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触发光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4054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1 22:35
一种点触发光笔,包括笔杆主体,笔杆主体前端内置有笔芯,笔芯顶部连接有导电的接触片,接触片上方设有装载电池的电池盒,电池盒顶部连接有发光体,发光体的一连接端连接在电池正极,电池盒上连接有可以接通发光体另一连接端和接触片的弹性件,电池盒底部设有开口并露出电池负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合理、紧凑,通过笔芯的按压情况来控制电路的导通与否,按压笔芯接触片顶起并使发光体与电池形成回路继而发光,松开笔芯则断开连接,不需要事先将各个连接件焊接连接,通过简单的组装工序就实现点亮效果,减少了加工工序,提高了组装效率,操作简单,便于更换,适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点触发光笔
本技术涉及写字笔领域,具体是一种点触发光笔。
技术介绍
目前写字笔只具有写字的功能导致功能单一,尤其是针对学龄儿童的吸引力大大下降,一般的写字笔娱乐性不足无法给儿童娱乐性,在写字笔上增加有能够发光的部件,通过发光来增加吸引力,还可以在笔杆上添加部件形成拳击机构,通过光线和拳击出拳结构来增加写字笔的可玩性和娱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点触发光笔,解决目前写字笔功能单一缺乏娱乐性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点触发光笔,包括笔杆主体,笔杆主体前端内置有笔芯,笔芯顶部连接有导电的接触片,接触片上方设有装载电池的电池盒,电池盒顶部连接有发光体,发光体的一连接端连接在电池正极,电池盒上连接有可以接通发光体另一连接端和接触片的弹性件,电池盒底部设有开口并露出电池负极。这样设置后,利用按压笔芯,使接触片顶起并碰触到弹性件,此时接触片与发光体另一连接端通过弹性件接通,接触片继续顶起最终接触到电池负极,这样整个电路导通并实现发光体发光的效果。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弹性件为导电金属制成的弹簧,发光体另一连接端沿电池盒外壁向下延伸并与套在电池盒上的弹性件接触连接,弹性件顶端抵在电池盒上而底端抵在接触片上。套在电池盒上的弹性件与发光体另一连接端接触连接,在接触片向上顶起的时候先与弹性件接触并触碰到电池负极,而弹性件为导电金属制成的弹簧,这时发光体另一连接端通过接触片与电池负极接通形成回路,发光体发光。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笔杆主体内转动连接有延伸到外部的按压柄,笔杆主体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有上臂块,上臂块前端转动连接有前臂块,前臂块和笔杆主体之间转动连接有连接杆,上臂块在笔杆主体内连接在按压柄前端侧面上。上臂块与前臂块在按压柄控制下,在连接杆辅助下形成出拳效果,可以用于日常减压,可玩性好。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发光体为LED灯,发光体底部固定有基座,基座嵌在电池盒上。LED灯不仅发光效果好,而且根据颜色不同的LED还有不同的光线效果,LED灯使用效果良好,基座与电池盒的嵌入式连接更稳固,减少LED灯被顶起的位置移动,减少接触不良的情况发生。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笔杆主体内固定有扭转弹簧,扭转弹簧一端抵在笔杆主体内壁上,扭转弹簧另一端固定在按压柄前端侧面上。扭转弹簧可以起到复位的作用,按下按压柄后,在扭转弹簧的作用下使按压柄回复到初始位置,复位效果良好。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按压柄由左右两侧的相互独立转动的压柄组成,压柄各自分别连接着笔杆主体左右两侧的上臂块,左右两侧压柄各自连接着扭转弹簧。按压柄分成左右两侧的相互独立转动的压柄后,左右两侧的压柄可以分别单独控制左右两侧上臂块的运动,扭转弹簧也可以各自使左右两侧的压柄复位,使用更加灵活方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笔杆主体由位于上下部的笔杆部和笔头部螺纹连接而成,笔杆部为透明材质一体制成结构。笔杆部和笔头部的连接结构便于后期维护和更换零件,笔杆部由透明材质一体制成能更好的将发光体的发光效果体现出来,提升发光效果。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笔杆部内设有位于发光体上方的挡板。挡板用于对发光体进行限位,避免发光体被顶起影响接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接触片上设有经过冲压并弯折90度形成的插入片,插入片插入链接在笔芯的中空墨水槽内。