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智能接地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4456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1 2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多功能智能接地线装置,属于多功能智能接地线装置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具备无线通信功能,智能化识别和使用的多功能智能接地线装置;解决该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绝缘杆和操作杆,所述绝缘杆为空心管材部件,绝缘杆的顶部设置有一段内螺纹,内螺纹的底部设置有绝缘杆触点,绝缘杆触点通过导线与中央控制器相连;中央控制器设置在绝缘杆的内部,中央控制器的下侧设置有无线通信模块;绝缘杆的底部设置有手指静脉识别器和键盘,绝缘杆底部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报警扩音器和指示灯;中央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与无线通信模块、手指静脉识别器、键盘、报警扩音器、指示灯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于接地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智能接地线装置
本技术一种多功能智能接地线装置,属于多功能智能接地线装置

技术介绍
电力系统的安装检修及维护过程中,在已停电的设备和线路上可能由于意外事故出现电压,此时可以使用接地线来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与进步,电网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对接地线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接地线设备的轻便化、智能化成为趋势,电工携带的接地线要求结构更简单,功能更丰富,另一方面要求在电工器材的使用上更加智能,更方便监控与管理,而这些需求都是目前接地线装置所不具备的,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具备无线通信功能,智能化识别和使用的多功能智能接地线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智能接地线装置,包括绝缘杆和操作杆,所述绝缘杆为空心管材部件,所述绝缘杆的顶部设置有一段内螺纹,所述内螺纹的底部设置有绝缘杆触点,所述绝缘杆触点通过导线与中央控制器相连;所述中央控制器设置在绝缘杆的内部,所述中央控制器的下侧设置有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绝缘杆的底部设置有手指静脉识别器和键盘,所述绝缘杆底部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报警扩音器和指示灯;所述中央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与无线通信模块、手指静脉识别器、键盘、报警扩音器、指示灯相连;所述无线通信模块通过无线网络与监控计算机无线连接;所述操作杆为实心柱体金属部件,所述操作杆的外径尺寸与绝缘杆的内径尺寸相适应,所述操作杆底部的侧壁上设置有一段外螺纹,所述外螺纹的底部设置有操作杆触点,使用时,将操作杆与绝缘杆通过螺纹连接,并使得操作杆触点与绝缘杆触点接触;所述操作杆的顶部还设置有电能测量装置。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使用的芯片为无线通信芯片U1,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的电路结构为:所述无线通信芯片U1的1脚、2脚、3脚、4脚相互连接后接地;所述无线通信芯片U1的39脚依次并接电容C1的一端、无线通信芯片U1的10脚、电容C2的一端、无线通信芯片U1的21脚、电容C3的一端、无线通信芯片U1的24脚、电容C4的一端、无线通信芯片U1的27脚、28脚、29脚、电容C5的一端、电容C6的一端、无线通信芯片U1的31脚、电容C7的一端、电容C8的一端后与电感L1的一端相连,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接3.3V输入电源,所述电容C1、C2、C3、C4、C5、C6、C7、C8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无线通信芯片U1的25脚与电容C9的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9的另一端并接电感L2的一端,电感L3的一端后与电容C10的一端相连;所述无线通信芯片U1的26脚与电容C11的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11的另一端并接电感L3的另一端,电容C12的一端后与电感L4的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1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感L4的另一端并接电容C10的另一端,电容C13的一端后与电容C15的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15的另一端并接电容C14的一端后与无线发射天线E1相连,所述电容C13的另一端并接电容C14的另一端后接地;所述无线通信芯片U1的32脚并接晶振Y2的一端后与电容C20的一端相连,所述无线通信芯片U1的33脚并接晶振Y2的另一端后与电容C19的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20、C19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无线通信芯片U1的22脚并接晶振Y1的一端后与电容C18的一端相连,所述无线通信芯片U1的23脚并接晶振Y1的另一端后与电容C17的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18、C17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无线通信芯片U1的40脚并接电容C16的一端后接3.3V输入电源,所述电容C1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无线通信芯片U1的30脚串接电阻R1后接地;所述无线通信芯片U1的41脚接地。所述无线通信芯片U1具体为Zigbee无线通信芯片,型号为CC2530。所述操作杆的顶部还设置有替换件插槽。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备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对现有接地线的操作杆和绝缘杆结构进行改进,使其具备操作数据无线上传、使用者身份识别、声光报警等多种功能,可以有效提高接地工作效率,使用过程全程监控,方便安全,使接地线装置在使用和管理上更加规范。