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印线机的烘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4042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1 22:33
一种智能印线机的烘干装置,包括印线机本体,该印线机本体上设有用于输送喷墨印线物料的输送带,印线机本体出料口处依次设有烘干箱及堆栈收集台,烘干箱内设有升降机构、加热组件以及检测杆,升降机构固定装设于烘干箱的内顶壁上,加热组件与升降机构的传动端连接以实现上下移动;检测杆竖直设置,其下端与加热组件连接、上端能够穿过烘干箱内顶壁并延伸至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用户能够根据不同材质的喷墨印线物料控制升降机构动作,使加热组件上升或下降,从而让不同材质的喷墨印线物料能够得到不同温度的烘烤;此外,通过检测杆的设置,使得用户还能从外侧观看加热组件在烘干箱内的高度,从而能够及时了解加热组件的运行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印线机的烘干装置
本技术涉及喷墨印刷设备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智能印线机的烘干装置。
技术介绍
丝网印刷机是利用丝网印版施印的机器,属于印刷机的一种,它用于印刷文字和图像,是生产印刷品的机器或设备的总称,丝网印刷机已经在图文、鞋业、服装、箱包、瓷砖、玻璃等行业平面型材质的印花加工或者大面积印花加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丝网印刷机的工作原理:首先,经过传动机构传递动力,让刮墨板在运动中挤压油墨和丝网印版,使丝网印版与承印物形成一条压印线,由于丝网具有张力N1与N2,对刮墨板产生力F2,回弹力使丝网印版除压印线外都不与承印物相接触,油墨在刮墨板的挤压力F1作用下,通过网孔,从运动着的压印线漏印到承印物上,完成印刷作业。在印刷过程中,丝网印版与刮墨板进行相对运动,挤压力F1和回弹力F2也随之同步移动,丝网在回弹力作用下,及时回位与承印物脱离接触,以免把印迹蹭脏,即丝网在印刷过程中,不断处于变形和回弹之中。目前,丝网印刷机一般分为手动式丝网印刷机、半自动丝网印刷机、自动印刷机以及丝网印刷联动机,手动式丝网印刷机一般由铰链支承、承印平台和丝网版组成,全部动作由手工操作完成;半自动丝网印刷机在印刷时,各种动作实现部分自动化,一般称刮墨、匀墨和丝网版框自动的为1/4自动丝网印刷机,称刮墨、匀墨、丝网版框和承印物吸附都自动的为1/2自动丝网印刷机,此外,承印物送入也能自动的称为3/4自动丝网印刷机;而自动丝网印刷机是在3/4自动丝网印刷机的前后分别加上自动印件升降、输送、烘干和收件堆集机构的印刷机,其印刷速度比半自动印刷机明显提高;而丝网印刷联动机是由几组印刷、烘干装置以及烫金、压痕、敷膜、模切等装置串联而成,整机可用计算机控制,并且可印刷多色印刷品,效率高、功能全的丝网印刷机型。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这类的丝网印刷机遇到了很大的技术瓶颈,首先,它在印刷作业时都是需要定制丝网版,而且印刷不同的图案或线条时,都需要定制出专门的丝网版;其次,其印刷精度取决于人工换料以网板的刮墨精度,不确定性非常高;第三,丝网印刷作业时由于采用刮墨技术,所以油墨的耗材比较大,且每次印刷完,原材料和油墨残留物都需要清洗,不仅浪费而且不环保;第四,设备对承印物的定位要求非常高,放料时都需要进行对位,有人工对位,也有机器自动对位,如果位置出现偏移就会使整个承印物的印刷质量受到影响,一旦出现位置偏差都必需及时进行调整,所以该设备对检测岗位的工作要求必须非常严格;第五,印刷效率低,即使自动化最好的丝网印刷联动机,其印刷速率也不会超过1500印/小时,且当遇到复杂图形或线条时,还会出现油墨印迹被蹭等现象,严重影响印刷精度和印刷效率。为了解决上述出现的技术瓶颈,本领域的研发人员都在通过技术创新来改变行业中的这一问题,如本申请人在2014年07月31日申请的,授权公告号CN203957532U的一种智能标记印线机,该标记印线机通过利用油墨喷枪打印的方式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丝网机械设备的印刷方式和方法,不仅可以克服丝网印刷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上述技术缺点和问题,而且可以更进一步地提高行业印刷质量和印刷效率,为行业的更新换代起来突破性、变革性的作用,是本行业中的首创,使本行业的印刷技术走向工业化、精准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加快产业升级改造。但是上述公开的技术方案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当其喷墨印线物料为不同材质的物料时,其烘干所需的温度也不相同。为了解决该问题,本申请人又于2014年10月29日申请了一种智能印线机的改进型烘干装置(授权公告号CN204172506U),其包括印线机本体,印线机本体上配设有一输送带,印线机本体出料口处依次设有一烘干箱及一堆栈收集台,烘干箱包括沿输送带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烘干箱和第二烘干箱,第一烘干箱用于干燥可快速烘干的喷墨印线物料,且第一烘干箱为固定装设;第二烘干箱用于干燥不易快速烘干的喷墨印线物料,且第二烘干箱为可拆卸地装设,该方案可以很灵活地根据实际的生产需要,单独或同时使用两个不同的烘干箱,使不同喷墨印线物料上的喷墨轨迹可以完全干燥,防止印线品相互污染,提高印线机的印线质量。