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调节色温亮度的检测光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4653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1 2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调节色温亮度的检测光源,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散热板,于散热板上设有LED组发光板,于散热板周边上设有侧板,于侧板上部设有环形盖板,于环形盖板上固定有漫射板;于侧板一侧设有色温、亮度采集芯片电路板,于色温、亮度采集芯片电路板前部设有减光片,色温、亮度采集芯片电路板后部设有安装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增加亮度、色温采集电路,实时计算光源当前亮度,色温数据,采用高色温灯珠和低色温灯珠交错设置的发光板,并通过特定算法动态调节各路灯珠功率,使得用户能够快速的获取设定的亮度以及色温的光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调节色温亮度的检测光源
本技术涉及检测光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调节色温亮度的检测光源。
技术介绍
传统的光源只能依靠控制器设定亮度级别,无法准确设定光源当前的照度。传统的色温可调光源,只是用高低色温的两种灯珠手动调节不同功率实现色温可调,无法准确设定所需色温。传统光源使用一段时候后会出现光衰,控制器设定同样级别的亮度,使用久了以后需要重新校准需要的亮度,无法设定固定的一个亮度或者色温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快速调节色温亮度的检测光源,解决现有光源无法设定固定亮度值及色温值的问题。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速调节色温亮度的检测光源,其包括散热板,于散热板上设有LED组发光板,于散热板周边上设有侧板,于侧板上部设有环形盖板,于环形盖板上固定有漫射板;于侧板一侧设有色温、亮度采集芯片电路板,于色温、亮度采集芯片电路板前部设有减光片,色温、亮度采集芯片电路板后部设有安装座。所述中央控制电路包括中央控制芯片U11和电容C41,其中,所述中央控制芯片U11的第7脚连接电容C41一端,电容C41另一端、中央控制芯片U11的第8脚、中央控制芯片U11的第23脚、中央控制芯片U11的第35脚、中央控制芯片U11的第44脚及中央控制芯片U11的第47脚接地;所述中央控制芯片U11的第9脚、中央控制芯片U11的第24脚、中央控制芯片U11的第36脚及中央控制芯片U11的第48脚均接3.3V电源。所述调节色温亮度计算处理电路包括处理芯片U9,电阻R30,电阻R32,电阻R33,电阻R34,其中所述处理芯片U9第1脚连接电阻R30一端,处理芯片U9第6脚连接电阻R34一端,处理芯片U9第7脚连接电阻R33一端,处理芯片U9第8脚连接电阻R32一端,电阻R30另一端、处理芯片U9第15脚接地,处理芯片U9第5脚、电阻R32另一端、电阻R33另一端、电阻R34另一端及处理芯片U9第16脚接3.3V电源。所述LED恒流驱动电路包括LED恒流驱动芯片U1,电容C1,电容C3,电容C3,二极管D1,电感L1,电容C5,电容C6,电阻R3,电阻R4,MOS管Q1,电阻R1,电阻R2,电容C2,插件P1,与非门U3,滑动变阻器VR1,电阻R9,运算放大器U4,电容C8,电容C13,电容C14,电容C15,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10;其中,所述LED恒流驱动芯片U1的第4脚连接电容C4一端,LED恒流驱动芯片U1的第3脚与二极管负极、电感L1一端相连接,电感L1另一端与电容C5正极、电容C6一端及插件P1第1脚相连接,LED恒流驱动芯片U1的第2脚与电阻R3一端及滑动变阻器VR1一端相连接,电阻R3另一端与电阻R4一端及MOS管Q1的S极相连接,MOS管Q1的D极连接插件P1的第二脚,MOS管Q1的G极与电阻R1一端及电阻R2一端相连接,电阻R1另一端连接与非门U3的第4脚,与非门U3的第1、2脚连接中央控制电路,滑动变阻器VR1另一端连接电阻R9一端,电阻R9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4第1脚、第2脚相连接,运算放大器U4第3脚与电容C15一端及电阻R7一端相连接,电阻R7另一端与电阻R6一端及电容C14另一端相连接,电阻R6另一端与电容C13一端、电阻R10一端及电阻R5一端相连接,电阻R5另一端连接中央控制电路;所述电容C1一端、电容C3一端,电容C4另一端和LED恒流驱动芯片U1的第5脚连接24.5V电源,与非门U3的第5脚、电容C2一端、电容C8一端及运算放大器U4的第8脚接5V电源;电容C1另一端、电容C3另一端、LED恒流驱动芯片U1的第1脚、二极管D1正极、电容C5负极、电容C6另一端、电阻R4另一端、电阻R2另一端、与非门U3的第3脚、电容C2另一端、运算放大器U4的第4脚、电容C8另一端、电容C15另一端、电容C14另一端、电容C13另一端及电阻R10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电源电路包括DC/DC开关稳压器U5,稳压芯片U2,电阻R11,电阻R15,电容C16,电容C17,电容C18,电容C7,电容C19,电容C20,电阻R14,二极管D2,电感L2,电容C9,电容C10,电阻R8,电阻R13,电容C11,电容C12,发光二极管D3,电阻R12,其中,所述DC/DC开关稳压器U5的第4脚连接电容C18一端,电阻R11一端连接电阻R15一端,并连接中央控制电路,DC/DC开关稳压器U5的第5脚与电阻R13一端及电阻R8一端相连接,DC/DC开关稳压器U5的第6脚与电容C19一端及电阻R14一端相连接,电阻R14另一端连接电容C20一端,DC/DC开关稳压器U5的第1脚连接电容C7一端,DC/DC开关稳压器U5的第8脚与电容C7另一端、二极管D2负极、电感L2一端相连接,电阻R11另一端、电容C16一端、电容C17一端及DC/DC开关稳压器U5的第2脚连接24.5V电源;电感L2另一端,电容C9另一端、电容C10另一端、电阻R8另一端及稳压芯片U2的第3脚连接5V电源;稳压芯片U2的第2脚、电容C11一端、电容C12一端及发光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3.3电源;电阻R15另一端、电容C16另一端、电容C17另一端、电容C18另一端、电容C19另一端、电容C20另一端、电容C10另一端、电阻R13另一端、稳压芯片U2第1脚、电容C11另一端、电容C12另一端及电阻R12另一端接地。所述色温、亮度采集电路包括插件P9,二极管CR1,二极管CR2,光电耦合器U12和电阻R39,其中插件P9的第1脚连接二极管CR1一端,二极管CR1另一端连接二极管CR2一端,二极管CR2另一端连接光电耦合器U12的第1脚,光电耦合器U12的第2脚连接插件P9第2脚,光电耦合器U12的第3脚接地,光电耦合器U12的第4脚与电阻R39一端连接,并连接中央控制电路,电阻R39另一端连接3.3V电源。所述串口通讯电路为TTL转RS232电路。一种检测光源快速调节色温亮度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设置光源,该光源内设有LED组发光板,该LED组发光板由多个高色温灯珠和多个低色温灯珠交错排列组成;(2)设置控制电路板,该控制电路板上集成中央控制电路,调节色温亮度计算处理电路,双LED恒流驱动电路,色温、亮度采集电路,电源电路和串口通讯电路;(3)于所述调节色温亮度计算处理电路内嵌入亮度及色温快速调节算法;(4)通电开始工作,设定所需要的亮度值和色温值,LED组发光板发光;(5)亮度值的快速调节:中央控制电路控制输出电流逐渐增大,且增大幅度为1mA,色温、亮度采集电路对每增加1mA的亮度值进行采集,调节色温亮度计算处理电路首先根据电流输出变化对亮度值的影响系数,计算当前电流对亮度值影响系数La的公式为:La=Ln+1-Ln式中:n为当前电流值,n+1为当前电流增加1mA后的值,Ln+1为当前电流增加1mA后的亮度值,Ln为当前电流的亮度值;再根据计算出的当前电流对亮度值影响系数,以及当前亮度值和预设亮度值,计算出需要调整的电流值I,该亮度值I的计算公式为:式中:Lset为预设亮度值,L为当前亮度值,La为当前电流对亮度值影响系数;从而实现快速的调整输出电流,进而快速达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调节色温亮度的检测光源,