插入片是在接触片上直接冲压并弯折90度形成,插入片直接插入笔芯的中空墨水槽内,就不需要其他连接结构,连接稳固,操作快捷,方便后期更换笔芯。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接触片为圆弧片结构。接触片的圆弧片结构使其向中心处拱起,在接触片向上顶起的时候,相较一般的平板结构能更好的触碰到电池负极,能有效避免接触不良的情况发生。本技术有益的效果是:本技术的结构合理、紧凑,通过笔芯的按压情况来控制电路的导通与否,按压笔芯接触片顶起并使发光体与电池形成回路继而发光,松开笔芯则断开连接,不需要事先将各个连接件焊接连接,通过简单的组装工序就实现点亮效果,减少了加工工序,提高了组装效率,操作简单,便于更换,适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前视图;图3为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4为电路接通状态的结构图;图5为笔芯与接触片的连接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笔芯1,接触片2,电池盒3,发光体4,弹性件5,按压柄6,上臂块7,前臂块8,连接杆9,扭转弹簧10,笔杆部11,笔头部12,挡板13,插入片1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照附图:本实施例中的这种点触发光笔,包括笔杆主体,笔杆主体前端内置有笔芯1,笔芯1顶部连接有导电的接触片2,接触片2上方设有装载电池的电池盒3,电池盒3顶部连接有发光体4,发光体4的一连接端连接在电池正极,电池盒3上连接有可以接通发光体4另一连接端和接触片2的弹性件5,电池盒3底部设有开口并露出电池负极。弹性件5为导电金属制成的弹簧,发光体4另一连接端沿电池盒3外壁向下延伸并与套在电池盒3上的弹性件5接触连接,弹性件5顶端抵在电池盒3上而底端抵在接触片2上。笔杆主体内转动连接有延伸到外部的按压柄6,笔杆主体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有上臂块7,上臂块7前端转动连接有前臂块8,前臂块8和笔杆主体之间转动连接有连接杆9,上臂块7在笔杆主体内连接在按压柄6前端侧面上。发光体4为LED灯,发光体4底部固定有基座,基座嵌在电池盒3上。笔杆主体内固定有扭转弹簧10,扭转弹簧10一端抵在笔杆主体内壁上,扭转弹簧10另一端固定在按压柄6前端侧面上。按压柄6由左右两侧的相互独立转动的压柄组成,压柄各自分别连接着笔杆主体左右两侧的上臂块7,左右两侧压柄各自连接着扭转弹簧10。笔杆主体由位于上下部的笔杆部11和笔头部12螺纹连接而成,笔杆部11为透明材质一体制成结构,笔杆部11内设有位于发光体4上方的挡板13。接触片2上设有经过冲压并弯折90度形成的插入片14,插入片14插入链接在笔芯1的中空墨水槽内,接触片2为圆弧片结构。虽然本技术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点触发光笔,包括笔杆主体,其特征是:所述笔杆主体前端内置有笔芯(1),所述笔芯(1)顶部连接有导电的接触片(2),所述接触片(2)上方设有装载电池的电池盒(3),所述电池盒(3)顶部连接有发光体(4),所述发光体(4)的一连接端连接在电池正极,所述电池盒(3)上连接有可以接通发光体(4)另一连接端和接触片(2)的弹性件(5),所述电池盒(3)底部设有开口并露出电池负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点触发光笔,包括笔杆主体,其特征是:所述笔杆主体前端内置有笔芯(1),所述笔芯(1)顶部连接有导电的接触片(2),所述接触片(2)上方设有装载电池的电池盒(3),所述电池盒(3)顶部连接有发光体(4),所述发光体(4)的一连接端连接在电池正极,所述电池盒(3)上连接有可以接通发光体(4)另一连接端和接触片(2)的弹性件(5),所述电池盒(3)底部设有开口并露出电池负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触发光笔,其特征是:所述弹性件(5)为导电金属制成的弹簧,所述发光体(4)另一连接端沿电池盒(3)外壁向下延伸并与套在电池盒(3)上的弹性件(5)接触连接,所述弹性件(5)顶端抵在电池盒(3)上而底端抵在接触片(2)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触发光笔,其特征是:所述笔杆主体内转动连接有延伸到外部的按压柄(6),所述笔杆主体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有上臂块(7),所述上臂块(7)前端转动连接有前臂块(8),所述前臂块(8)和笔杆主体之间转动连接有连接杆(9),所述上臂块(7)在笔杆主体内连接在按压柄(6)前端侧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触发光笔,其特征是: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海滨
申请(专利权)人:丽水市日峰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