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铁校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4065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1 2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烙铁校准结构,属于校准技术领域,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安装有由直线伺服机构驱动的烙铁,所述烙铁上安装有烙铁头;所述支架上滑动安装有导向轴,所述导向轴的一端设有隔热元件,另一端设有检测片,所述隔热元件对应所述烙铁头设置,所述支架与所述导向轴之间设有弹性元件;所述支架上还设有用于检测所述检测片到位的检测开关,所述检测开关与电控单元电连接,所述电控单元与所述直线伺服机构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自动对烙铁头进行校准,保证烙铁头与产品间隙的一致性,保证焊接良率,且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烙铁校准结构
本技术属于校准
,具体涉及一种烙铁校准结构。
技术介绍
在电子产品制作中,元器件的连接处需要焊接。例如:在LCM(LCDModule,液晶显示模组)的组装过程中,BL(BackLight,背光板)的背光引脚和FPC(FlexiblePrintedCircuit,柔性电路板)的焊盘需要进行焊锡连接。烙铁是最常用的焊接工具。在自动化焊接生产过程中,因工艺需要,要求保证烙铁的烙铁头与焊盘之间的间隙在一定范围内,否则易产生焊接不良。而烙铁头长期使用过程中,烙铁头会因磨损和腐蚀,与焊盘的间隙不断增加。另外,因烙铁头本身高度一致性不好,更换烙铁头后,新的烙铁头与焊盘之间的间隙也会变化。如果人工进行调整,耗费时间长,且对校准人员的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烙铁校准结构,在更换新烙铁头或烙铁头长期使用磨损时,能够自动对烙铁头高度进行校准,保证烙铁头与产品间隙的一致性,保证焊接良率,且效率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烙铁校准结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安装有由直线伺服机构驱动的烙铁,所述烙铁上安装有烙铁头;所述支架上滑动安装有导向轴,所述导向轴的一端设有隔热元件,另一端设有检测片,所述隔热元件对应所述烙铁头设置,所述支架与所述导向轴之间设有弹性元件;所述支架上还设有用于检测所述检测片到位的检测开关,所述检测开关与电控单元电连接,所述电控单元与所述直线伺服机构电连接。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直线伺服机构包括滑座和由伺服电机驱动的丝杠螺母机构,所述滑座滑动安装于所述支架且连接所述丝杠螺母机构的螺母,所述烙铁安装于所述滑座。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支架上设有导向套,所述导向轴贯穿所述导向套且可在所述导向套内滑动。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隔热元件为玻璃纤维隔热板,所述玻璃纤维隔热板镶嵌在所述导向轴对应所述烙铁头的表面上。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检测开关为光电传感器。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套装在所述导向轴上。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在对烙铁头高度进行校准时,由直线伺服机构驱动烙铁头下压并接触隔热元件,带动检测片下移,当检测开关检测到信号时,将所述检测片运动到位信号传递给所述电控单元,电控单元读取此时直线伺服机构的位置数据,对比标准烙铁头的直线伺服机构位置数据和被测烙铁头的直线伺服机构位置数据,其差值即为补偿量。本技术实现了自动对烙铁头高度进行校准,保证烙铁头与产品间隙的一致性,保证焊接良率,且效率高。2)本技术为接触式检测,因在测量时,烙铁上的焊锡处于液态,会向侧面流动,使烙铁头直接与隔热元件接触,相对于传统的激光检测的方式,此种接触式检测的优势在于:当烙铁头上存有焊锡时,使用激光检测会因焊锡的存在产生误判,如果清除焊锡再检测,因烙铁头没有焊锡的保护,会产生氧化而导致使用寿命降低,且在线检测的过程中烙铁一般都是加热状态,冷却时间太长。因此本技术采用接触式校准,实现了烙铁头的在线校准,不仅保证了测量精度和测量效率,且不影响烙铁头的使用寿命。采用隔热元件的原因是避免烙铁头直接接触导向轴时,热量迅速导出而导致的焊锡局部凝结,造成测量误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控原理图;图中:1-支架,11-导轨,12-导向套,2-直线伺服机构,21-滑座,22-伺服电机,23-丝杠螺母机构,231-螺母,3-烙铁,31-烙铁头,4-导向轴,5-检测片,6-玻璃纤维隔热板,7-弹簧,8-检测开关,9-可编程控制器;图1中的双向箭头代表烙铁头的运动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一种烙铁校准结构,包括支架1,支架1上安装有由直线伺服机构2驱动的烙铁3,烙铁3上安装有烙铁头31。