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庭防盗报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4312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1 2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家庭防盗报警装置,涉及防盗报警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壳体是由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第四侧壁和底面围成的中空矩形状结构,且壳体的顶面为开口状,壳体的顶面上还活动设置有壳体盖,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上还依次设置有第一红外报警器探头孔、嗡鸣器孔、第二红外报警器探头孔和壳体盖锁装置,壳体内还设置有红外报警器固定装置,红外报警器固定装置包括导杆、滑杆和底座,底座上设置有红外报警器,第一侧壁和第三侧壁之间平行设置有导杆和滑杆,底座活动设置在导杆和滑杆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紧凑,安全性强,能对红外报警器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家庭防盗报警装置
本技术涉及防盗报警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家庭防盗报警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城市或乡镇外来人口增多,人口流动频繁,社会治安状况日益复杂,居民住宅区的安全日趋成为人们关心的终端,家居防盗也越来越被重视。传统的防盗网,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影响房屋外观和市容整洁、影响火灾救援通道、长时间使用由于锈蚀会出现高空坠落等问题;传统的防盗门或防盗窗,当家中无人时,一旦防盗门或防盗窗被窃贼打开,并没有一定通知措施告知主人以做出及时的反应和补救。在互联网时代,智能一体化已经成为主流趋势,因此信息的及时、快速、准确传达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流,传统的家居防盗方式对于现代社会来说显得比较落后,很多防盗报警装置都采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检测是否有非法闯入,一般都主要包括五大模块,分别为红外感应部分、设防或复位设置模块、语音模块、GSM模块和蜂鸣器。其工作原理为:借助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进行检测,当有非法闯入时,由语音模块播报非法闯入地点,同时通过GSM模块以手机短信或电话形式通知用户家庭安全信息。但是大多数的报警装置的壳体都较容易被碰坏,从而失去了其安防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结构紧凑,安全性强,能对红外报警器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的家庭防盗报警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家庭防盗报警装置,包括壳体,壳体是由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第四侧壁和底面围成的中空矩形状结构,且壳体的顶面为开口状,壳体的顶面上还活动设置有壳体盖,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上还依次设置有第一红外报警器探头孔、嗡鸣器孔、第二红外报警器探头孔和壳体盖锁装置,壳体内还设置有红外报警器固定装置,红外报警器固定装置包括导杆、滑杆和底座,底座上设置有红外报警器,第一侧壁和第三侧壁之间平行设置有导杆和滑杆,且导杆的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一侧壁上,导杆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三侧壁上,滑杆的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一侧壁上,滑杆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三侧壁上,底座活动设置在导杆和滑杆之间,且导杆穿过底座的一端,底座的另一端通过导槽滑动设置在滑杆上,第二红外报警器探头孔内还活动设置有孔塞,壳体盖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凹形滑块和第二凹形滑块,壳体的顶面上设置有若干凹形滑块槽,凹形滑块的位置分别与第一凹形滑块和第二凹形滑块的位置相对应,壳体盖通过第一凹形滑块和第二凹形滑块滑动设置在凹形滑块槽内,第一凹形滑块和第二凹形滑块上还分别设置有调节杆孔,嗡鸣器孔内还设置有嗡鸣器,底面上还设置有锯齿状缓冲垫。优选的,所述壳体盖锁装置包括左支架和右支架,左支架和右支架对立设置在底面上,左支架和右支架上还分别活动设置有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第一调节杆的一端穿过左支架,第二调节杆的一端穿过右支架,第一调节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调节杆的另一端之间还设置有弹簧筒,弹簧筒内设置有弹簧,第一调节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调节杆的另一端均活动设置在弹簧筒内,且第一调节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调节杆的另一端分别活动设置在弹簧的两端,滑动壳体时,当第一凹形滑块和第二凹形滑块上调节杆孔的位置分别与第一调节杆的一端和第二调节杆的一端的位置相对应时,第一调节杆的一端和第二调节杆的一端分别在弹簧的作用下,依次进入第一凹形滑块和第二凹形滑块上的调节杆孔内,可将滑动壳体固定。优选的,所述调节杆孔的位置与第一调节杆的一端和第二调节杆的一端位置相对应,调节杆孔、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三者的中心线均在同一个水平面上,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的直径相同,调节杆孔的直径大于第一调节杆的直径,便于滑动壳体时,第一凹形滑块和第二凹形滑块上调节杆孔的位置分别与第一调节杆的一端和第二调节杆的一端的位置相对应时,第一调节杆的一端和第二调节杆的一端分别在弹簧的作用下,依次进入第一凹形滑块和第二凹形滑块上的调节杆孔内,可将滑动壳体固定。优选的,所述孔塞包括圆台体状塞本体,圆台体状塞本体的外部套设有圆环体套,且圆台体状塞本体的大直径端与圆环体套的一端在同一平面上,第一红外报警器探头孔外部的第一侧壁上和第二红外报警器探头孔外部的第三侧壁上还均设置有圆环槽,圆环体套的另一端活动设置在圆环槽内,当第一红外报警器探头孔或第二红外报警器探头孔内安装红外报警器的探头时,可将孔塞塞入第二红外报警器探头孔或第一红外报警器探头孔堵塞,即将圆台体状塞本体塞入第一红外报警器探头孔或第二红外报警器探头孔内,再将圆环体套在圆环槽内通过螺纹旋紧,可防止人为的通过第一红外报警器探头孔或第二红外报警器探头孔进行破坏红外报警器。优选的,所述圆环体套的另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圆环槽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且圆环体套的另一端与圆环槽之间螺纹连接,将圆台体状塞本体塞入第一红外报警器探头孔或第二红外报警器探头孔内,再将圆环体套在圆环槽内通过螺纹旋紧,可防止人为的通过第一红外报警器探头孔或第二红外报警器探头孔进行破坏红外报警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设置有壳体盖锁装置,能使得壳体盖盖上时,通过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依次进入第一凹形滑块和第二凹形滑块上的调节杆孔内,将滑动壳体固定,防止外界人为的破坏;(2)设置有第一红外报警器探头孔和第二红外报警器探头孔,可根据实际安装位置需要,将红外报警器的的探头选择安装在第一红外报警器探头孔或第二红外报警器探头孔内,再通过孔塞塞入第二红外报警器探头孔或第一红外报警器探头孔堵塞,可防止人为的通过第一红外报警器探头孔或第二红外报警器探头孔进行破坏红外报警器。