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电解水过程的新型高低压补液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84626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1 2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电解水过程的新型高低压补液系统,包括高压储罐及管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低压储罐、进液阀、出气阀、罐间阀、补液阀及液面传感器,所述的低压储罐设置在高压储罐的正上方,在所述低压储罐的顶部设置有进液口,在进液口处通过管道安装有进液阀,在低压储罐的上端一侧设置有排气口,在排气口处通过管道安装有出气阀,在低压储罐的另一侧设置有与高压储罐上端一侧连接的管道,在管道上设置有罐间阀,在所述低压储罐的底部与高压储罐的顶部之间通过管道设置有补液阀,在所述高压储罐的内部设置有液面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科学合理,具有节能降耗、节约成本、安全可靠、提高工作效率、易于实现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电解水过程的新型高低压补液系统
本技术属于电解水设备领域,涉及一种补液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电解水过程的新型高低压补液系统。
技术介绍
电解水产氢、产氧的过程会将高压储罐中的液体大量消耗,为了保证整个电解过程的连续和高效,需要不断对高压罐中的液体进行补充。现有的工艺方式通常是使用高压泵直接将液体注入高压罐中,进行补充。然而此种方法由于高压罐中较高的压强,需要功率很高的压力泵才能实现,而高功率的压力泵在工作时会消耗大量的电能,极大的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此外,由于高压泵对液体的强力输送,会导致储罐中气压不稳定,有一定的泄露甚至爆炸风险,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因而,寻找一种安全,低能耗的补液系统对于电解水全过程的工业化应用至关重要。通过对公开专利文献的检索,并未发现与本专利申请相同的公开专利文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科学合理,节能降耗、节约成本、安全可靠、易于实现的应用于电解水过程的新型高低压补液系统。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应用于电解水过程的新型高低压补液系统,包括高压储罐及管道,在所述高压储罐的中下部一侧设置有高压进液口,在该高压进液口处连接有管道,在所述高压储罐的底部设置有排液口,通过高压进液口直接向高压储罐内进行液体供给的形式为一个液体自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低压储罐、进液阀、出气阀、罐间阀、补液阀及液面传感器,所述的低压储罐设置在高压储罐的正上方,在所述低压储罐的顶部设置有进液口,在进液口处通过管道安装有进液阀,在低压储罐的上端一侧设置有排气口,在排气口处通过管道安装有出气阀,在低压储罐的另一侧设置有与高压储罐上端一侧连接的管道,在管道上设置有罐间阀,在所述低压储罐的底部与高压储罐的顶部之间通过管道设置有补液阀,在所述高压储罐的内部设置有液面传感器。而且,所述的进液阀、出气阀、罐间阀及补液阀均为电动阀。当高压储罐内的液面低于临界值时,罐间阀、补液阀自动打开,使低压储罐与高压储罐具有同样压强,而低压储罐中的液体由于重力作用,对高压储罐实现自动补给。当高压储罐液面高于一定值后,罐间阀、补液阀自动关闭,完成补液过程。该新型高低压补液系统上方低压储罐在补液后同样可实现自动补给。当罐间阀、补液阀关闭且低压储罐液面低于一定临界值时,低压储罐上方的进液阀、出气阀自动打开,液体从进液阀处的管道进入低压储罐,低压储罐内部通过出气阀与外界连通,保持内外压强一致,从而实现顺利补液。本技术在实际应用时,高压储罐的液体自供给系统始终保持流通,只有当高压储罐内部压力过大,无法实现内部循环时,才会启动电磁阀开关,触发自低压储罐向高压储罐的自动补液过程。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1、本应用于电解水过程的新型高低压补液系统,无需高压泵,可利用液体自身的重力实现电解水全过程的自动补液,更加高效、节能。2、本应用于电解水过程的新型高低压补液系统,采用电动阀与液面传感器的配合,实现电解水过程液体的自动补给,节省人力成本,操作更为简便,提高工作效率。