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特殊螺栓形位公差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3894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1 21:52
一种提高特殊螺栓形位公差的装置,涉及一种提高螺栓形位公差的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要解决现有的车削特殊螺栓的找正方法难度大,找正效率和找正质量低,使特殊螺栓的形位公差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挡块和底座组成;所述的底座的上端面为一个凸台,在凸台的圆心设置一个顶针,在凸台的上端面靠近顶针处设置一个螺纹孔;所述的挡块与轴线平行的一个面为平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车磨两序均使用双顶的方式装夹找正,保证了锥度外圆、倒角及根部圆角三者同轴度,提高了产品的形位公差,产品合格率达10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特殊螺栓形位公差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提高螺栓形位公差的装置
技术介绍
特殊螺栓在锥度外圆B磨削准后(图1和图2),车准与锥度外圆相接的倒角a和根部圆角R,并保证锥度外圆B、倒角a及根部圆角R三者同轴度,且同轴度的形位公差为0.02。现有的加工方法使用车床四爪夹盘直接装夹特殊螺栓的大头端外圆,尽量按照锥度外圆B找正,然后车削倒角a及根部圆角R。但是传统方法存在以下缺点:1、找正难度大,找正时间长,找正精度难以保证;2、车削与特殊螺栓外圆相接的倒角a及根部圆角R后,由于磨床使用螺栓两端顶针孔直接找正,车床直接装夹螺栓大端外圆找正,两道工序找正方法不一致,形位公差难以保证,极易产生接刀痕,致使产品不合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要解决现有的车削特殊螺栓的找正方法难度大,找正效率和找正质量低,使特殊螺栓的形位公差低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提高特殊螺栓形位公差的装置。本技术的提高特殊螺栓形位公差的装置是由挡块1和底座2组成;所述的底座2为圆柱体,在圆柱体的上端面为一个圆柱体凸台2-1,在圆柱体凸台2-1的圆心设置一个顶针2-3,在圆柱体凸台2-1的上端面靠近顶针2-3处设置一个螺纹孔2-2;所述的挡块1是由本体1-1和螺纹杆1-2组成;所述的本体1-1中与轴线平行的一个面为平面1-3,本体1-1的高度h小于特殊螺栓根部的厚度D,本体1-1的一个端面和螺纹杆1-2的一个端面固定在一起;螺纹杆1-2的外壁为螺纹,且螺纹杆1-2的长度小于等于底座2的螺纹孔2-2的深度。本技术的提高特殊螺栓形位公差的装置的使用方法为:当要车准与锥度外圆B相接的倒角a和根部圆角R时,将挡块1的螺纹杆1-2拧入底座2的螺纹孔2-2中,利用车床四爪夹盘装底座2的外圆,分别使用底座2上的顶针2-3及车床自带顶针双顶特殊螺栓的两端,由于磨床使用两侧顶针孔双顶磨削准锥度外圆B,因此车床可直接利用两端顶针孔进行双顶装夹,挡块1的作用是防止特殊螺栓在车削时转动,利用挡块1的平面1-3挡住特殊螺栓根部的E面(见图1),使特殊螺栓在加工过程中不再转动,达到固定效果,同时挡块1可具有多种规格,具有快换功能,通过调换不同规格挡块,可以对结构相似,尺寸不同的螺栓进行加工。本技术的提高特殊螺栓形位公差的装置的设计原理为:如图1-图6,特殊螺栓的工艺要求在锥度外圆B磨削准后,再车准与锥度外圆相接的倒角a及根部圆角R,并保证锥度外圆B、倒角a及根部圆角R三者同轴度。磨削锥度外圆B时使用双顶的方式找正装夹,因此两端顶针孔是此产品的基准,车床想要保证车削部位与磨床同心,也需要以两端顶针孔为基准找正,这就需要车床也使用双顶的方式装夹,因此工装上须有顶尖,只进行双顶,不在轴向固定螺栓,在车削时螺栓会跟着一起转动,所以设计挡块1,用挡块1的平面1-3接触特殊螺栓的根部平面E,防止特殊螺栓转动,设计多组规格的挡块(当螺栓根部厚度D尺寸不同时,调换相应挡块,挡块高度接近于D尺寸,但应小于D尺寸),互换性强,更换方法简单,可以加工不同规格的螺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使用此装置进行装夹找正,对比传统方法,有以下优点:1、直接使用装置上的顶尖2-3,在车床上双顶特殊螺栓进行找正(车床自带一个顶尖),简化了找正过程,降低了找正难度,提高了找正精度及工作效率,经过实践验证,利用此工装之后,找正时间比原来缩短了至少一倍;2、车磨两序均使用双顶的方式装夹找正,保证了锥度外圆B、倒角a及根部圆角R三者同轴度,提高了产品的形位公差,产品合格率达100%;3、装置可调,挡块1可具有多组规格,可快换,互换性强,当特殊螺栓根部厚度D尺寸(见图1)不同时,调换挡块1即可加工。