但是存在一个问题,两个烘干箱会增加设备的占地面积,与现有设备小而精的需求不相符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印线机的烘干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智能印线机中的烘干装置无法同时满足可依据不同物料调节温度及减小占地面积的缺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印线机的烘干装置,包括印线机本体,该印线机本体上设有一用于输送喷墨印线物料的输送带,所述印线机本体出料口处依次设有一烘干箱及一用于收集喷墨印线物料的堆栈收集台,所述烘干箱内设有升降机构、用于烘烤所述喷墨印线物料的加热组件以及检测杆,所述升降机构固定装设于所述烘干箱的内顶壁上,所述加热组件与所述升降机构的传动端连接以实现上下移动;所述检测杆竖直设置,其下端与所述加热组件连接、上端能够穿过所述烘干箱内顶壁并延伸至外侧。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为气缸,该气缸的活塞杆朝下并与所述加热组件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组件包括一与所述升降机构传动连接的固定板以及复数个加热灯管,所述复数个加热灯管均匀布置在所述固定板的下侧。进一步的,所述烘干箱外侧顶部还装设有一刻度尺,其用于测量所述检测杆延伸到所述烘干箱外的部分的高度。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通过设置与升降机构上下传动连接的加热组件,使得用户能够根据不同材质的喷墨印线物料控制升降机构动作,使加热组件上升或下降,从而让不同材质的喷墨印线物料能够得到不同温度的烘烤;此外,通过检测杆的设置,使得用户还能从外侧观看加热组件在烘干箱内的高度,从而能够及时了解加热组件的运行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中所述烘干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所述加热组件下降后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和图3。一种智能印线机的烘干装置,包括印线机本体1,该印线机本体1上设有一用于输送喷墨印线物料2的输送带3,所述印线机本体1出料口处依次设有一烘干箱4及一用于收集喷墨印线物料2的堆栈收集台5,烘干箱4内设有升降机构6、用于烘烤喷墨印线物料2的加热组件7以及检测杆8,升降机构6固定装设于烘干箱4的内顶壁上,加热组件7与升降机构6的传动端连接以实现上下移动;检测杆8竖直设置,其下端与加热组件7连接、上端能够穿过烘干箱4内顶壁并延伸至外侧。通过设置与升降机构6上下传动连接的加热组件7,使得用户能够根据不同材质的喷墨印线物料2控制升降机构6动作,使加热组件7上升或下降,从而让不同材质的喷墨印线物料2能够得到不同温度的烘烤;此外,通过检测杆8的设置,使得用户还能从外侧观看加热组件在烘干箱内的高度,从而能够及时了解加热组件的运行情况。参照图1、图2和图3。上述升降机构6可以为气缸或电机等。本实施例中,设置该升降机构6为气缸,该气缸的活塞杆61朝下并与加热组件7连接。参照图1、图2和图3。上述加热组件7包括一与升降机构6传动连接的固定板71以及复数个加热灯管72,该复数个加热灯管72均匀布置在固定板71的下侧,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印线机的烘干装置,包括印线机本体,该印线机本体上设有一用于输送喷墨印线物料的输送带,所述印线机本体出料口处依次设有一烘干箱及一用于收集喷墨印线物料的堆栈收集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内设有升降机构、用于烘烤所述喷墨印线物料的加热组件以及检测杆,所述升降机构固定装设于所述烘干箱的内顶壁上,所述加热组件与所述升降机构的传动端连接以实现上下移动;所述检测杆竖直设置,其下端与所述加热组件连接、上端能够穿过所述烘干箱内顶壁并延伸至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印线机的烘干装置,包括印线机本体,该印线机本体上设有一用于输送喷墨印线物料的输送带,所述印线机本体出料口处依次设有一烘干箱及一用于收集喷墨印线物料的堆栈收集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内设有升降机构、用于烘烤所述喷墨印线物料的加热组件以及检测杆,所述升降机构固定装设于所述烘干箱的内顶壁上,所述加热组件与所述升降机构的传动端连接以实现上下移动;所述检测杆竖直设置,其下端与所述加热组件连接、上端能够穿过所述烘干箱内顶壁并延伸至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阙凯阙宇阙小鸿
申请(专利权)人:黑金刚福建自动化科技股份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