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屏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4334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1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屏结构,包括显示模组(1)、上铁框(2)、下铁框(3),所述显示模组(1)设置在所述上铁框(2)、下铁框(3)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现有方案中四面黑色遮光胶纸改成铁框,省去了人工贴四面的黑色遮光胶纸的繁琐工序,直接将铁框扣上即可。将四面的黑色遮光胶纸改成铁框后,由之前10分钟贴一个成品的黑色胶纸变成现在30秒扣一个上铁框,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而且漏光、显示屏的外观及抗静电问题也能大大的提高。从根本上解决了生产效率低的问题,增加了产品的竞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屏结构
本技术属于显示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屏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显示器显示模组产品都是用黑色遮光胶纸四面包边来解决显示屏漏光问题,人工贴胶速度慢效率低,严重影响成品出货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显示屏结构,通过将之前的人工贴四面黑色遮光胶纸变为铁框,以解决生产效率低,漏光等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显示屏结构,包括显示模组1、上铁框2、下铁框3,所述显示模组1设置在所述上铁框2、下铁框3之间。优选地,所述上铁框2上设置有上扣位201;所述下铁框3上设置有与所述上扣位201相匹配的下扣位301;所述上铁框2、下铁框3通过所述上扣位(201)、下扣位301将所述显示模组1固定。优选地,所述下铁框3上还设置有电线302和挂孔303。优选地,所述显示模组1包括LED灯13、导光板4、柔性电路板5,所述LED灯13设置在所述导光板4上;所述柔性电路板5一端与所述LED灯13连接,另一端与电线302连接。优选地,所述显示模组1还包括胶框6,所述导光板4设置在所述胶框6中。优选地,所述显示模组1还包括反射板7,所述反射板7、胶框6、导光板4依次设置;下铁框3与所述反射板7、胶框6、导光板4依次设置。优选地,所述显示模组1还包括上扩散板8、下扩散板9、上增光板10和下增光板11,所述上扩散板8、上增光板10和下增光板11、下扩散板9依次设置;所述下扩散板9与导光板4相邻设置;所述上铁框2、上扩散板8、上增光板10依次设置。优选地,所述显示模组1还包括保护膜12,所述保护膜12设置在所述上扩散板8上。优选地,玻璃面板设置在上铁框2和所述上扩散板8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显示屏结构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将现有方案中四面黑色遮光胶纸改成铁框,省去了人工贴四面的黑色遮光胶纸的繁琐工序,直接将铁框扣上即可。将四面的黑色遮光胶纸改成铁框后,由之前10分钟贴一个成品的黑色胶纸变成现在30秒扣一个上铁框,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而且漏光、显示屏的外观及抗静电问题也能大大的提高。从根本上解决了生产效率低的问题,增加了产品的竞争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显示屏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显示屏结构上铁框的侧面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显示屏结构下铁框的侧面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显示屏结构下铁框的主视图。图5为装配完毕的显示屏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显示屏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显示模组1、上铁框2、下铁框3,所述显示模组1设置在所述上铁框2、下铁框3之间。其中:所述显示模组1包括LED灯13、导光板4、柔性电路板5、胶框6、反射板7、上扩散板8、下扩散板9、上增光板10和下增光板11、保护膜12。其中:所述导光板4设置在所述胶框6的一侧,导光板4上设置有LED灯13,所述柔性电路板5一端与所述LED灯3连接;导光板4使LED灯13发出的光亮在整个显示模组中发光更加均匀。所述反射板7设置在所述下铁框3的另一侧,所述反射板7、胶框6、导光板4依次设置;反射板7的用途在于将底面露出的光反射回导光板中,用来提高光的使用效率;同等面积发光亮度情况下,发光效率高,功耗低。所述下铁框3设置在所述胶框6设置有反射板7的一侧,所述下铁框3与所述反射板7、胶框6、导光板4依次设置。所述导光板4和下扩散板9通过双面胶14连接和固定。所述下扩散板9设置在所述导光板4远离胶框6的一侧。所述下增光板11设置在所述下扩散板9远离所述导光板4的一侧,所述上扩散板8、上增光板10和下增光板11、下扩散板9依次设置。所述上扩散板8远离所述上增光板10的一侧设置有保护膜12,用来保护上扩散板8、下扩散板9、上增光板10和下增光板11不被杂质污染。玻璃面板(图中未示出)设置在上铁框2和所述上扩散板8之间。所述上铁框2、玻璃面板、上扩散板8、上增光板10和下增光板11、下扩散板9、导光板4、胶框6、下铁框3依次设置好以后,将设置在上扩散板8的保护膜12撕掉,然后通过上铁框2、下铁框3将显示模组1固定。如图2所示,图2a为上铁框2的俯视图,图2b为上铁框2的仰视图,图2c为上铁框2的左视图,图2d为上铁框2的右视图,上铁框2的俯视图、仰视图、左视图、右视图所示的侧边位置均设置有上扣位201,用来与下铁框3中的扣位配合将上铁框2和下铁框3扣合进而将显示模组1固定。如图3所示,图3a为下铁框3的俯视图,图3b为下铁框3的仰视图,图3c为下铁框3的左视图,图3d为下铁框3的右视图,下铁框3的仰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右视图所示的侧边位置均设置有下扣位301,所示下扣位301用来与上铁框2中的上扣位201配合工作将上铁框2和下铁框3扣合进而将显示模组1固定。如图4所示,为本技术显示屏结构下铁框的主视图,下铁框3中设置有电线302,所述柔性电路板5另一端与电线302连接。通过电线302与电源等连接。下铁框3上还设置有挂孔303,通过所述挂孔303将组装好的显示屏安装固定。图5为装配完毕后的显示屏,通过挂孔303将组装好的显示屏安装固定即可。本技术将现有方案中四面黑色遮光胶纸改成铁框,省去了人工贴四面的黑色遮光胶纸的繁琐工序,直接将铁框扣上即可。将四面的黑色遮光胶纸改成铁框后,由之前10分钟贴一个成品的黑色胶纸变成现在30秒扣一个上铁框,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而且漏光、显示屏的外观及抗静电问题也能大大的提高。从根本上解决了生产效率低的问题,增加了产品的竞争力。以上,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模组(1)、上铁框(2)、下铁框(3),所述显示模组(1)设置在所述上铁框(2)、下铁框(3)之间;所述上铁框(2)上设置有上扣位(201);所述下铁框(3)上设置有与所述上扣位(201)相匹配的下扣位(301);所述上铁框(2)、下铁框(3)通过所述上扣位(201)、下扣位(301)将所述显示模组(1)固定;所述下铁框(3)上还设置有电线(302)和挂孔(30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模组(1)、上铁框(2)、下铁框(3),所述显示模组(1)设置在所述上铁框(2)、下铁框(3)之间;所述上铁框(2)上设置有上扣位(201);所述下铁框(3)上设置有与所述上扣位(201)相匹配的下扣位(301);所述上铁框(2)、下铁框(3)通过所述上扣位(201)、下扣位(301)将所述显示模组(1)固定;所述下铁框(3)上还设置有电线(302)和挂孔(3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1)包括LED灯(13)、导光板(4)、柔性电路板(5),所述LED灯(13)设置在所述导光板(4)上;所述柔性电路板(5)一端与所述LED灯(13)连接,另一端与电线(30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1)还包括胶框(6),所述导光板(4)设置在所述胶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灿莫尧蒋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给力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