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学前卫生学教学的幼儿乳牙病变组合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4330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1 2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学前卫生学教学的幼儿乳牙病变组合模型,包括幼儿乳牙结构教学模型,幼儿乳牙结构教学模型分为上、下颌两部分,上、下颌上分别插接有依次排列的10个单独乳牙结构模型,均呈左右对称分布,每颗单独乳牙结构模型由露在外面的上部牙冠、中部牙颈、及长在牙槽的下部牙根组成;单独乳牙结构模型对应有乳牙逐渐病变的乳牙龋齿病变结构模型,其由牙釉质的龋齿模型、牙本质的龋齿模型、及牙侵犯牙髓腔的龋齿模型组成,三乳牙龋齿镶嵌于连成一体的3个粉色牙槽中构成。学前卫生学老师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模型可直观、清晰、具体的讲授幼儿乳牙结构、及幼儿乳牙的病变过程,使学生轻松地掌握幼儿的乳牙结构特点及龋齿病变原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学前卫生学教学的幼儿乳牙病变组合模型
本技术涉及一种学前卫生学教学的教学模型,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学前卫生学教学的幼儿乳牙病变组合模型。
技术介绍
现有的常见的用于教学的牙齿结构模型主要是医学院校用于《人体解剖学》课程教学的成人的牙齿及牙床结构模型,而幼儿的乳牙结构及特点和成人的有所不同,所以并不适合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卫生学》课程教学所需。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上述技术存在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学前卫生学幼儿乳牙病变组合教学模型,通过观看该教学模型使学生轻松地掌握幼儿的乳牙结构特点及龋齿病变原理。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学前卫生学教学的幼儿乳牙病变组合模型,包括幼儿乳牙结构教学模型,幼儿乳牙结构教学模型分为作为底座的上、下颌两部分,上、下颌分别插接有依次排列的10个用于表示其上10颗乳牙的单独乳牙结构模型,上、下颌上的10个单独乳牙结构模型均呈左右对称分布,每颗单独乳牙结构模型由上部牙冠、中部牙颈、及下部牙根组成;其中,上颌的上第一磨牙的单独乳牙结构模型设有乳牙龋齿病变结构模型,其由分别清晰显示龋齿不同阶段病变的上第一磨牙牙釉质的龋齿模型、上第一磨牙牙本质的龋齿模型、及上第一磨牙侵犯牙髓腔的龋齿模型组成,三模型由表示病变的浅龋、中龋、深龋按顺序镶嵌于连成一体的3个粉色牙槽中构成。进一步的,上、下颌均分为左半部和右半部,上颌上固定的10颗乳牙的单独乳牙结构模型分别为由上颌中部至左半部末端依次排列的乳上中切牙、乳上侧切牙、乳上尖牙、所述的上第一磨牙、上第二磨牙、及上颌中部至右半部末端依次排列的与左半部呈对称分布的5颗牙齿的模型;下颌上固定的10颗乳牙的单独乳牙结构模型分别为由下颌中部至左半部末端依次排列的乳下中切牙、乳下侧切牙、乳下尖牙、下第一磨牙、下第二磨牙、及下颌中部至右半部末端依次排列的与左半部呈对称分布的5颗牙齿的模型。优选的,乳牙龋齿病变结构模型中的三乳牙龋齿均为仿真瓷材质,且大小均是按幼儿上第一磨牙的实物放大4倍。