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运行诊断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4202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1 2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继电保护运行诊断辅助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霍尔电流传感器,所述壳体的右侧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第一接线端子、第二接线端子和第三接线端子,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第二接线端子和第三接线端子的内腔均活动连接有导线,壳体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壳体、霍尔电流传感器、第一接线端子、第二接线端子、第三接线端子、导线、挡板、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单片机、温度传感器、无线传输器、蜂鸣器、显示器和数字键盘的配合,解决了传统的继电保护装置,对于各种检测数据无法进行远程传输,从而导致工作人员无法远程了解检测数据,从而降低了继电保护装置实用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继电保护运行诊断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继电保护装置
,具体为继电保护运行诊断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当电力系统中的电力元件或电力系统本身发生了故障危及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时,能够向运行值班人员及时发出警告信号,或者直接向所控制的断路器发出跳闸命令以终止这些事件发展的一种自动化措施和设备,实现这种自动化措施的成套设备,通称为继电保护装置,中国技术CN206931984U提出“一种继电保护装置”,该专利主要是解决了现有的继电保护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而现有继电保护装置散热效果较差,从而导致装置内部会堆积大量热量,影响了该装置运行时的稳定性,但是该装置无法实时检测电流流量大小,且各项检测数据也不能远程传输至工作人员的终端设备中,这样就导致工作人员无法远程了解检测数据,降低了继电保护装置的实用性,为此,我们提出继电保护运行诊断辅助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继电保护运行诊断辅助装置,具备远程传输检测数据,方便工作人员远程进行查看检测结果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继电保护装置,对于各种检测数据无法进行远程传输,从而导致工作人员无法远程了解检测数据,从而降低了继电保护装置实用性的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继电保护运行诊断辅助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霍尔电流传感器(2),所述壳体(1)的右侧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第一接线端子(301)、第二接线端子(302)和第三接线端子(303),所述第一接线端子(301)、第二接线端子(302)和第三接线端子(303)的内腔均活动连接有导线(4),所述壳体(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挡板(5),所述壳体(1)内腔的左侧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6)和第二隔板(7),所述壳体(1)的内腔且位于第一隔板(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单片机(8),所述壳体(1)内腔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11),所述壳体(1)顶部的左侧...

【技术特征摘要】
1.继电保护运行诊断辅助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霍尔电流传感器(2),所述壳体(1)的右侧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第一接线端子(301)、第二接线端子(302)和第三接线端子(303),所述第一接线端子(301)、第二接线端子(302)和第三接线端子(303)的内腔均活动连接有导线(4),所述壳体(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挡板(5),所述壳体(1)内腔的左侧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6)和第二隔板(7),所述壳体(1)的内腔且位于第一隔板(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单片机(8),所述壳体(1)内腔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11),所述壳体(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蜂鸣器(13),所述壳体(1)正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显示器(16),所述壳体(1)正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数字键盘(17),所述壳体(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无线传输器(12),所述单片机(8)的输出端与无线传输器(12)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霍尔电流传感器(2)和温度传感器(11)的输出端均与单片机(8)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8)的输出端与蜂鸣器(13)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8)的输出端与显示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杰杨士俊段兰杨文波符春云洪健明龙贵云姚冰詹庆才卜少明朱勇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大理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