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防尘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3907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1 2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数控机床领域,数控机床防尘结构,包括滑鞍,该滑鞍包括位于滑鞍主体外侧顶部的上防护结构和上密封护板,所述上防护结构末端向下弯折形成第一弯折末端,所述上密封护板末端向下弯折形成第二弯折末端;滑板,其主体为板状结构,滑板的顶部边缘具有横截面为“L”形的第一限位件和横截面为“U”形且开口向上的第二限位件,其中第一限位件的第一折边固定的滑板主体上,第二折边向上延伸;所述滑板插装在滑鞍上,所述滑鞍的底部抵接在滑板的下端,且所述第二弯折末端装配到滑槽中,第一弯折末端插入到第二限位件的“U”形开口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控机床防尘结构
本技术涉及数控机床领域,特别是一种数控机床背部的防尘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数控机床的防尘结构,通常采用机床防尘罩,机床防尘罩本产品的结构主要由外壳(不锈钢板、冷板)、弹簧轴、从动轴、刮舌、尼龙纤维布(三防布)等组成,有调整装置,松紧可调,分单弹簧、双弹簧两种供用户选择。此种防护带可分为箱体式和托架式两种安装形式。防尘罩在空间小且不需严密防护的情况下,可以代替其它。但此种防尘罩由于密封不够严密,在防尘要求苛刻的条件下,会有部分灰尘进入到机床内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数控机床防尘结构,该结构可解决机床背部防尘不严密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数控机床防尘结构,包括滑鞍,该滑鞍包括位于滑鞍主体外侧顶部的上防护结构和上密封护板,所述上防护结构末端向下弯折形成第一弯折末端,所述上密封护板末端向下弯折形成第二弯折末端;滑板,其主体为板状结构,滑板的顶部边缘具有横截面为“L”形的第一限位件和横截面为“U”形且开口向上的第二限位件,其中第一限位件的第一折边固定的滑板主体上,第二折边向上延伸;所述第二限位件包括固定在滑板主体上的第一折板、以及分别沿着第一折板两端向上延伸的第二折板和第三折板,其中第一折边和第二折板之间形成滑槽;所述滑板插装在滑鞍上,所述滑鞍的底部抵接在滑板的下端,且所述第二弯折末端装配到滑槽中,第一弯折末端插入到第二限位件的“U”形开口中。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三折板的顶端具有向远离滑鞍方向延伸的第四折板。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三折板的长度大于第二折板的长度。作为优选的,所述滑鞍还包括位于滑鞍主体外侧底部的下密封护板,该下密封护板末端向上弯折,所述滑板的底壁具有开口向下的凹槽,所述下密封护板末端向上弯折部分插入到凹槽内。作为优选的,所述滑鞍和滑板间隔设置,所述滑鞍和滑板之间形成密封空腔。使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数控机床防尘结构包括在滑鞍顶部的上防护结构和上密封护板,对应的在滑板上设置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其中上防护结构插入到第二限位件的开口处,使得第一折板、第二折板、第三折板和第一弯折末端形成迷宫结构,使得灰尘不会落入到机床内部。另外,第二折板、第一限位件和第二弯折末端形成第二层的迷宫结构,使得灰尘在突破第一层防尘结构后,灰尘也不会突破第二层防尘结构,使得本防尘结构的防尘效果特别优异。附图说明图1为数控机床防尘结构的纵向剖面图。图2为图1中A部放大图。附图标记包括:100-滑鞍,110-上防护结构,111-第一弯折末端,200-上密封护板,210-第二弯折末端,300-滑板,310-第一限位件,321-第一折板,322-第二折板,323-第三折板,324-第四折板,400-下密封护板,500-密封空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控机床防尘结构,包括滑鞍100,该滑鞍100包括位于滑鞍100主体外侧顶部的上防护结构110和上密封护板200,上防护结构110末端向下弯折形成第一弯折末端111,上密封护板200末端向下弯折形成第二弯折末端210;滑板300,其主体为板状结构,滑板300的顶部边缘具有横截面为“L”形的第一限位件310和横截面为“U”形且开口向上的第二限位件,其中第一限位件310的第一折边固定的滑板300主体上,第二折边向上延伸;第二限位件包括固定在滑板300主体上的第一折板321、以及分别沿着第一折板321两端向上延伸的第二折板322和第三折板323,其中第一折边和第二折板322之间形成滑槽;滑板300插装在滑鞍100上,滑鞍100的底部抵接在滑板300的下端,且第二弯折末端210装配到滑槽中,第一弯折末端111插入到第二限位件的“U”形开口中。