进一步的,上第一磨牙牙釉质的龋齿模型、上第一磨牙牙本质的龋齿模型、上第一磨牙侵犯牙髓腔的龋齿模型均是由从中间纵向切开的两瓣组成,所述上第一磨牙牙釉质的龋齿模型断面窝沟处无龋洞,设有浸墨状弥散斑点;上第一磨牙牙本质的龋齿模型的断面窝沟处具有龋洞,牙釉质处设有浸墨状弥散斑点,该斑点的深度超过牙釉质到达牙本质、及牙髓腔;上第一磨牙侵犯牙髓腔的龋齿模型断面具有龋洞,在牙釉质、牙本质、及牙髓腔处设有浸墨状弥散斑点。优选的,上、下颌均通过泡沫材料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学前卫生学老师通过本技术的模型可直观、清晰、具体的讲授幼儿乳牙结构、幼儿乳牙的萌出与脱落、及幼儿乳牙的病变过程,结合该模型讲授使学生一目了然,轻松地掌握幼儿的乳牙结构特点及龋齿病变原理,加深对幼儿乳牙的认知,该模型使用方便、操作便捷,符合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卫生学》课程教学所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模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单独幼儿乳牙结构模型示意图;图3.以上第一磨牙为例的幼儿乳牙龋齿病变结构模型示意图。图中:1.乳上中切牙、2.乳上侧切牙、3.乳上尖牙、4.上第一磨牙、5.上第二磨牙、6.下第二磨牙、7.下第一磨牙、8.乳下尖牙、9.乳下侧切牙、10.乳下中切牙、11.幼儿乳牙结构模型、11-4-1.上第一磨牙牙釉质的龋齿模型、11-4-2.上第一磨牙牙本质的龋齿模型、11-4-3.上第一磨牙侵犯牙髓腔的龋齿模型、12.单独幼儿乳牙结构模型、12-1.牙冠、12-2.牙颈、12-3.牙根、13.幼儿乳牙龋齿病变结构模型、14.上颌、15.下颌、16.牙釉质、17.牙本质、18.牙髓腔、19.牙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学前卫生学教学的幼儿乳牙病变组合模型,包括作为基础模型的幼儿乳牙结构教学模型11,幼儿乳牙结构教学模型11分为作为底座的上、下颌两部分,优选上、下颌均通过泡沫材料制成。上、下颌上分别插接有依次排列的10个单独乳牙结构模型12,上、下颌均分为左半部和右半部,上颌上固定的10颗单独乳牙结构模型12由上颌中部至左半部末端依次排列的乳上中切牙1、乳上侧切牙2、乳上尖牙3、上第一磨牙4、上第二磨牙5、及上颌中部至右半部末端依次排列的与左半部呈对称分布的5颗牙齿的单独乳牙结构模型12组成;下颌上固定的10颗单独乳牙结构模型12由下颌中部至左半部末端依次排列的乳下中切牙10、乳下侧切牙9、乳下尖牙8、下第一磨牙7、下第二磨牙6、及下颌中部至右半部末端依次排列的与左半部呈对称分布的5颗牙齿的单独乳牙结构模型12组成。如图2所示,每颗单独乳牙结构模型12从上至下由依次相接的露在外面的上部牙冠12-1、中部牙颈12-2、长在牙槽的下部牙根12-3组成,在三者的内部置入磁石,使三者之间通过磁力相吸连接在一起,讲解时易于拆卸、防止破坏结构。如图3所示,其中,上第一磨牙的单独乳牙结构模型12对应有乳牙逐渐病变的乳牙龋齿病变结构模型13,其由分别清晰显示龋齿不同阶段的部位牙釉质16、牙本质17、牙髓腔18内部生理性病变的上第一磨牙牙釉质的龋齿模型11-4-1、上第一磨牙牙本质的龋齿模型11-4-2、及上第一磨牙侵犯牙髓腔的龋齿模型11-4-3组成,三模型均由表示病变的浅龋、中龋、深龋按顺序镶嵌于连成一体的3个粉色牙槽19中。乳牙龋齿病变结构模型13中的三乳牙龋齿均为仿真瓷材质,且大小均是按上第一磨牙的实物放大4倍,三乳牙龋齿由外层至内为牙釉质16、牙本质17、牙髓腔18。上第一磨牙牙釉质的龋齿模型11-4-1、上第一磨牙牙本质的龋齿模型11-4-2、上第一磨牙侵犯牙髓腔的龋齿模型11-4-3均是由中间纵向切开的两瓣组成,所述上第一磨牙牙釉质的龋齿模型11-4-1断面窝沟处无龋洞,设有浸墨状弥散斑点;上第一磨牙牙本质的龋齿模型11-4-2的断面窝沟处具有龋洞,牙釉质处设有浸墨状弥散斑点,该斑点的深度超过牙釉质到达牙本质、及牙髓腔;上第一磨牙侵犯牙髓腔的龋齿模型11-4-3断面具有龋洞,在牙釉质、牙本质、及牙髓腔处具有浸墨状弥散斑点。