附图说明图1为特殊螺栓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一中的底座2的俯视图;图4为图3的A-A剖面图;图5为具体实施方式一中的挡块1的俯视图;图6为图5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为一种提高特殊螺栓形位公差的装置,如图1-图6所示,具体是由挡块1和底座2组成;所述的底座2为圆柱体,在圆柱体的上端面为一个圆柱体凸台2-1,在圆柱体凸台2-1的圆心设置一个顶针2-3,在圆柱体凸台2-1的上端面靠近顶针2-3处设置一个螺纹孔2-2;所述的挡块1是由本体1-1和螺纹杆1-2组成;所述的本体1-1中与轴线平行的一个面为平面1-3,本体1-1的高度h小于特殊螺栓根部的厚度D,本体1-1的一个端面和螺纹杆1-2的一个端面固定在一起;螺纹杆1-2的外壁为螺纹,且螺纹杆1-2的长度小于等于底座2的螺纹孔2-2的深度。本实施方式的提高特殊螺栓形位公差的装置的使用方法为:当要车准与锥度外圆B相接的倒角a和根部圆角R时,将挡块1的螺纹杆1-2拧入底座2的螺纹孔2-2中,利用车床四爪夹盘装底座2的外圆,分别使用底座2上的顶针2-3及车床自带顶针双顶特殊螺栓的两端,由于磨床使用两侧顶针孔双顶磨削准锥度外圆B,因此车床可直接利用两端顶针孔进行双顶装夹,挡块1的作用是防止特殊螺栓在车削时转动,利用挡块1的平面1-3挡住特殊螺栓根部的E面(见图1),使特殊螺栓在加工过程中不再转动,达到固定效果,同时挡块1可具有多种规格,具有快换功能,通过调换不同规格挡块,可以对结构相似,尺寸不同的螺栓进行加工。本实施方式的提高特殊螺栓形位公差的装置的设计原理为:如图1-图6,特殊螺栓的工艺要求在锥度外圆B磨削准后,再车准与锥度外圆相接的倒角a及根部圆角R,并保证锥度外圆B、倒角a及根部圆角R三者同轴度。磨削锥度外圆B时使用双顶的方式找正装夹,因此两端顶针孔是此产品的基准,车床想要保证车削部位与磨床同心,也需要以两端顶针孔为基准找正,这就需要车床也使用双顶的方式装夹,因此工装上须有顶尖,只进行双顶,不在轴向固定螺栓,在车削时螺栓会跟着一起转动,所以设计挡块1,用挡块1的平面1-3接触特殊螺栓的根部平面E,防止特殊螺栓转动,设计多组规格的挡块(当螺栓根部厚度D尺寸不同时,调换相应挡块,挡块高度接近于D尺寸,但应小于D尺寸),互换性强,更换方法简单,可以加工不同规格的螺栓。本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使用此装置进行装夹找正,对比传统方法,有以下优点:1、直接使用装置上的顶尖2-3,在车床上双顶特殊螺栓进行找正(车床自带一个顶尖),简化了找正过程,降低了找正难度,提高了找正精度及工作效率,经过实践验证,利用此工装之后,找正时间比原来缩短了至少一倍;2、车磨两序均使用双顶的方式装夹找正,保证了锥度外圆B、倒角a及根部圆角R三者同轴度,提高了产品的形位公差,产品合格率达100%;3、装置可调,挡块1可具有多组规格,可快换,互换性强,当特殊螺栓根部厚度D尺寸(见图1)不同时,调换挡块1即可加工。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挡块1的本体1-1的高度小于特殊螺栓根部的厚度0.5mm~1mm。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挡块1的本体1-1的高度小于特殊螺栓根部的厚度0.5mm。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的是:挡块1的本体1-1的高度小于特殊螺栓根部的厚度0.8mm。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相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特殊螺栓形位公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提高特殊螺栓形位公差的装置是由挡块(1)和底座(2)组成;所述的底座(2)为圆柱体,在圆柱体的上端面为一个圆柱体凸台(2‑1),在圆柱体凸台(2‑1)的圆心设置一个顶针(2‑3),在圆柱体凸台(2‑1)的上端面靠近顶针(2‑3)处设置一个螺纹孔(2‑2);所述的挡块(1)是由本体(1‑1)和螺纹杆(1‑2)组成;所述的本体(1‑1)中与轴线平行的一个面为平面(1‑3),本体(1‑1)的高度h小于特殊螺栓根部的厚度D,本体(1‑1)的一个端面和螺纹杆(1‑2)的一个端面固定在一起;螺纹杆(1‑2)的外壁为螺纹,且螺纹杆(1‑2)的长度小于等于底座(2)的螺纹孔(2‑2)的深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特殊螺栓形位公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提高特殊螺栓形位公差的装置是由挡块(1)和底座(2)组成;所述的底座(2)为圆柱体,在圆柱体的上端面为一个圆柱体凸台(2-1),在圆柱体凸台(2-1)的圆心设置一个顶针(2-3),在圆柱体凸台(2-1)的上端面靠近顶针(2-3)处设置一个螺纹孔(2-2);所述的挡块(1)是由本体(1-1)和螺纹杆(1-2)组成;所述的本体(1-1)中与轴线平行的一个面为平面(1-3),本体(1-1)的高度h小于特殊螺栓根部的厚度D,本体(1-1)的一个端面和螺纹杆(1-2)的一个端面固定在一起;螺纹杆(1-2)的外壁为螺纹,且螺纹杆(1-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洁唐公民冯彪张宏博庄乾才杨凤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