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无线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4541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1 2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无线充电器,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电磁发射器、第一夹持件及第二夹持件,所述电磁发射器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形成的密闭空间中,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夹持件相对设于所述第二壳体的两端,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一夹持臂,所述第一夹持臂可相对所述第二壳体沿背离所述第二夹持件的方向移动,所述电磁发射器包括:电路板、隔磁板以及线圈,所述隔磁板位于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线圈之间,所述线圈的中心至所述第一夹持臂的距离小于所述电路板的中心至所述第一夹持臂的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载无线充电器具有容易对位,充电效率高及操作简单方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无线充电器
本技术涉及无线充电
,尤其涉及一种车载无线充电器。
技术介绍
无线充电技术为近年来兴起的一项技术,采用无线充电技术的车载无线充电器与用电装置之间以磁场传送能量,而不用通过电源线进行连接,充电器及用电装置无导电接点外露,具有安全性能好、使用简单方便等特点。对比文件1(CN202949238U)公开一种车用车载无线充电器,包括:充电底座1、车载无线充电器、固定装置、电源连接线。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夹臂201与第二夹臂202,第一夹臂201与第二夹臂202均设置有弹性海绵,通过该第一夹臂501与第二夹臂502的伸缩,可扩大和缩小两个夹臂之间的距离,可以夹持手机,为更多的手机充电。操作者在夹持手机时需要双手操作才能将手机夹持住充电。这在驾驶汽车需要对手机进行无线充电时一只手需要握持方向盘的情况下操作非常不便。此外,当将宽度不同的手机放入第一夹臂201与第二夹臂202之间时,车载无线充电器内的线圈与手机内的线圈偏离较大,不容易对位,导致充电效率低。对比文件2(CN204316144U)公开一种车载手机无线充电装置,其主要设有矩形容纳腔,其矩形容纳腔实为滑槽,手机滑入固定,然而这种方式限制了手机大小尺寸,同时这种滑入固定难以牢固地夹持手机。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操作简便,夹持牢固及充电效率高的车载无线充电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载无线充电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将手机等电子设备固定到车载无线充电器上充电时不容易对位及充电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载无线充电器,其中,所述车载无线充电器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电磁发射器、第一夹持件及第二夹持件,所述电磁发射器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形成的密闭空间中,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夹持件相对设于所述第二壳体的两端,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一夹持臂,所述第一夹持臂可相对所述第二壳体沿背离所述第二夹持件的方向移动,所述电磁发射器包括:电路板、隔磁板以及线圈,所述隔磁板位于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线圈之间,所述线圈的中心至所述第一夹持臂的距离小于所述电路板的中心至所述第一夹持臂的距离。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夹持臂连接的滑动件,所述滑动件通过一弹性件连接所述第二夹持件。优选地,所述滑动件包括:并行设置的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滑杆与所述第二滑杆之间用于与所述弹性件连接的卡扣。优选地,所述隔磁板的中心至所述第一夹持臂的距离等于所述线圈的中心至所述第一夹持臂的距离。优选地,所述第二夹持件设有与所述第一夹持臂相对的第二夹持臂,所述第二夹持臂设有提示充电转态的提示部。优选地,所述提示部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夹持臂内的导光柱,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光源,所述导光柱引导所述光源的光在所述第二夹持臂顶部显示。优选地,所述车载无线充电器包括伸开状态和缩回状态,在伸开状态时,所述第一夹持臂与所述第二夹持臂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在缩回状态时,所述第一夹持臂与所述第二夹持臂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所述线圈的中心至所述第一夹持臂的距离小于所述线圈的中心至所述第二夹持臂的距离。优选地,所述无线充电器还包括:转角反馈件,所述转角反馈件用于使所述无线充电器旋转预定角度,并反馈已旋转至所述预定角度的信息。优选地,所述转角反馈件包括:第一反馈部件、位于所述第一反馈部件中心位置的旋转轴孔、环绕所述旋转轴孔设置的弹性连接臂、设于所述弹性连接臂上的数个彼此间隔预设距离的反馈凸起、第二反馈部件、设于所述第二反馈部件上与所述旋转轴孔配合的旋转轴,以及与所述弹性连接臂相适配的反馈凹槽。优选地,所述反馈凹槽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反馈凹槽等间距设置并围成环形。