实施例1牙齿是人体内最坚硬的器官,主要功能是切断、撕裂和磨碎食物,以及辅助发音,老师运用从幼儿乳牙结构模型11中任意取出一颗单独幼儿乳牙结构模型12,如图2、3所示,讲解幼儿乳牙结构特点:牙釉质16较薄,牙本质17较松脆,牙髓腔18较大,所以更易患龋齿。龋齿的好发部位主要是:窝沟、邻接面、和牙颈部。操作人员运用可拔上第一磨牙11-4结合幼儿乳牙龋齿病变结构模型13讲解龋齿的病变过程:乳牙发生病变时,(1)上第一磨牙牙釉质的龋齿(浅龋)模型11-4-1断面窝沟处可见浸墨状弥散斑点,无明显龋洞,仅探诊时有粗糙感;(2)上第一磨牙牙本质的龋齿(中龋)模型11-4-2断面可见浸墨状弥散斑点已在牙釉质不断扩大,并已超过牙釉质的深度到达牙本质及牙髓腔,对外界的冷、热、酸、甜等刺激和食物嵌入可出现疼痛,最先开始对冷敏感,出现大而且深的龋洞;(3)上第一磨牙侵犯牙髓腔的龋齿(深龋)模型11-4-3断面可见浸墨状弥散斑点在牙釉质和牙本质大面积扩散,并已完全侵犯牙髓腔,急性发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学前卫生学教学的幼儿乳牙病变组合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幼儿乳牙结构教学模型(11),幼儿乳牙结构教学模型(11)分为作为底座的上、下颌两部分,上、下颌分别插接有依次排列的10个用于表示其上10颗乳牙的单独乳牙结构模型(12),上、下颌上的10个单独乳牙结构模型(12)均呈左右对称分布,每颗单独乳牙结构模型(12)由上部牙冠、中部牙颈、及下部牙根组成;其中,上颌的上第一磨牙(4)的单独乳牙结构模型(12)设有乳牙龋齿病变结构模型(13),其由分别清晰显示龋齿不同阶段病变的上第一磨牙牙釉质的龋齿模型(11‑4‑1)、上第一磨牙牙本质的龋齿模型(11‑4‑2)、及上第一磨牙侵犯牙髓腔的龋齿模型(11‑4‑3)组成,三模型由表示病变的浅龋、中龋、深龋按顺序镶嵌于连成一体的3个粉色牙槽(19)中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学前卫生学教学的幼儿乳牙病变组合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幼儿乳牙结构教学模型(11),幼儿乳牙结构教学模型(11)分为作为底座的上、下颌两部分,上、下颌分别插接有依次排列的10个用于表示其上10颗乳牙的单独乳牙结构模型(12),上、下颌上的10个单独乳牙结构模型(12)均呈左右对称分布,每颗单独乳牙结构模型(12)由上部牙冠、中部牙颈、及下部牙根组成;其中,上颌的上第一磨牙(4)的单独乳牙结构模型(12)设有乳牙龋齿病变结构模型(13),其由分别清晰显示龋齿不同阶段病变的上第一磨牙牙釉质的龋齿模型(11-4-1)、上第一磨牙牙本质的龋齿模型(11-4-2)、及上第一磨牙侵犯牙髓腔的龋齿模型(11-4-3)组成,三模型由表示病变的浅龋、中龋、深龋按顺序镶嵌于连成一体的3个粉色牙槽(19)中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学前卫生学教学的幼儿乳牙病变组合模型,其特征在于:上、下颌均分为左半部和右半部,上颌上固定的10颗乳牙的单独乳牙结构模型(12)分别为由上颌中部至左半部末端依次排列的乳上中切牙(1)、乳上侧切牙(2)、乳上尖牙(3)、所述的上第一磨牙(4)、上第二磨牙(5)、及上颌中部至右半部末端依次排列的与左半部呈对称分布的5颗牙齿的模型;下颌上固定的10颗乳牙的单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惠丽
申请(专利权)人: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