在本实施例中,直线伺服机构2包括滑座21和由伺服电机22驱动的丝杠螺母机构23,支架1上固定安装有导轨11,滑座21滑动安装于导轨11且连接丝杠螺母机构23的螺母231,烙铁3安装于滑座21。当然,直线伺服机构2还可以选用伺服电机驱动的同步带机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再赘述。支架1上滑动安装有导向轴4,导向轴4的一端设有隔热元件,另一端设有检测片5,隔热元件对应烙铁头31设置,支架1与导向轴4之间设有弹性元件。为了便于加工,支架1上设有导向套12,导向轴4贯穿导向套12且可在导向套12内滑动。在本实施例中,隔热元件为玻璃纤维隔热板6,玻璃纤维隔热板6镶嵌在导向轴4对应烙铁头31的表面上。当然,隔热元件还可以选用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的其它方式,例如选用石棉板、岩棉板等等,在此不再赘述。弹性元件优选为弹簧7,弹簧7套装在导向轴4上。弹性元件还可以选用弹性较好的硅胶体等等,都可以实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此不再赘述。支架1上还设有用于检测检测片5到位的检测开关8,检测开关8与电控单元电连接,电控单元与直线伺服机构2的伺服电机22电连接。检测开关8优选为光电传感器,当然,检测开关还可以选用限位开关等等,在此不再赘述。电控单元优选为可编程控制器9。下面以校准烙铁头高度为例,详细介绍本技术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启动伺服电机22,伺服电机22带动丝杠螺母机构23运动,由丝杠螺母机构23的螺母231通过滑座21驱动烙铁头31下压并接触玻璃纤维隔热板6,带动检测片5下移,当光电传感器检测到信号时,将检测片5运动到位信号传递给可编程控制器9,可编程控制器9读取此时直线伺服机构2的位置数据,对比标准烙铁头的直线伺服机构位置数据和被测烙铁头的直线伺服机构位置数据,其差值即为补偿量。弹簧7用于校准时,使玻璃纤维隔热板6和烙铁头31保证紧密接触,烙铁头31离开时,使检测片5脱离光电传感器。因在测量时,烙铁上的焊锡处于液态,会向侧面流动,使烙铁头31直接与玻璃纤维隔热板6接触,相对于传统的激光检测的方式,此种接触式检测的优势在于:当烙铁头31上存有焊锡时,使用激光检测会因焊锡的存在产生误判,如果清除焊锡再检测,因烙铁头31没有焊锡的保护,会产生氧化而导致使用寿命降低,且在线检测的过程中烙铁一般都是加热状态,冷却时间太长。因此本技术采用接触式校准,实现了烙铁头31的在线校准,不仅保证了测量精度和测量效率,且不影响烙铁头31的使用寿命。采用隔热元件的原因是避免烙铁头31直接接触导向轴4时,热量迅速导出而导致的焊锡局部凝结,造成测量误差。同样原理,烙铁头31除了高度可以校准,也可以在水平方向进行X、Y方向的校准,以保证烙铁头X、Y方向的位置准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烙铁校准结构,可以减少因烙铁头磨损、腐蚀、更换导致的焊接不良,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替代了人工,实现了自动校准。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烙铁校准结构,包括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安装有由直线伺服机构驱动的烙铁,所述烙铁上安装有烙铁头;所述支架上滑动安装有导向轴,所述导向轴的一端设有隔热元件,另一端设有检测片,所述隔热元件对应所述烙铁头设置,所述支架与所述导向轴之间设有弹性元件;所述支架上还设有用于检测所述检测片到位的检测开关,所述检测开关与电控单元电连接,所述电控单元与所述直线伺服机构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烙铁校准结构,包括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安装有由直线伺服机构驱动的烙铁,所述烙铁上安装有烙铁头;所述支架上滑动安装有导向轴,所述导向轴的一端设有隔热元件,另一端设有检测片,所述隔热元件对应所述烙铁头设置,所述支架与所述导向轴之间设有弹性元件;所述支架上还设有用于检测所述检测片到位的检测开关,所述检测开关与电控单元电连接,所述电控单元与所述直线伺服机构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烙铁校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伺服机构包括滑座和由伺服电机驱动的丝杠螺母机构,所述滑座滑动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睿鱼志文董旭日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路加精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