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围护保温用异形岩棉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4792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0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岩棉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建筑围护保温用异形岩棉板,包括上、下两块薄金属板以及连接在两块薄金属板之间的岩棉芯板,两块薄金属板的左端均向内侧折弯形成左卡接部,两块薄金属板的右端均向内侧折弯形成可与左卡接部相扣合的右卡接部,左卡接部包括第一接头、第二接头,上薄金属板左端向内侧折弯形成第一接头,下薄金属板左端向内侧折弯形成第二接头,第一接头位于第二接头左侧,右卡接部包括第三接头、第四接头,上薄金属板右端向内侧折弯形成第三接头,下薄金属板右端向内侧折弯形成第四接头,第三接头位于第四接头左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简单,采用卡接的方式,安装方便,岩棉芯板连续不间断,形成隔热断桥,隔热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围护保温用异形岩棉板
本技术涉及岩棉板
,特别涉及一种建筑围护保温用异形岩棉板。
技术介绍
岩棉板作为一种具有防火阻燃、保温、隔音、抗压等众多性能的新型建筑材料受到了广大用户的欢迎。现有的岩棉板通常包括两块薄钢板以及连接在两块薄钢板之间的岩棉芯板,两块薄钢板上端均设有一个上凸的上搭接部,两块薄钢板下端均设有一个上凹的且与上搭接部相配合的下搭接部。如中国技术专利CN201520134866.1,公开了一种岩棉板,包括两块薄钢板以及连接在两块薄钢板之间的岩棉芯板,两块薄钢板上端均折弯形成上搭接部,两块薄钢板下端均折弯形成可与上搭接部扣合的下搭接部,其中,两个上搭接部的外侧均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有一根支撑板,两个上搭接部的外侧下端均向外折弯形成第一台阶,两块支撑板的下端均向外折弯并顶在相应的第一台阶上,两个上搭接部的内侧下端均向内折弯形成横板,两个横板之间连接有一块平板。上述结构的岩棉板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由于采用上搭接部与下搭接部扣合的方式,相邻两块岩棉板的连接处缺少岩棉,形成岩棉断层,会丧失一定保温效果,常用岩棉板宽度为600mm,在用作建筑围护保温层使用时,每间隔600mm就要设置一块岩棉板,因此,每隔600mm就存在一个岩棉断层,采用此种结构的岩棉板在安装后,由于存在大量岩棉断层,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保温效果的缺失,且上述岩棉板的结构设计复杂,制造成本高,安装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及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保温效果好,安装方便的建筑围护保温用异形岩棉板。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建筑围护保温用异形岩棉板,包括上、下两块薄金属板以及连接在两块薄金属板之间的岩棉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块薄金属板的左端均向内侧折弯形成左卡接部,所述两块薄金属板的右端均向内侧折弯形成可与左卡接部相扣合的右卡接部。进一步地,所述左卡接部包括第一接头、第二接头,所述上薄金属板左端向内侧折弯形成第一接头,所述下薄金属板左端向内侧折弯形成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位于第二接头左侧。进一步地,所述右卡接部包括第三接头、第四接头,所述上薄金属板右端向内侧折弯形成第三接头,所述下薄金属板右端向内侧折弯形成第四接头,所述第三接头位于第四接头左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头与第三接头相扣,所述第二接头与第四接头相扣。通过以上设置,岩棉板之间收尾相接,通过薄金属板折弯相互卡接,岩棉芯板连续不间断,形成隔热断桥,有助于提升隔热效果。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接头向内侧折弯并向右侧延伸形成凹口,凹口的设计便于岩棉板之间安装,第三接头向右侧延伸有助于加长隔热间距,延长隔热断桥的长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建筑围护保温用异形岩棉板,结构设计简单,采用卡接的方式,安装方便,岩棉芯板连续不间断,形成隔热断桥,隔热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岩棉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两块岩棉板卡接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1、上薄金属板,11、第一接头,12、第三接头,2、下薄金属板,21、第二接头,22、第四接头,3、岩棉芯板,4、凹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进一步阐明本技术的优点及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凸出贡献,可以理解的,下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技术较佳实施方案的详细说明,不应该解释为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任何限制。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请求保护的
技术实现思路
,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如图1所示,建筑围护保温用异形岩棉板,包括上薄金属板(1)、下薄金属板(2)以及连接在两块薄金属板之间的岩棉芯板(3),上薄金属板(1)左端向内侧折弯形成第一接头(11),下薄金属板(2)左端向内侧折弯形成第二接头(21),第一接头(11)位于第二接头(21)左侧,上薄金属板(1)右端向内侧折弯形成第三接头(12),下薄金属板(2)右端向内侧折弯形成第四接头(22),第三接头(12)位于第四接头(22)左侧。如图2所示,安装时,第一接头(11)与第三接头(12)相扣,第二接头(21)与第四接头(22)相扣,通过以上设置,岩棉板之间收尾相接,通过薄金属板折弯相互卡接,岩棉芯板连续不间断,形成隔热断桥,有助于提升隔热效果。进一步地,第三接头(12)向内侧折弯并向右侧延伸形成凹口(4),凹口(4)的设计便于岩棉板之间安装,第三接头(1)向右侧延伸有助于加长隔热间距,延长隔热断桥的长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建筑围护保温用异形岩棉板,包括上、下两块薄金属板以及连接在两块薄金属板之间的岩棉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块薄金属板的左端均向内侧折弯形成左卡接部,所述两块薄金属板的右端均向内侧折弯形成可与左卡接部相扣合的右卡接部,所述左卡接部包括第一接头、第二接头,所述上薄金属板左端向内侧折弯形成第一接头,所述下薄金属板左端向内侧折弯形成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位于第二接头左侧,所述右卡接部包括第三接头、第四接头,所述上薄金属板右端向内侧折弯形成第三接头,所述下薄金属板右端向内侧折弯形成第四接头,所述第三接头位于第四接头左侧。

【技术特征摘要】
1.建筑围护保温用异形岩棉板,包括上、下两块薄金属板以及连接在两块薄金属板之间的岩棉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块薄金属板的左端均向内侧折弯形成左卡接部,所述两块薄金属板的右端均向内侧折弯形成可与左卡接部相扣合的右卡接部,所述左卡接部包括第一接头、第二接头,所述上薄金属板左端向内侧折弯形成第一接头,所述下薄金属板左端向内侧折弯形成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位于第二接头左侧,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何迪欢朱鸣航李铮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轩鸣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