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绝缘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操作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无线通信模块的电路图;图中:1为绝缘杆、2为操作杆、3为绝缘杆触点、4为中央控制器、5为无线通信模块、6为手指静脉识别器、7为键盘、8为报警扩音器、9为指示灯、10为监控计算机、11为操作杆触点、12为电能测量装置。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智能接地线装置,包括绝缘杆1和操作杆2,所述绝缘杆1为空心管材部件,所述绝缘杆1的顶部设置有一段内螺纹,所述内螺纹的底部设置有绝缘杆触点3,所述绝缘杆触点3通过导线与中央控制器4相连;所述中央控制器4设置在绝缘杆1的内部,所述中央控制器4的下侧设置有无线通信模块5;所述绝缘杆1的底部设置有手指静脉识别器6和键盘7,所述绝缘杆1底部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报警扩音器8和指示灯9;所述中央控制器4通过导线分别与无线通信模块5、手指静脉识别器6、键盘7、报警扩音器8、指示灯9相连;所述无线通信模块5通过无线网络与监控计算机10无线连接;所述操作杆2为实心柱体金属部件,所述操作杆2的外径尺寸与绝缘杆1的内径尺寸相适应,所述操作杆2底部的侧壁上设置有一段外螺纹,所述外螺纹的底部设置有操作杆触点11,使用时,将操作杆2与绝缘杆1通过螺纹连接,并使得操作杆触点11与绝缘杆触点3接触;所述操作杆2的顶部还设置有电能测量装置12。所述无线通信模块5使用的芯片为无线通信芯片U1,所述无线通信模块5的电路结构为:所述无线通信芯片U1的1脚、2脚、3脚、4脚相互连接后接地;所述无线通信芯片U1的39脚依次并接电容C1的一端、无线通信芯片U1的10脚、电容C2的一端、无线通信芯片U1的21脚、电容C3的一端、无线通信芯片U1的24脚、电容C4的一端、无线通信芯片U1的27脚、28脚、29脚、电容C5的一端、电容C6的一端、无线通信芯片U1的31脚、电容C7的一端、电容C8的一端后与电感L1的一端相连,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接3.3V输入电源,所述电容C1、C2、C3、C4、C5、C6、C7、C8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无线通信芯片U1的25脚与电容C9的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9的另一端并接电感L2的一端,电感L3的一端后与电容C10的一端相连;所述无线通信芯片U1的26脚与电容C11的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11的另一端并接电感L3的另一端,电容C12的一端后与电感L4的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1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感L4的另一端并接电容C10的另一端,电容C13的一端后与电容C15的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15的另一端并接电容C14的一端后与无线发射天线E1相连,所述电容C13的另一端并接电容C14的另一端后接地;所述无线通信芯片U1的32脚并接晶振Y2的一端后与电容C20的一端相连,所述无线通信芯片U1的33脚并接晶振Y2的另一端后与电容C19的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20、C19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无线通信芯片U1的22脚并接晶振Y1的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智能接地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杆(1)和操作杆(2),所述绝缘杆(1)为空心管材部件,所述绝缘杆(1)的顶部设置有一段内螺纹,所述内螺纹的底部设置有绝缘杆触点(3),所述绝缘杆触点(3)通过导线与中央控制器(4)相连;所述中央控制器(4)设置在绝缘杆(1)的内部,所述中央控制器(4)的下侧设置有无线通信模块(5);所述绝缘杆(1)的底部设置有手指静脉识别器(6)和键盘(7),所述绝缘杆(1)底部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报警扩音器(8)和指示灯(9);所述中央控制器(4)通过导线分别与无线通信模块(5)、手指静脉识别器(6)、键盘(7)、报警扩音器(8)、指示灯(9)相连;所述无线通信模块(5)通过无线网络与监控计算机(10)无线连接;所述操作杆(2)为实心柱体金属部件,所述操作杆(2)的外径尺寸与绝缘杆(1)的内径尺寸相适应,所述操作杆(2)底部的侧壁上设置有一段外螺纹,所述外螺纹的底部设置有操作杆触点(11),使用时,将操作杆(2)与绝缘杆(1)通过螺纹连接,并使得操作杆触点(11)与绝缘杆触点(3)接触;所述操作杆(2)的顶部还设置有电能测量装置(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智能接地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杆(1)和操作杆(2),所述绝缘杆(1)为空心管材部件,所述绝缘杆(1)的顶部设置有一段内螺纹,所述内螺纹的底部设置有绝缘杆触点(3),所述绝缘杆触点(3)通过导线与中央控制器(4)相连;所述中央控制器(4)设置在绝缘杆(1)的内部,所述中央控制器(4)的下侧设置有无线通信模块(5);所述绝缘杆(1)的底部设置有手指静脉识别器(6)和键盘(7),所述绝缘杆(1)底部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报警扩音器(8)和指示灯(9);所述中央控制器(4)通过导线分别与无线通信模块(5)、手指静脉识别器(6)、键盘(7)、报警扩音器(8)、指示灯(9)相连;所述无线通信模块(5)通过无线网络与监控计算机(10)无线连接;所述操作杆(2)为实心柱体金属部件,所述操作杆(2)的外径尺寸与绝缘杆(1)的内径尺寸相适应,所述操作杆(2)底部的侧壁上设置有一段外螺纹,所述外螺纹的底部设置有操作杆触点(11),使用时,将操作杆(2)与绝缘杆(1)通过螺纹连接,并使得操作杆触点(11)与绝缘杆触点(3)接触;所述操作杆(2)的顶部还设置有电能测量装置(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接地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5)使用的芯片为无线通信芯片U1,所述无线通信模块(5)的电路结构为:所述无线通信芯片U1的1脚、2脚、3脚、4脚相互连接后接地;所述无线通信芯片U1的39脚依次并接电容C1的一端、无线通信芯片U1的10脚、电容C2的一端、无线通信芯片U1的21脚、电容C3的一端、无线通信芯片U1的24脚、电容C4的一端、无线通信芯片U1的27脚、28脚、29脚、电容C5的一端、电容C6的一端、无线通信芯片U...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政伟杨慧刘慧栋陈璐张磊杨子峰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长治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