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优选的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一种家庭防盗报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家庭防盗报警装置的圆环槽位置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家庭防盗报警装置的壳体盖锁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家庭防盗报警装置的孔塞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家庭防盗报警装置的第一凹形滑块和第二凹形滑块位置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壳体;11、第一侧壁;111、第一红外报警器探头孔;12、第二侧壁;121、嗡鸣器孔;122、嗡鸣器;13、第三侧壁;131、第二红外报警器探头孔;14、第四侧壁;141、壳体盖锁装置;1411、左支架;1412、右支架;1413、第一调节杆;1414、第二调节杆;1415、弹簧筒;1416、弹簧;15、底面;2、壳体盖;21、第一凹形滑块;22、第二凹形滑块;23、凹形滑块槽;24、调节杆孔;3、红外报警器固定装置;31、导杆;32、滑杆;33、底座;34、红外报警器;4、孔塞;41、圆台体状塞本体;42、圆环体套;43、圆环槽;5、锯齿状缓冲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5所示,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家庭防盗报警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是由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第三侧壁13、第四侧壁14和底面15围成的中空矩形状结构,且壳体1的顶面为开口状,壳体1的顶面上还活动设置有壳体盖2,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第三侧壁13和第四侧壁14上还依次设置有第一红外报警器探头孔111、嗡鸣器孔121、第二红外报警器探头孔131和壳体盖锁装置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家庭防盗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壳体(1)是由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第三侧壁(13)、第四侧壁(14)和底面(15)围成的中空矩形状结构,且壳体(1)的顶面为开口状,壳体(1)的顶面上还活动设置有壳体盖(2),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第三侧壁(13)和第四侧壁(14)上还依次设置有第一红外报警器探头孔(111)、嗡鸣器孔(121)、第二红外报警器探头孔(131)和壳体盖锁装置(141),壳体(1)内还设置有红外报警器固定装置(3),红外报警器固定装置(3)包括导杆(31)、滑杆(32)和底座(33),底座(33)上设置有红外报警器(34),第一侧壁(11)和第三侧壁(13)之间平行设置有导杆(31)和滑杆(32),且导杆(31)的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一侧壁(11)上,导杆(31)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三侧壁(13)上,滑杆(32)的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一侧壁(11)上,滑杆(32)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三侧壁(13)上,底座(33)活动设置在导杆(31)和滑杆(32)之间,且导杆(31)穿过底座(33)的一端,底座(33)的另一端通过导槽滑动设置在滑杆(32)上,第二红外报警器探头孔(131)内还活动设置有孔塞(4),壳体盖(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凹形滑块(21)和第二凹形滑块(22),壳体(1)的顶面上设置有若干凹形滑块槽(23),凹形滑块(21)的位置分别与第一凹形滑块(21)和第二凹形滑块(22)的位置相对应,壳体盖(2)通过第一凹形滑块(21)和第二凹形滑块(22)滑动设置在凹形滑块槽(23)内,第一凹形滑块(21)和第二凹形滑块(22)上还分别设置有调节杆孔(24),嗡鸣器孔(121)内还设置有嗡鸣器(122),底面(15)上还设置有锯齿状缓冲垫(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庭防盗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壳体(1)是由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第三侧壁(13)、第四侧壁(14)和底面(15)围成的中空矩形状结构,且壳体(1)的顶面为开口状,壳体(1)的顶面上还活动设置有壳体盖(2),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第三侧壁(13)和第四侧壁(14)上还依次设置有第一红外报警器探头孔(111)、嗡鸣器孔(121)、第二红外报警器探头孔(131)和壳体盖锁装置(141),壳体(1)内还设置有红外报警器固定装置(3),红外报警器固定装置(3)包括导杆(31)、滑杆(32)和底座(33),底座(33)上设置有红外报警器(34),第一侧壁(11)和第三侧壁(13)之间平行设置有导杆(31)和滑杆(32),且导杆(31)的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一侧壁(11)上,导杆(31)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三侧壁(13)上,滑杆(32)的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一侧壁(11)上,滑杆(32)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三侧壁(13)上,底座(33)活动设置在导杆(31)和滑杆(32)之间,且导杆(31)穿过底座(33)的一端,底座(33)的另一端通过导槽滑动设置在滑杆(32)上,第二红外报警器探头孔(131)内还活动设置有孔塞(4),壳体盖(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凹形滑块(21)和第二凹形滑块(22),壳体(1)的顶面上设置有若干凹形滑块槽(23),凹形滑块(21)的位置分别与第一凹形滑块(21)和第二凹形滑块(22)的位置相对应,壳体盖(2)通过第一凹形滑块(21)和第二凹形滑块(22)滑动设置在凹形滑块槽(23)内,第一凹形滑块(21)和第二凹形滑块(22)上还分别设置有调节杆孔(24),嗡鸣器孔(121)内还设置有嗡鸣器(122),底面(15)上还设置有锯齿状缓冲垫(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庭防盗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盖锁装置(141)包括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巧平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新华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