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尘脱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3699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1 2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除尘脱硝装置,包括脱硝塔外壳,脱硝塔外壳外壳底部设置进气口,顶部设置排气口,脱硫塔外壳内部由下至上分别架设用于消除烟气内气流固体颗粒物的喷漆装置、将气流由层流状态转变为湍流状态的气流整理装置、以及用于将气流中硝化物分解的臭氧发生器。本除尘脱硝装置首先通过设置在脱硝塔外壳内部的喷漆装置,将烟气中的固体颗粒物通过喷淋除尘的方式清除,通过气流整理装置将除尘后气体从层流状态转变为湍流状态,使得除尘后气体和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首先充分混合,进而使脱硝效果得到保障。通过双层气流整理装置,可使脱硝塔外壳内部形成文丘里管效果,使得除尘后气体转变成湍流状态效果更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除尘脱硝装置
本技术涉及环保设备
,特别是除尘脱硝装置。
技术介绍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是应用于多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生成化工工业的一项锅炉烟气净化技术。氮氧化物、硫氧化物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故应用此项技术对环境空气净化益处颇多。现有供热小机组多数为水沫和冲击式除尘,已不能满足环保排放的要求,一般处理是将原有系统拆除改成布袋或电袋。因供热机组排烟温度较低,常规脱硝方法不能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针对低温含硝化物的烟气的除尘脱硝装置,其可以一次性的完成除尘和低温脱硝两个工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除尘脱硝装置,包括脱硝塔外壳,该脱硝塔外壳外壳底部设置进气口,顶部设置排气口,所述脱硝塔外壳内部由下至上分别架设用于消除烟气内气流固体颗粒物的喷漆装置、将气流由层流状态转变为湍流状态的气流整理装置、以及用于将气流中硝化物分解的臭氧发生器。作为优选的,所述喷漆装置包括喷淋液输送管路和若干个喷淋头。作为优选的,所述喷漆装置有至少两层,且不同层喷漆装置中喷淋在垂直方向上交错设置。作为优选的,所述进气口处设置有用于将烟气横向均布在脱硝塔外壳底部的气流导向板。作为优选的,所述气流导向板一侧连接在排气口上沿,且自由端向下倾斜。作为优选的,所述气流整理装置包括平行架设在脱硝塔外壳内部的若干条横梁,并使得流整理装置呈格栅状。作为优选的,所述气流整理装置有两层,且两层气流整理装置间隔设置,两层气流整理装置中横梁在垂向的投影中相互垂直,使得所述两层气流整理装置之间形成的过气通道呈网格状。使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除尘脱硝装置首先通过设置在脱硝塔外壳内部的喷漆装置,将烟气中的固体颗粒物通过喷淋除尘的方式清除,然后通过气流整理装置将除尘后气体从层流状态转变为湍流状态,使得除尘后气体和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首先充分混合,进而使脱硝效果得到保障。另外,通过双层气流整理装置,可使脱硝塔外壳内部形成文丘里管效果,使得除尘后气体转变成湍流状态效果更明显。在进气口位置设置气流导向板,可将进入脱硝塔外壳的烟气更充分的横向分布在脱硝塔外壳内,使得喷淋除尘的效果更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除尘脱硝装置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除尘脱硝装置单层气流整理装置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除尘脱硝装置双层叠加后的层气流整理装置的示意图。附图标记包括:100-脱硝塔外壳,110-进气口,111-气流导向板,120-排气口,200-喷漆装置,210-喷淋液输送管路,220-喷淋头,300-气流整理装置,310-横梁,320-过气间隙,330-过气网格,400-臭氧发生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除尘脱硝装置,包括脱硝塔外壳100,该脱硝塔外壳100外壳底部设置进气口110,顶部设置排气口120,脱硝塔外壳100内部由下至上分别架设用于消除烟气内气流固体颗粒物的喷漆装置200、将气流由层流状态转变为湍流状态的气流整理装置300、以及用于将气流中硝化物分解的臭氧发生器400。具体的,脱硝塔外壳100为密闭性的容器,烟气通过进气口110进入到脱硝塔外壳100内,首先通过喷漆装置200对烟气进行除尘处理,喷漆装置200包括喷淋液输送管路210和若干个喷淋头220。通过喷淋液输送管路210将喷淋液输送到各个喷淋头220上,然后通过喷淋头220喷出的雾化液体吸附固体颗粒,从而达到除尘的效果。本实施例中,喷淋液为水。通过喷淋除尘后,气体中中粉尘浓度降低到小于30mg/m3。除尘后的气体通过气流整理装置300,将除尘后气体从层流状态转变为湍流状态,使得除尘后气体和臭氧发生器400产生的臭氧首先充分混合,为后续的脱硝工艺做准备。除尘后的烟气在整理流向后,经过臭氧发生器400后,臭氧发生器400可产生臭氧或者游离氧,使气流中氮氧化合物由进气口110小于300mg/m3,降低到小于30mg/m3。喷漆装置200有至少两层,且不同层喷漆装置200中喷淋在垂直方向上交错设置。喷淋液可散步到整个脱硝塔外壳100下方横截面内。进气口110处设置有用于将烟气横向均布在脱硝塔外壳100底部的气流导向板111。气流导向板111可使得进入到脱硝塔外壳100内的烟气分布在整个脱硝塔外壳100底部,避免烟气直接向上,远离进气口110部分的喷淋液起不到喷淋除尘的效果。在进气口110位置设置气流导向板111,可将进入脱硝塔外壳100的烟气更充分的横向分布在脱硝塔外壳100内,使得喷淋除尘的效果更佳。为了避免喷淋液体在气流导向板111上聚集,气流导向板111一侧连接在排气口120上沿,且自由端向下倾斜。气流整理装置300包括平行架设在脱硝塔外壳100内部的若干条横梁310,并使得流整理装置呈格栅状。气流整理装置300有两层,且两层气流整理装置300间隔设置,两层气流整理装置300中横梁310在垂向的投影中相互垂直,使得两层气流整理装置300之间形成的过气通道呈网格状。通过双层气流整理装置300,可使脱硝塔外壳100内部形成文丘里管效果,使得除尘后气体转变成湍流状态效果更明显。如图2所示,在气流整理装置300包括外支撑体,设置在支撑体内的横梁310,在横梁310之间形成过气间隙320。如图3所示,气流整理装置300有两层,两层气流整理装置300中横梁310在垂向的投影中相互垂直,在垂向投影中,横梁310之间形成过气网格330,使得文丘里效果更佳明显。在本实施例中,气流整理装置300通过架设的方式可拆卸的安装在脱硝塔外壳100的内壁上,以方便拆卸。以上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可以作出许多变化,只要这些变化未脱离本技术的构思,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除尘脱硝装置,包括脱硝塔外壳,该脱硝塔外壳外壳底部设置进气口,顶部设置排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硝塔外壳内部由下至上分别架设用于消除烟气内气流固体颗粒物的喷漆装置、将气流由层流状态转变为湍流状态的气流整理装置、以及用于将气流中硝化物分解的臭氧发生器。

【技术特征摘要】
1.除尘脱硝装置,包括脱硝塔外壳,该脱硝塔外壳外壳底部设置进气口,顶部设置排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硝塔外壳内部由下至上分别架设用于消除烟气内气流固体颗粒物的喷漆装置、将气流由层流状态转变为湍流状态的气流整理装置、以及用于将气流中硝化物分解的臭氧发生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漆装置包括喷淋液输送管路和若干个喷淋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尘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漆装置有至少两层,且不同层喷漆装置中喷淋在垂直方向上交错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脱硝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鑫冉启明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智源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