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室通风柜气流导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83815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1 2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实验室通风柜气流导风系统,包括通风柜体、通风腔、开口、密封门,开口底部边缘设有门槛条,门槛条朝向通风腔一侧设有出气孔,门槛条底部前侧设有进气孔,通风腔后壁自下而上依次设有抽风网板、下挡板、上挡板,通风柜体顶部设有集风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中空的门槛条内侧设置出气孔,在门槛条底部设置进气口,在工作过程中通风腔压力较开口处低,空气从开口处进入通风腔,门槛条顶面气流较门槛条后侧大,门槛条后侧压力较低,部分空气经过出气孔进入门槛条后侧,防止有害气体在门槛条后侧富集,通风腔后壁自下而上依次设有抽风网板、下挡板、上挡板,便于扩大通风腔容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验室通风柜气流导风系统
本技术涉及通风柜
,特别涉及一种实验室通风柜气流导风系统。
技术介绍
实验室通风柜是在实验室中应用相当广泛的一种专用设备,通风橱的进气与出气影响着设备的性能。现有通风柜通常在开口处设置门槛条,以便防止通风柜底部的液体溢出,但是现有的通风柜的门槛条处以出现气流死角,导致有害气体富集在所述门槛条内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验室通风柜气流导风系统。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实验室通风柜气流导风系统,包括通风柜体,所述通风柜体设有通风腔,所述通风腔前侧的所述通风柜体上设有开口,所述通风柜体前侧设有封闭所述开口的密封门,所述开口延伸至所述通风柜体底部,所述开口底部边缘设有门槛条,所述门槛条沿所述开口底部边缘延伸,所述门槛条为中空的条形管,所述门槛条朝向所述通风腔一侧设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开口高于所述通风腔底面,所述出气孔与所述门槛条内部连通,所述门槛条底部前侧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与所述门槛条内部连通,所述通风腔后壁自下而上依次设有抽风网板、下挡板、上挡板,所述抽风网板、下挡板以及上挡板与所述通风腔后壁之间设有抽风腔,所述通风柜体顶部设有集风罩,所述集风罩与所述抽风腔顶部连通。上述设计中通过在中空的门槛条内侧设置出气孔,在所述门槛条底部设置进气口,在工作过程中通风腔压力较开口处低,空气从开口处进入通风腔,门槛条顶面气流较门槛条后侧大,门槛条后侧压力较低,部分空气经过出气孔进入门槛条后侧,防止有害气体在门槛条后侧富集,通风腔后壁自下而上依次设有抽风网板、下挡板、上挡板,便于扩大通风腔容积。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风柜体前侧为斜面,所述通风柜体前侧为自所述通风柜体顶面后侧向所述通风柜体前侧底部延伸,所述开口处设有上下推拉式密封门,便于调节开口大小。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口左右两侧的通风柜体上设有上下延伸的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密封门两侧配合,所述通风柜体后侧设有配置块,所述通风柜体上设有滑轮,所述配置块上设有绕在所述滑轮上的牵引绳,所述牵引绳末端与所述密封门顶部连接,所述配置块对所述密封门向上的牵引力等于所述密封门重力。配重块便于平衡密封门所受的重力,防止密封门在任意位置停留且不需要锁紧,操作方便。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风腔后壁设有扣板,所述抽风网板、下挡板以及上挡板均扣在所述扣板上,便于拆装。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抽风网板、下挡板以及上挡板之间均设有间隙,所述抽风网板底部与所述通风腔底部也设有间隙,便于抽取通风腔中上部的有害气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中空的门槛条内侧设置出气孔,在所述门槛条底部设置进气口,在工作过程中通风腔压力较开口处低,空气从开口处进入通风腔,门槛条顶面气流较门槛条后侧大,门槛条后侧压力较低,部分空气经过出气孔进入门槛条后侧,防止有害气体在门槛条后侧富集,通风腔后壁自下而上依次设有抽风网板、下挡板、上挡板,便于扩大通风腔容积。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门槛条剖面放大示意图。在图中1.通风柜体,2.集风罩,3.滑轮,4.牵引绳,5.密封门,6.开口,7.门槛条,8.抽风网板,9.下挡板,10.抽风腔,11.扣板,12.上挡板,13.进气孔,14.出气孔,15.通风腔,16.配置块,17.