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化污水处理和深度净化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845568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1 2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集成化污水处理和深度净化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配水段、序批式移动床生化段、提升段、接触氧化混合反应段和深度生化过滤段;所述序批式移动床生化段包括序批式移动床生化反应器,所述序批式移动床生化反应器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悬浮填料区、第一活性砂填料区、第一填料承托层和第一配水配气层;所述序批式移动床生化反应器还包括曝气部件,所述曝气部件包括曝气引风管线和曝气单元,所述曝气引风管线与所述曝气单元连通,所述曝气单元设于第一活性砂填料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多级“生化处理+过滤”组合系统,充分发挥各段功能基础上强化了组合系统的处理效果,出水水质稳定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成化污水处理和深度净化的系统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集成化污水处理和深度净化的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城镇的快速发展与扩张,城镇化工业化程度加剧,水污染、水安全、水治理日益成为人们密切关注的重点环境问题。水污染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危害难以掩盖,水安全对人类生存产生的影响毋庸置疑,水治理为人类发展提供的渠道不言而喻。传统的污水处理技术流程冗长,系统复杂,操作管理繁琐,制约了工艺的适用性与延续性。因此,我们有必要重视集成化污水处理技术的研发,不断提升污水净化的水平。本技术提供集成化污水处理和深度净化的系统,不仅完成污染物有效去除,还融合流程简化、性能稳定、功能集成、环境友好、节约集约于一体,充分发挥其可操作性、可持续性、可保障性。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集成化污水处理和深度净化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配水段、序批式移动床生化段、提升段、接触氧化混合反应段和深度生化过滤段;所述序批式移动床生化段包括序批式移动床生化反应器,所述序批式移动床生化反应器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悬浮填料区、第一活性砂填料区、第一填料承托层和第一配水配气层;所述序批式移动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化污水处理和深度净化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配水段(2)、序批式移动床生化段(3)、提升段(4)、接触氧化混合反应段(5)和深度生化过滤段(6);所述序批式移动床生化段(3)包括序批式移动床生化反应器,所述序批式移动床生化反应器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悬浮填料区(3d)、第一活性砂填料区(3c)、第一填料承托层(3b)和第一配水配气层(3a);所述序批式移动床生化反应器还包括第一曝气部件(3e),所述第一曝气部件(3e)包括曝气引风管线和曝气单元,所述曝气引风管线与所述曝气单元连通,所述曝气单元设于第一活性砂填料区(3c);所述提升段(4)包括提升部件(4a),所述提升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化污水处理和深度净化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配水段(2)、序批式移动床生化段(3)、提升段(4)、接触氧化混合反应段(5)和深度生化过滤段(6);所述序批式移动床生化段(3)包括序批式移动床生化反应器,所述序批式移动床生化反应器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悬浮填料区(3d)、第一活性砂填料区(3c)、第一填料承托层(3b)和第一配水配气层(3a);所述序批式移动床生化反应器还包括第一曝气部件(3e),所述第一曝气部件(3e)包括曝气引风管线和曝气单元,所述曝气引风管线与所述曝气单元连通,所述曝气单元设于第一活性砂填料区(3c);所述提升段(4)包括提升部件(4a),所述提升部件(4a)包括提升泵及与提升泵固定的提升管线;所述接触氧化混合反应段(5)包括接触氧化混合反应器,所述接触氧化混合反应器包括药剂投加管线(5a)、混合搅拌扩散部件(5b)和扰流隔板部件(5c),所述药剂投加管线(5a)设于接触氧化混合反应器上方,所述混合搅拌扩散部件(5b)设于接触氧化混合反应器的腔体内,所述扰流隔板部件(5c)设于接触氧化混合反应器内;所述深度生化过滤段(6)包括深度生化过滤反应器,所述深度生化过滤反应器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二悬浮填料区(6d)、第二活性砂填料区(6c)、第二填料承托层(6b)和第二配水配气层(6a);所述深度生化过滤反应器还包括第二曝气部件(6e),所述第二曝气部件(6e)包括第二曝气引风管线和第二曝气单元,所述第二曝气引风管线与所述第二曝气单元连通,所述第二曝气单元设于第二活性砂填料区(6c)。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化污水处理和深度净化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种:1)第一悬浮填料区(3d)的悬浮填料为聚乙烯,粒径为20~30mm,壁厚为0.3~0.5mm,长度为9.5~10.5mm,堆积比重为94~98kg/m3、比表面积>500m2/m3;2)第一活性砂填料区(3c)的活性砂的粒径为1~2.5mm;3)序批式移动床生化段(3)填充比为30~50%,4)第二悬浮填料区(6d)的悬浮填料为聚乙烯,粒径为20~30mm,壁厚为0.3~0.5mm,长度为9.5~10.5mm,堆积比重为96±2k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桂新安张广前张易恒陆智纲杨茂东
申请(专利权)人:信开水环境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