3、本应用于电解水过程的新型高低压补液系统,内部压强均匀,无突变现象,保证储罐受力均匀,减少安全风险,使整个系统更加可靠、稳定。4、本技术设计科学合理,具有节能降耗、节约成本、安全可靠、提高工作效率、易于实现的优点,是一种具有较高创新性的应用于电解水过程的新型高低压补液系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进液阀、2-出气阀、3-进液口、4-低压储罐、5-罐间阀、6-高压储罐、7-排液口、8-高压进液口、9-补液阀、10-排气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一种应用于电解水过程的新型高低压补液系统,包括高压储罐6及管道,在所述高压储罐的中下部一侧设置有高压进液口8,在该高压进液口处连接有管道,在所述高压储罐的底部设置有排液口7,通过高压进液口直接向高压储罐内进行液体供给的形式为一个液体自供给系统,其创新之处在于:还包括低压储罐4、进液阀1、出气阀2、罐间阀5、补液阀9及液面传感器(图中未示出),所述的低压储罐设置在高压储罐垂直方向的正上方,在所述低压储罐的顶部设置有进液口3,在进液口处通过管道安装有进液阀,在低压储罐的上端一侧设置有排气口10,在排气口处通过管道安装有出气阀,在低压储罐的另一侧设置有与高压储罐上端一侧连接的管道,在管道上设置有罐间阀,在所述低压储罐的底部与高压储罐的顶部之间通过管道设置有补液阀,在所述高压储罐的内部设置有液面传感器。所述的进液阀、出气阀、罐间阀及补液阀均为电动阀。综合考虑补液系统的成本及可行性,选择直径为2m、容积为8m3的低压储罐及高压储罐,设置液面的临界补液高度为1m,低压储罐在高压储罐上方2m处,各管道直径为20cm,系统中高压储罐内部压力可达10-70MPa。当电解水过程不断消耗高压储罐中的液体,使其液面高度低于1m时,液面传感器会自动识别,使得罐间阀、补液阀自动开启,此时低压储罐的内部压力等于高压储罐的内部压力。低压储罐中液体在重力作用下自动向高压储罐进行补充,当高压储罐液面达到3m高时,液面传感器则会自动触发罐间阀及补液阀关闭。完成一次由低压储罐向高压储罐的补液过程,系统会自动实现从外界向低压储罐的补液过程,此时出气阀打开,进液阀打开,当液面达到临界值时系统内阀门自动关闭,实现完整的高低压补液及准备过程。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低压储罐内部压力为常压,所补充液体为水,其余同实施例1。尽管为说明目的公开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和附图,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及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各种替换、变化和修改都是可能的,因此,本技术的范围不局限于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电解水过程的新型高低压补液系统,包括高压储罐及管道,在所述高压储罐的中下部一侧设置有高压进液口,在该高压进液口处连接有管道,在所述高压储罐的底部设置有排液口,通过高压进液口直接向高压储罐内进行液体供给的形式为一个液体自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低压储罐、进液阀、出气阀、罐间阀、补液阀及液面传感器,所述的低压储罐设置在高压储罐的正上方,在所述低压储罐的顶部设置有进液口,在进液口处通过管道安装有进液阀,在低压储罐的上端一侧设置有排气口,在排气口处通过管道安装有出气阀,在低压储罐的另一侧设置有与高压储罐上端一侧连接的管道,在管道上设置有罐间阀,在所述低压储罐的底部与高压储罐的顶部之间通过管道设置有补液阀,在所述高压储罐的内部设置有液面传感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电解水过程的新型高低压补液系统,包括高压储罐及管道,在所述高压储罐的中下部一侧设置有高压进液口,在该高压进液口处连接有管道,在所述高压储罐的底部设置有排液口,通过高压进液口直接向高压储罐内进行液体供给的形式为一个液体自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低压储罐、进液阀、出气阀、罐间阀、补液阀及液面传感器,所述的低压储罐设置在高压储罐的正上方,在所述低压储罐的顶部设置有进液口,在进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卫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大陆制氢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