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一种实验室通风柜气流导风系统,包括通风柜体1,所述通风柜体1设有通风腔15,所述通风腔15前侧的所述通风柜体1上设有开口6,所述通风柜体1前侧设有封闭所述开口6的密封门5,所述开口6延伸至所述通风柜体1底部,所述开口6底部边缘设有门槛条7,所述门槛条7沿所述开口6底部边缘延伸,所述门槛条7为中空的条形管,所述门槛条7朝向所述通风腔15一侧设有出气孔14,所述出气孔14开口6高于所述通风腔15底面,所述出气孔14与所述门槛条7内部连通,所述门槛条7底部前侧设有进气孔13,所述进气孔13与所述门槛条7内部连通,所述通风腔15后壁自下而上依次设有抽风网板8、下挡板9、上挡板12,所述抽风网板8、下挡板9以及上挡板12与所述通风腔15后壁之间设有抽风腔10,所述通风柜体1顶部设有集风罩2,所述集风罩2与所述抽风腔10顶部连通。上述设计中通过在中空的门槛条7内侧设置出气孔14,在所述门槛条7底部设置进气孔13,在工作过程中通风腔15压力较开口6处低,空气从开口6处进入通风腔15,门槛条7顶面气流较门槛条7后侧大,门槛条7后侧压力较低,部分空气经过出气孔14进入门槛条7后侧,防止有害气体在门槛条7后侧富集,通风腔15后壁自下而上依次设有抽风网板8、下挡板9、上挡板12,便于扩大通风腔15容积。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风柜体1前侧为斜面,所述通风柜体1前侧为自所述通风柜体1顶面后侧向所述通风柜体1前侧底部延伸,所述开口6处设有上下推拉式密封门5,便于调节开口6大小。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口6左右两侧的通风柜体1上设有上下延伸的滑槽17,所述滑槽17与所述密封门5两侧配合,所述通风柜体1后侧设有配置块16,所述通风柜体1上设有滑轮3,所述配置块16上设有绕在所述滑轮3上的牵引绳4,所述牵引绳4末端与所述密封门5顶部连接,所述配置块16对所述密封门5向上的牵引力等于所述密封门5重力。配重块便于平衡密封门5所受的重力,防止密封门5在任意位置停留且不需要锁紧,操作方便。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风腔15后壁设有扣板11,所述抽风网板8、下挡板9以及上挡板12均扣在所述扣板11上,便于拆装。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抽风网板8、下挡板9以及上挡板12之间均设有间隙,所述抽风网板8底部与所述通风腔15底部也设有间隙,便于抽取通风腔15中上部的有害气体。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验室通风柜气流导风系统,包括通风柜体,所述通风柜体设有通风腔,所述通风腔前侧的所述通风柜体上设有开口,所述通风柜体前侧设有封闭所述开口的密封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延伸至所述通风柜体底部,所述开口底部边缘设有门槛条,所述门槛条沿所述开口底部边缘延伸,所述门槛条为中空的条形管,所述门槛条朝向所述通风腔一侧设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开口高于所述通风腔底面,所述出气孔与所述门槛条内部连通,所述门槛条底部前侧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与所述门槛条内部连通,所述通风腔后壁自下而上依次设有抽风网板、下挡板、上挡板,所述抽风网板、下挡板以及上挡板与所述通风腔后壁之间设有抽风腔,所述通风柜体顶部设有集风罩,所述集风罩与所述抽风腔顶部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室通风柜气流导风系统,包括通风柜体,所述通风柜体设有通风腔,所述通风腔前侧的所述通风柜体上设有开口,所述通风柜体前侧设有封闭所述开口的密封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延伸至所述通风柜体底部,所述开口底部边缘设有门槛条,所述门槛条沿所述开口底部边缘延伸,所述门槛条为中空的条形管,所述门槛条朝向所述通风腔一侧设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开口高于所述通风腔底面,所述出气孔与所述门槛条内部连通,所述门槛条底部前侧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与所述门槛条内部连通,所述通风腔后壁自下而上依次设有抽风网板、下挡板、上挡板,所述抽风网板、下挡板以及上挡板与所述通风腔后壁之间设有抽风腔,所述通风柜体顶部设有集风罩,所述集风罩与所述抽风腔顶部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室通风柜气流导风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通风柜体前侧为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向前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艺斯高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