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可相对第二夹持件移动的第一夹持件,以及本技术提供的车载无线充电器的所述线圈的中心至所述第一夹持臂的距离小于所述电路板的中心至所述第一夹持臂的距离,当将宽度不同的手机放在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夹持件时,所述车载无线充电器的所述线圈的中心与手机等充电设备的线圈的中心距离较近或者相互重合,因而容易对位,充电效率高;此外,通过设置可相对第二夹持件移动的第一夹持件,且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一夹持臂和滑动件,滑动件通过一弹性件连接所述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使得安装电子设备到车载无线充电器上充电和充电后取下都变得简单容易,单手即可实现操作,对于驾驶汽车等无线充电场景,当需要安装或者取下电子设备时只需使用一只手即可实现,操作尤为简单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车载无线充电器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2是本技术车载无线充电器优选实施例的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车载无线充电器的电磁发射器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车载无线充电器优选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的分解图。图5是本技术车载无线充电器优选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的分解图。图6是本技术车载无线充电器的第一反馈部件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车载无线充电器的第二反馈部件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不冲突,本技术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请参见图1至图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载无线充电器,该车载无线充电器可以便携式移动放置,也可以可拆卸地安装到汽车等载体上,为电子设备提供无线充电。该车载无线充电器包括:第一壳体10、电磁发射器20、第一夹持件30、第二夹持件40、限位固定件50、转角反馈件及第二壳体70,所述电磁发射器70设于所述第一壳体10与所述第二壳体70形成的密闭空间中。所述第二夹持件40固定在第二壳体70的一端,所述第一夹持件30相对所述第二夹持件40设于所述第二壳体70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夹持件30和第二夹持件40用于夹持所述电子设备,以使所述电子设备能够稳定可靠地充电。所述第一壳体10包括第一卡扣件11、第一固定孔12、防滑垫圈凹槽13、防滑垫圈14、第一夹持件避让槽15、过渡匹配面16、第二夹持件避让槽17、第二夹持臂固定螺柱18。所述第一壳体10插设在所述第二壳体70内,并位于所述第二壳体70的一端。所述第一卡扣件11设置有连接孔111,所述第一卡扣件11通过所述连接孔111与所述第二壳体70扣接相连,因而便于装配。所述防滑垫圈凹槽13位于所述第一壳体10背向所述电磁发射器70的一侧,所述第一固定孔12位于所述防滑垫圈凹槽13的底壁。所述第一壳体10还通过插设在所述第一固定孔12内的螺钉与所述第二壳体70相连,因而可增加所述第一壳体10与所述第二壳体70连接的可靠性。所述防滑垫圈14插设在所述防滑垫圈凹槽13内并盖设在所述第一固定孔12上,充电时所述电子设备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0上,所述防滑垫圈14与所述电子设备相接触,增加了所述防滑垫圈14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摩擦力,因而较好地避免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一壳体10上滑落。其中,所述防滑垫圈14可以是硅胶圈或者橡胶圈等,其材料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所述第一夹持件避让槽15与第二夹持件避让槽17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壳体10位置相对的两端,所述过渡匹配面16位于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无线充电器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电磁发射器、第一夹持件及第二夹持件,所述电磁发射器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形成的密闭空间中,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夹持件相对设于所述第二壳体的两端,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一夹持臂,所述第一夹持臂可相对所述第二壳体沿背离所述第二夹持件的方向移动,所述电磁发射器包括:电路板、隔磁板以及线圈,所述隔磁板位于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线圈之间,所述线圈的中心至所述第一夹持臂的距离小于所述电路板的中心至所述第一夹持臂的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无线充电器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电磁发射器、第一夹持件及第二夹持件,所述电磁发射器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形成的密闭空间中,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夹持件相对设于所述第二壳体的两端,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一夹持臂,所述第一夹持臂可相对所述第二壳体沿背离所述第二夹持件的方向移动,所述电磁发射器包括:电路板、隔磁板以及线圈,所述隔磁板位于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线圈之间,所述线圈的中心至所述第一夹持臂的距离小于所述电路板的中心至所述第一夹持臂的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夹持臂连接的滑动件,所述滑动件通过一弹性件连接所述第二夹持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包括:并行设置的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滑杆与所述第二滑杆之间用于与所述弹性件连接的卡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磁板的中心至所述第一夹持臂的距离等于所述线圈的中心至所述第一夹持臂的距离。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件设有与所述第一夹持臂相对的第二夹持臂,所述第二夹持臂设有提示充电转态的提示部。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富军张志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九五互联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