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散热板,于散热板上设有LED组发光板,于散热板周边上设有侧板,于侧板上部设有环形盖板,于环形盖板上固定有漫射板;于侧板一侧设有色温、亮度采集芯片电路板,于色温、亮度采集芯片电路板前部设有减光片,色温、亮度采集芯片电路板后部设有安装座;所述色温、亮度采集芯片电路板上集成有中央控制电路,调节色温亮度计算处理电路,双LED恒流驱动电路,色温、亮度采集电路,电源电路和串口通讯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调节色温亮度的检测光源,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散热板,于散热板上设有LED组发光板,于散热板周边上设有侧板,于侧板上部设有环形盖板,于环形盖板上固定有漫射板;于侧板一侧设有色温、亮度采集芯片电路板,于色温、亮度采集芯片电路板前部设有减光片,色温、亮度采集芯片电路板后部设有安装座;所述色温、亮度采集芯片电路板上集成有中央控制电路,调节色温亮度计算处理电路,双LED恒流驱动电路,色温、亮度采集电路,电源电路和串口通讯电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调节色温亮度的检测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控制电路包括中央控制芯片U11和电容C41,其中,所述中央控制芯片U11的第7脚连接电容C41一端,电容C41另一端、中央控制芯片U11的第8脚、中央控制芯片U11的第23脚、中央控制芯片U11的第35脚、中央控制芯片U11的第44脚及中央控制芯片U11的第47脚接地;所述中央控制芯片U11的第9脚、中央控制芯片U11的第24脚、中央控制芯片U11的第36脚及中央控制芯片U11的第48脚均接3.3V电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调节色温亮度的检测光源,其特征在于,调节色温亮度计算处理电路包括处理芯片U9,电阻R30,电阻R32,电阻R33,电阻R34,其中所述处理芯片U9第1脚连接电阻R30一端,处理芯片U9第6脚连接电阻R34一端,处理芯片U9第7脚连接电阻R33一端,处理芯片U9第8脚连接电阻R32一端,电阻R30另一端、处理芯片U9第15脚接地,处理芯片U9第5脚、电阻R32另一端、电阻R33另一端、电阻R34另一端及处理芯片U9第16脚接3.3V电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调节色温亮度的检测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LED恒流驱动电路包括LED恒流驱动芯片U1,电容C1,电容C3,电容C3,二极管D1,电感L1,电容C5,电容C6,电阻R3,电阻R4,MOS管Q1,电阻R1,电阻R2,电容C2,插件P1,与非门U3,滑动变阻器VR1,电阻R9,运算放大器U4,电容C8,电容C13,电容C14,电容C15,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10;其中,所述LED恒流驱动芯片U1的第4脚连接电容C4一端,LED恒流驱动芯片U1的第3脚与二极管负极、电感L1一端相连接,电感L1另一端与电容C5正极、电容C6一端及插件P1第1脚相连接,LED恒流驱动芯片U1的第2脚与电阻R3一端及滑动变阻器VR1一端相连接,电阻R3另一端与电阻R4一端及MOS管Q1的S极相连接,MOS管Q1的D极连接插件P1的第二脚,MOS管Q1的G极与电阻R1一端及电阻R2一端相连接,电阻R1另一端连接与非门U3的第4脚,与非门U3的第1、2脚连接中央控制电路,滑动变阻器VR1另一端连接电阻R9一端,电阻R9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4第1脚、第2脚相连接,运算放大器U4第3脚与电容C15一端及电阻R7一端相连接,电阻R7另一端与电阻R6一端及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锦锋舒煜华欧仁俊冯文灿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越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