具体的,在机床的背部设置滑鞍100,滑鞍100的上方设置上防护结构110,滑鞍100顶端设置上密封结构,上防护结构110的主体向下倾斜,末端向下弯折形成第一弯折末端111。滑鞍100的底端设置下密封结构,将滑板300插入到滑鞍100上时,滑板300被限制在上密封结构和下密封结构之间。本实施例中,第一折板321固定在滑板300的顶面,第二折板322和第三折板323向上弯折,使得第一弯折末端111插入到第二折板322和第三折板323之间时,形成第一层迷宫结构。第二折板322、第一限位件310之间也形成类似“U”型的凹槽,第二弯折末端210插入到第二折板322、第一限位件310之间后,三者形成第二层迷宫结构。数控机床防尘结构包括在滑鞍100顶部的上防护结构110和上密封护板200,对应的在滑板300上设置第一限位件310和第二限位件,其中上防护结构110插入到第二限位件的开口处,使得第一折板321、第二折板322、第三折板323和第一弯折末端111形成迷宫结构,使得灰尘不会落入到机床内部。另外,第二折板322、第一限位件310和第二弯折末端210形成第二层的迷宫结构,使得灰尘在突破第一层防尘结构后,灰尘也不会突破第二层防尘结构,使得本防尘结构的防尘效果特别优异。第三折板323的顶端具有向远离滑鞍100方向延伸的第四折板324。使得第四折板324起到一定防护物理冲击第三折板323和第一弯折末端111的作用。第三折板323的长度大于第二折板322的长度,使得第三折板323和第一弯折末端111被防护的范围更大。滑鞍100还包括位于滑鞍100主体外侧底部的下密封护板400,该下密封护板400末端向上弯折,滑板300的底壁具有开口向下的凹槽,下密封护板400末端向上弯折部分插入到凹槽内。滑鞍100下部和滑板300的底端也形成迷宫结构。滑鞍100和滑板300间隔设置,滑鞍100和滑板300之间形成密封空腔500。空腔中可放置更多的部件,使其内部安装空间更大。以上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可以作出许多变化,只要这些变化未脱离本技术的构思,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数控机床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滑鞍,该滑鞍包括位于滑鞍主体外侧顶部的上防护结构和上密封护板,所述上防护结构末端向下弯折形成第一弯折末端,所述上密封护板末端向下弯折形成第二弯折末端;滑板,其主体为板状结构,滑板的顶部边缘具有横截面为“L”形的第一限位件和横截面为“U”形且开口向上的第二限位件,其中第一限位件的第一折边固定的滑板主体上,第二折边向上延伸;所述第二限位件包括固定在滑板主体上的第一折板、以及分别沿着第一折板两端向上延伸的第二折板和第三折板,其中第一折边和第二折板之间形成滑槽;所述滑板插装在滑鞍上,所述滑鞍的底部抵接在滑板的下端,且所述第二弯折末端装配到滑槽中,第一弯折末端插入到第二限位件的“U”形开口中。

【技术特征摘要】
1.数控机床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滑鞍,该滑鞍包括位于滑鞍主体外侧顶部的上防护结构和上密封护板,所述上防护结构末端向下弯折形成第一弯折末端,所述上密封护板末端向下弯折形成第二弯折末端;滑板,其主体为板状结构,滑板的顶部边缘具有横截面为“L”形的第一限位件和横截面为“U”形且开口向上的第二限位件,其中第一限位件的第一折边固定的滑板主体上,第二折边向上延伸;所述第二限位件包括固定在滑板主体上的第一折板、以及分别沿着第一折板两端向上延伸的第二折板和第三折板,其中第一折边和第二折板之间形成滑槽;所述滑板插装在滑鞍上,所述滑鞍的底部抵接在滑板的下端,且所述第二弯折末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菲菲谭晋威黄晧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巨浪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