固定纱窗和可拆卸纱窗均设置在窗扇的外侧,具有拿放窗外物体不够方便的缺陷;为了克服该缺陷,品种繁多的内开式纱窗应运而生,而隐形纱窗作为内开式纱窗中最为流行的一款,具有不占空间、收纳方便、美观实用的优点。隐形纱窗作为现在越来越多用户的选择,在某些方面就显出了不足,比如窗纱的清洗不方便,内开式的开合方式使得密封性没有那么好,防蚊虫的功能就不是特别好。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内开式纱窗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开式纱窗装置,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开式纱窗装置,其结构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外窗架,所述外窗架与纱窗架之间通过铰链连接,所述铰链分布在外窗架与纱窗架的上下端,所述纱窗架与左侧表面设置的把手可拆卸连接,所述把手为带锁把手,所述外窗架与纱窗架的配合面上设置有传动器,所述传动器与外窗架与纱窗架配合面的锁点连接,所述外窗架与纱窗架的内开侧表面设置密封合扣,所述纱窗架与内部设置的第一移动纱窗和第二移动纱窗滑动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移动纱窗和第二移动纱窗表面安装纱网。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纱窗架顶部与底部设置滑槽,所述滑槽与第一移动纱窗和第二移动纱窗配合面上开设滑动凹槽,所述第一移动纱窗和第二移动纱窗与滑槽配合面上设置滑动凸块。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移动纱窗和第二移动纱窗之间设置固定装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密封合扣具体为在外窗架上安装扣眼,在纱窗架上安装扣锁,扣眼与扣锁契合且可拆卸。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外窗架和纱窗架采用金属防锈蚀材质,所述第一移动纱窗和第二移动纱窗采用轻质铝合金材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该新型一种内开式纱窗装置,通过设置的铰链连接外窗架和纱窗架,可以实现纱窗的内开,同时在外窗架和纱窗架上安装密封合扣增加了纱窗的密封性能,在外窗架和纱窗架的配合出设置把手、锁点和传动器,可以轻松扣紧纱窗,在纱窗架内设置的第一移动纱窗和第二移动纱窗可以轻易拆卸清洗,再次安装。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内开式纱窗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内开式纱窗装置的第一移动纱窗移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内开式纱窗装置的滑动凸块和滑动凹槽配合示意图;图中:装置本体-1、外窗架-2、纱窗架-3、把手-4、锁点-5、传动器-6、第一移动纱窗-7、第二移动纱窗-8、密封合扣-9、铰链-10、纱网-11、滑槽-12、滑动凸块-13、滑动凹槽-14。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内开式纱窗装置,其结构包括:装置本体1,所述装置本体1包括外窗架2,所述外窗架2与纱窗架3之间通过铰链10连接,所述铰链10分布在外窗架2与纱窗架3的上下端,所述纱窗架3与左侧表面设置的把手4可拆卸连接,所述把手4为带锁把手,所述外窗架2与纱窗架3的配合面上设置有传动器6,所述传动器6与外窗架2与纱窗架3配合面的锁点5连接,所述外窗架2与纱窗架3的内开侧表面设置密封合扣9,所述纱窗架3与内部设置的第一移动纱窗7和第二移动纱窗8滑动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移动纱窗7和第二移动纱窗8表面安装纱网11。请参阅图3,所述纱窗架3顶部与底部设置滑槽12,所述滑槽12与第一移动纱窗7和第二移动纱窗8配合面上开设滑动凹槽14,所述第一移动纱窗7和第二移动纱窗8与滑槽12配合面上设置滑动凸块13,实现窗纱的轻易拆卸与安装。请参阅图2,所述第一移动纱窗7和第二移动纱窗8之间设置固定装置,实现第一移动纱窗和第二移动纱窗之间的固定,防止蚊虫飞进。请参阅图1,所述密封合扣9具体为在外窗架2上安装扣眼,在纱窗架3上安装扣锁,扣眼与扣锁契合且可拆卸,增加外窗架与纱窗架之间的密封性,防止蚊虫飞进。请参阅图2,所述外窗架2和纱窗架3采用金属防锈蚀材质,所述第一移动纱窗7和第二移动纱窗8采用轻质铝合金材质,增加装置的使用寿命。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内开式纱窗装置,外窗架2和纱窗架3之间依靠铰链10固定,铰链10可以帮助纱窗架3实现内开,同时在外窗架2和纱窗架3的配合面上设置把手4、锁点5和传动器6,由于把手4为带锁把手,当外窗架2和纱窗架3合上时,锁点5和传动器6接触,传动器6发送信号至把手4,把手上锁,增加纱窗的安全性,在纱窗架3内部设置的第一移动纱窗7和第二移动纱窗8通过滑槽12实现滑动,而由于其安装方式为滑动凸块13和滑动凹槽14之间的配合安装,使得第一移动纱窗7和第二移动纱窗8可以轻易实现拆卸,在第一移动纱窗7和第二移动纱窗8上设置固定装置,增加安全性能以及密封性。本技术的,装置本体-1、外窗架-2、纱窗架-3、把手-4、锁点-5、传动器-6、第一移动纱窗-7、第二移动纱窗-8、密封合扣-9、铰链-10、纱网-11、滑槽-12、滑动凸块-13、滑动凹槽-14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技术通过设置的铰链连接的外窗架与纱窗架,可以实现纱窗的内开,同时在纱窗架内设置第一移动纱窗和第二移动纱窗,可以简单拆卸,便于清洗。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开式纱窗装置,其结构包括: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包括外窗架(2),所述外窗架(2)与纱窗架(3)之间通过铰链(10)连接,所述铰链(10)分布在外窗架(2)与纱窗架(3)的上下端,所述纱窗架(3)与左侧表面设置的把手(4)可拆卸连接,所述把手(4)为带锁把手,所述外窗架(2)与纱窗架(3)的配合面上设置有传动器(6),所述传动器(6)与外窗架(2)与纱窗架(3)配合面的锁点(5)连接,所述外窗架(2)与纱窗架(3)的内开侧表面设置密封合扣(9),所述纱窗架(3)与内部设置的第一移动纱窗(7)和第二移动纱窗(8)滑动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移动纱窗(7)和第二移动纱窗(8)表面安装纱网(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开式纱窗装置,其结构包括: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包括外窗架(2),所述外窗架(2)与纱窗架(3)之间通过铰链(10)连接,所述铰链(10)分布在外窗架(2)与纱窗架(3)的上下端,所述纱窗架(3)与左侧表面设置的把手(4)可拆卸连接,所述把手(4)为带锁把手,所述外窗架(2)与纱窗架(3)的配合面上设置有传动器(6),所述传动器(6)与外窗架(2)与纱窗架(3)配合面的锁点(5)连接,所述外窗架(2)与纱窗架(3)的内开侧表面设置密封合扣(9),所述纱窗架(3)与内部设置的第一移动纱窗(7)和第二移动纱窗(8)滑动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移动纱窗(7)和第二移动纱窗(8)表面安装纱网(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开式纱窗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雨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盛亿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