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北大学专利>正文

双向离心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3743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1 2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向离心管,离心管的上端设置离心管盖,离心管与离心管盖之间设置连接管,连接管内设置过滤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离心管上端设置连接管,连接管内设置石英砂芯过滤芯,连接管的上端设置离心管盖,实现了固液离心分离后再反向离心过滤分离,使得固液完全分离,减少了固体的干燥时间和液体残留,提高了固体的纯度。反向离心过滤分离能够使固体由狭窄的离心管底部转移至较短的连接管中,方便取出固体和直接对固体物进行干燥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向离心管
本技术属于分离实验设备或装置
,具体涉及到一种进行固液分离的离心管。
技术介绍
离心分离技术在化学分析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离心分离时,可以将离心管置于离心机转盘上的离心槽内,利用离心机高速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进行固液分离。现有技术中,离心结束后,固体物质富集在离心管的底部,液体位于固体的上方,将液体倾倒后,固体上方仍会留有少量的液体,影响了固液分离的效果,固体紧密堆积于管体的锥形部分,固体的取出过程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固液完全分离且固体物易取出的双向离心管。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离心管的上端设置离心管盖,离心管与离心管盖之间设置连接管,连接管内设置过滤芯。本技术的连接管为圆柱形管状体,连接管内设置的过滤芯位于连接管的3/4高度位置。本技术的过滤芯为石英砂芯。本技术的离心管盖的几何形状为:圆台体的顶端与球冠连为一体构成;所述的离心管的几何形状为:上部为圆柱形管状体、下部为与圆柱形管状体连为一体的圆台体、下端为与圆台体连为一体的球冠体构成。本技术的离心管盖的圆台体的轴向长度L1为2~3cm,离心管盖的圆台体的锥角为10°~30°。本技术的离心管的圆柱形管状体的轴向长度为L2为6~10cm,离心管的圆台体的轴向长度L3为2~3cm,离心管的圆台体的锥角为10°~30°。本技术采用了在离心管上端设置连接管,连接管内设置石英砂芯过滤芯,连接管的上端设置离心管盖,实现了固液离心分离后再反向离心过滤分离,使得固液完全分离,减少了固体的干燥时间和液体残留,提高了固体的纯度。反向离心过滤分离能够使固体由狭窄的离心管底部转移至较短的连接管中,方便取出固体和直接对固体物进行干燥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双向离心管由离心管盖1、过滤芯2、连接管3、离心管4联接构成。在离心管4上端加工外螺纹,离心管4的几何形状为:上部为圆柱形管状体、下部为与圆柱形管状体连为一体的圆台体、下端为与圆台体连为一体的球冠体构成,离心管4的圆柱形管状体的轴向长度L2为8cm,离心管4的圆台体的轴向长度L3为2.5cm,离心管4的圆台体的锥角为20°,连接管3的下端加工有内螺纹,连接管3为圆柱形管状体,离心管4的上端通过螺纹与连接管3的下端相联接。在连接管3的内部放置过滤芯2,过滤芯2为石英砂芯,过滤芯2位于连接管3的3/4高度位置,过滤芯2用于将固体物质与液体分离。连接管3的上端加工有外螺纹,离心管盖1的下端加工内螺纹,离心管盖1的几何形状为:圆台体的顶端与球冠连为一体构成,离心管盖1的圆台体的轴向长度L1为2.5cm,离心管盖1的圆台体的锥角为20°,离心管盖1下端通过螺纹与连接管3的上端相联接。实施例2在离心管4上端加工外螺纹,离心管4的几何形状为:上部为圆柱形管状体、下部为与圆柱形管状体连为一体的圆台体、下端为与圆台体连为一体的球冠体构成,离心管4的圆柱形管状体的轴向长度L2为6cm,离心管4的圆台体的轴向长度L3为2cm,离心管4的圆台体的锥角为10°,连接管3的下端加工有内螺纹,连接管3为圆柱形管状体,离心管4的上端通过螺纹与连接管3的下端相联接。在连接管3的内部放置过滤芯2。连接管3的上端加工有外螺纹,离心管盖1的下端加工内螺纹,离心管盖1的几何形状为:圆台体的顶端与球冠连为一体构成,离心管盖1的圆台体的轴向长度L1为2cm,离心管盖1的圆台体的锥角为10°,离心管盖1下端通过螺纹与连接管3的上端相联接。其他零部件以及零部件的联接关系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3在离心管4上端加工外螺纹,离心管4的几何形状为:上部为圆柱形管状体、下部为与圆柱形管状体连为一体的圆台体、下端为与圆台体连为一体的球冠体构成,离心管4的圆柱形管状体的轴向长度L2为10cm,离心管4的圆台体的轴向长度L3为3cm,离心管4的圆台体的锥角为30°,连接管3的下端加工有内螺纹,连接管3为圆柱形管状体,离心管4的上端通过螺纹与连接管3的下端相联接。在连接管3的内部放置过滤芯2。连接管3的上端加工有外螺纹,离心管盖1的下端加工内螺纹,离心管盖1的几何形状为:圆台体的顶端与球冠连为一体构成,离心管盖1的圆台体的轴向长度L1为3cm,离心管盖1的圆台体的锥角为30°,离心管盖1下端通过螺纹与连接管3的上端相联接。其他零部件以及零部件的联接关系与实施例1相同。本实施例的操作步骤如下:(1)离心管4、连接管3和离心管盖1通过螺纹密封连接,将固液混合物放入离心管4的底部,将离心管4底部放置于离心机转盘上的离心槽内,进行离心操作后,打开离心管4与连接管3间的螺纹连接,将上层液体倒出,固体留在离心管4底部,固体上方残留有少于5%的液体。(2)将离心管4、连接管3和离心管盖1通过螺纹密封连接,将离心管盖1的底部放置于离心机转盘上的离心槽内,进行离心操作后,过滤芯2将固体中残留液体和固体分离,液体进入过滤芯2下方的离心管盖1中,固体则留在过滤芯2上,能够从过滤芯2上方便取出固体物。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向离心管,离心管(4)的上端设置离心管盖(1),其特征在于:离心管(4)与离心管盖(1)之间设置连接管(3),连接管(3)内设置过滤芯(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离心管,离心管(4)的上端设置离心管盖(1),其特征在于:离心管(4)与离心管盖(1)之间设置连接管(3),连接管(3)内设置过滤芯(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离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管(3)为圆柱形管状体,连接管(3)内设置的过滤芯(2)位于连接管(3)的3/4高度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向离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芯(2)为石英砂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离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心管盖(1)的几何形状为:圆台体的顶端与球冠体连为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秋硕蒲姣姣齐敏乔小艳贾婉莹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