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架地板维修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4387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架地板维修口,它设在高架地板的适当位置处,包括一基座、一透明材质板体,所述的基座上设有至少一个的框架,在各框架的内侧壁凸设一托置体,所述的透明材质板体嵌设在上述基座的各框架内,并受该托置体托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拆装容易、检修方便等优点。(*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架地板维修口本技术涉及一种高架地板维修口,特别涉及一种容易拆装的高架地板维修口。一般在建筑设计与施工时,基于费用及美观的考虑,通常会将建筑物内许多连接管路隐藏起来,以避免影响整个格局的配置,然而“如何适当地埋设管线”是建筑规划的一项重要课题;在目前所采用的技术中,是在建筑地基上架设一高架地板,许多管线则设在该建筑地基与高架地板之间的空间内。因此管线能够隐藏化设置,建筑的其他设计便不必顾虑管线的安排而可作适当的调配。现有的高架地板10的结构如图1所示,在建筑地基11上呈棋盘状设有架高柱12。在各架高柱12之间架设有支撑框座13,支撑框座13上铺设有以不透明材质制成的高架板体14,各高架板体14之间互相连接形成一高架地板结构,管线(图中未标)则配设在高架地板10与建筑地基11之间;由于一般管线会有特殊的连接点,在连接点设置有检查整体管路状况的装置,因此对应该装置上方位置的高架地板会设有一维修口15,当必须维修管线时,要将该维修口15的高架板体14′卸除,再进行维修。而一般现有的维修口与高架地板的其他部分并无两样,均是以相同不透明材质的高架板体架设而成,这样的配置方式势必会造成以下缺陷:1.维修不便:由于高架板体14是不透明材质制成,不利于观察高架地板下方管线的情形,不易察觉哪一部分的管线需检修,得花费许多时间确定待修的管线位置,才能判定掀开哪一个维修口15来进行维修工作。2.高架板体拆装不便:高架板体14是对应支撑框座13的尺寸,以端点定位于各架高柱12上、当拆卸该高架板体14时,需一一解除其端点与各架高柱12的定位关系,才能将维修口15上方的高架板体14挪开;若维修人员必须潜身至高架地板下工作,甚至要拆卸多块高架板体14才有足够宽的通道进出,使维修工作更加复杂。3.高架板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容易改变:因为高架板体14是跨设在支撑框座-->13的上方,并未嵌合在支撑框座13内,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高架板体14之间的相对位置容易改变,与架高柱12的定位关系也会有松动的现象发生。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拆装容易、检修方便的高架地板维修口。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一种高架地板维修口,它设在高架地板的适当位置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基座、一透明材质板体,所述的基座上设有至少一个的框架,在各框架的内侧壁凸设一托置体,所述的透明材质板体嵌设在上述基座的各框架内,并受该托置体托持。所述的托置体的顶面设有一吸振元件。所述的吸振元件设有一呈推拨状的斜面。所述的各框架的内侧壁设有支撑元件。所述的支撑元件之间跨接有可使透明材质板体架设在它上面的支撑架。本技术由于在基座上设置了至少一个框架,在各框架的内侧壁上凸设一托置体,并在各框架内嵌设一透明材质板体,因此具有拆卸容易、便于维修高架地板下管路的功效。下面列举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现有的一种高架地板的立体组合图。图2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3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仰视平面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再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示意图。首先请参考图2及图3所示,本技术包括一基座20及一透明材质板体30;其中:基座20设有一个以上的框架21,在各框架21的内侧壁22圆环凸设一托置体23,请结合第四图所示,该托置体23的顶面设有一吸振元件40,该吸振元件40设有一呈推拨状的斜面41。透明材质板体30嵌设在上述基座20的各框架21内,它一般是由玻璃或压克力材料或PC制成,其壁缘31对应上述吸振元件40的斜面41也呈推拨状,当透明材质板体30放置在吸振元件40上时,-->它的壁缘31与斜面41紧密的贴合在一起。在架设高架地板时,一般的位置是设不透明的高架板体50,而在特殊的维修口处则设置上述基座20,再将透明材质板体30嵌入基座20的各框架21内,由于该透明材质板体30本身的重量与人在上面行走时的施力作用,加上壁缘31与吸振元件40的斜面41是呈相对应的推拨面,使透明材质板体30与斜面41的接触更为紧密,不会因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发生挪位现象。需要维修时,可利用吸盘将该透明材质板体30直接吸起,不需经过任何拆卸零件的手续,便能对高架地板下方的管路进行检修。又请参照图5所示,当基座20内各框架21本身的尺寸太大时,为了避免因透明材质板体30重量过重,其周边壁缘31不能稳固定位而造成潜在的危险,于是,在框架21的内侧壁22上设置有支撑元件60,在该支撑元件60之间跨接有支撑架61,使该透明材质板体30架设在它上面,当它中央也需要维修时,在吸起该透明材质板体30后,再拆卸该支撑架61,维修人员即可通过该框架21的大口径开口进入管线维修空间。又如图6所示,吸振元件40′圈设在托置体23的顶面上,而并未设置一推拨斜面。该透明材质板体30即压设在该吸振元件40′的顶面41′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容易观察管线情况:由于在维修口处的高架板体是由透明材质板体30铺设而成,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高架板体14由不透明材质制成、不利于观察高架地板下方管线的缺陷,从而能够迅速判定待修的管线位置,并且能立刻进行维修工作。2.透明材质板体容易定位:板体的壁缘31对应于吸振元件40的斜面41周设推拨状,当板体放入基座20的各框架21内时,透明材质板体30即借其壁缘31沿该斜面41的引导而嵌入该框架21内完成定位,且透明材质板体30定位后便受该框架21的限制,不会因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产生挪位偏移的情况;此外,由于壁缘31是对应吸振元件40的斜面41设计成推拨状,使得在透明材质板体30本身的重量与人在上方行走的施力作用下,透明材质板体30会与吸振元件40作更紧密的贴合,使透明材质板体30的定位更为稳固。3.透明材质板体拆装方便:在本技术中,透明材质板体30是直接嵌设-->入基座20的各框架21内,并未如现有技术中高架板体14是以端点定位于各架高柱12上,并且必须一一解除各端点与其对应架高柱12的定位关系,才能将维修口上方的高架板体14挪开,而是可以直接由一吸盘将该透明材质板体30吸出该框架21,省去拆解零件的烦琐手续;即便维修人员必须潜身至高架地板下工作,也仅需拆卸该支撑架61,便能产生足够宽的通道提供人员进出,免除了现有技术中必须拆下多块高架板体14的麻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架地板维修口,它设在高架地板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基座、一透明材质板体,所述的基座上设有至少一个的框架,在各框架的内侧壁凸设一托置体,所述的透明材质板体嵌设在上述基座的各框架内,并受该托置体托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架地板维修口,它设在高架地板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基座、一透明材质板体,所述的基座上设有至少一个的框架,在各框架的内侧壁凸设一托置体,所述的透明材质板体嵌设在上述基座的各框架内,并受该托置体托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地板维修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置体的顶面设有一吸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惠亚铝合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