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廊式地下停车系统用升降平台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84866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0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廊式地下停车系统用升降平台,包括箱涵,所述箱涵通过分隔板分割为管廊层和行驶停放层,所述行驶停放层内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通过传动机构传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之间设有停车架,所述停车架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分别与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杆上固定套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行驶停放层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上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转动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将地下管廊与停车系统相结合的方式,从而达到缓解城市停车难,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廊式地下停车系统用升降平台
本技术涉及车辆存放
,尤其涉及一种管廊式地下停车系统用升降平台。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在百姓生活中的普及机动车辆数量增多,机动车停车难问题开始显现出来。在很多城市的行政单位、商务办公场所、型公共场所要么没有停车场,要么就是车位始终不够用。由于主城区空间资源有限,为减少地下结构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城市地下管廊主要建设在城市道路之下,且建设深度一般集中在0~15m的范围内,属于浅埋地下结构;随着智能化停车系统在平层地下室的使用日益成熟,城市中心地带土地日益紧张,受原城建规划的限制,为解决地面单侧、地面平面停车占用大量城市稀缺的绿地资源及交通安全隐患,如将地面单侧、地面平面平移至浅层地表空间下,与成熟的地下空间施工工艺及自动化的泊车系统相结合,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城市市政道路规划、扩建、改建中,还可以结合城市市政综合管网一起开发制定,使两者更好结合利用地下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管廊式地下停车系统用升降平台。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廊式地下停车系统用升降平台,包括箱涵,所述箱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廊式地下停车系统用升降平台,包括箱涵(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涵(1)通过分隔板(2)分割为管廊层(3)和行驶停放层(4),所述行驶停放层(4)内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9)和第二螺杆(10),所述第一螺杆(9)和第二螺杆(10)通过传动机构(13)传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螺杆(9)和第二螺杆(10)之间设有停车架(12),所述停车架(1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4),两个所述滑块(14)分别与第一螺杆(9)和第二螺杆(10)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杆(9)上固定套接有第一锥齿轮(18),所述行驶停放层(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杆(16),所述安装杆(16)上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廊式地下停车系统用升降平台,包括箱涵(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涵(1)通过分隔板(2)分割为管廊层(3)和行驶停放层(4),所述行驶停放层(4)内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9)和第二螺杆(10),所述第一螺杆(9)和第二螺杆(10)通过传动机构(13)传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螺杆(9)和第二螺杆(10)之间设有停车架(12),所述停车架(1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4),两个所述滑块(14)分别与第一螺杆(9)和第二螺杆(10)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杆(9)上固定套接有第一锥齿轮(18),所述行驶停放层(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杆(16),所述安装杆(16)上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15),所述伺服电机(15)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转动杆(19),所述转动杆(19)的一端贯穿安装杆(16)并固定套接有第二锥齿轮(17),所述第一锥齿轮(18)和第二锥齿轮(17)啮合连接,所述分隔板(2)上方设有衔接板(7),所述衔接板(7)通过多个倾斜设置的连接杆(8)与分隔板(2)固定连接,所述衔接板(7)的上方设有环形车辆放置层(5),所述环形车辆放置层(5)通过多个第一支撑柱(6)与衔接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红军周学强唐寅桂王广林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西南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