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静脉置管贴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3664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1 2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深静脉置管贴膜,包括一张用于压覆在深静脉置管暴露于皮肤开口处的主贴膜与两张分别用于容纳所述深静脉置管形成的动脉置管与静脉置管上的副贴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更换贴膜时减少了包扎动脉置管、静脉置管及用胶布分别进行固定的过程,简化了操作流程;避免了由于纱布包裹动脉置管、静脉置管造成的臃肿感,减少患者会不适;减少患者出现胶布过敏的症状,也不会在颈部留下很多的胶布印子,保证了清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静脉置管贴膜
本技术涉及医用
,具体是一种深静脉置管贴膜。
技术介绍
现在的深静脉置管贴膜仅有一张贴膜,无自带固定深静脉置管的固定装置,在更换完贴膜后,动静脉端出口的接头端需要先用无菌纱布包裹,再用胶布包扎好,最后用胶布带将其黏贴在贴膜及皮肤上。固定导管的胶布贴在皮肤上时,不仅贴的不牢固,也不美观,部分患者会对胶布过敏,或者胶布经常撕掉时会对患者的皮肤有损伤,且如不能及时清洗掉患者脖子上的胶布印子,容易造成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简化护士的操作流程、减少患者的不适感觉且减少导管感染的几率的深静脉置管贴膜。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深静脉置管贴膜,包括一张用于压覆在深静脉置管暴露于皮肤开口处的主贴膜与两张分别用于容纳所述深静脉置管形成的动脉置管与静脉置管上的副贴膜,其中:所述主贴膜呈矩形,该主贴膜包括依次布设的剥离纸层、吸水垫层及无纺布层,所述的吸水垫层背向所述吸水垫层的一面的四个端点处设有胶黏点;所述副贴膜呈矩形,该副贴膜包括依次布设的粘接层及覆盖层,在所述覆盖层背向所述粘接层的一面设有一对用于压覆动脉置管或静脉置管的透明层,每张透明层的沿边处设有粘性条,且这两张透明层之间形成一个重合区域。所述的透明层与覆盖层之间形成了塑料材质的小口袋,这个口袋的重合区域有胶贴,在更换完贴膜后,可将这个小口袋的重合区域打开,将动脉置管与静脉置管分别放入后,再将重合区域的粘性条粘合。优选地,所述副贴膜的粘接层背向所述覆盖层的一面设有防粘连膜层。所述的副贴膜可以是独立于主贴膜、直接粘结在皮肤上的个体。优选地,所述副贴膜的粘接层粘接在所述主贴膜的无纺布层上。所述的副贴膜也可以与主贴膜进行粘结,减少了皮肤上粘接贴膜的面积。优选地,所述的每个副贴膜上的两张透明层形成一体式结构的透明粘附层,所述重合区域设置在该透明粘附层的中部。优选地,所述的透明粘附层的中部呈向上隆起状。隆起状使得动脉置管与静脉置管能够更好地放置在透明粘附层与覆盖层之间。优选地,所述的两张副贴膜的总长=所述主贴膜的长度的一半。本深静脉置管贴膜适用于临时深静脉置管的固定。本技术中副贴膜的个数也可以是一个,可将动脉置管、静脉置管同时置入在这个副贴膜内,简化操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更换贴膜时减少了包扎动脉置管、静脉置管及用胶布分别进行固定的过程,简化了操作流程;避免了由于纱布包裹动脉置管、静脉置管造成的臃肿感,减少患者会不适;减少患者出现胶布过敏的症状,也不会在颈部留下很多的胶布印子,保证了清洁,不易造成感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使用状态图;图3为本技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其中:1-主贴膜11-剥离纸层12-吸水垫层13-无纺布层14-胶黏点2-副贴膜21-粘接层22-覆盖层23-透明层24-重合区域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图3所示的一种深静脉置管贴膜,包括一张用于压覆在深静脉置管暴露于皮肤开口处的主贴膜1与两张分别用于容纳所述深静脉置管形成的动脉置管与静脉置管上的副贴膜2,其中:所述主贴膜1呈矩形,该主贴膜1包括依次布设的剥离纸层11、吸水垫层12及无纺布层13,所述的吸水垫层12背向所述吸水垫层12的一面的四个端点处设有胶黏点14;所述副贴膜2呈矩形,该副贴膜2包括依次布设的粘接层21及覆盖层22,在所述覆盖层22背向所述粘接层21的一面设有一对用于压覆动脉置管或静脉置管的透明层23,每张透明层23的沿边处设有粘性条,且这两张透明层23之间形成一个重合区域24。所述的每个副贴膜2上的两张透明层23形成一体式结构的透明粘附层,所述重合区域24设置在该透明粘附层的中部。所述的透明粘附层的中部呈向上隆起状。所述的两张副贴膜2的总长=所述主贴膜1的长度的一半。实施例2:其余同实施例1,如图3所示的深静脉置管贴膜,其中所述副贴膜2的粘接层21背向所述覆盖层22的一面设有防粘连膜层。所述副贴膜2的粘接层21粘接在所述主贴膜1的无纺布层13上。所述的每个副贴膜2上的两张透明层23形成一体式结构的透明粘附层,所述重合区域24设置在该透明粘附层的中部。所述的透明粘附层的中部呈向上隆起状。以上已对本技术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技术创造并不限于所述的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静脉置管贴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张用于压覆在深静脉置管暴露于皮肤开口处的主贴膜(1)与两张分别用于容纳所述深静脉置管形成的动脉置管与静脉置管上的副贴膜(2),其中:所述主贴膜(1)呈矩形,该主贴膜(1)包括依次布设的剥离纸层(11)、吸水垫层(12)及无纺布层(13),所述的吸水垫层(12)背向所述吸水垫层(12)的一面的四个端点处设有胶黏点(14);所述副贴膜(2)呈矩形,该副贴膜(2)包括依次布设的粘接层(21)及覆盖层(22),在所述覆盖层(22)背向所述粘接层(21)的一面设有一对用于压覆动脉置管或静脉置管的透明层(23),每张透明层(23)的沿边处设有粘性条,且这两张透明层(23)之间形成一个重合区域(2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静脉置管贴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张用于压覆在深静脉置管暴露于皮肤开口处的主贴膜(1)与两张分别用于容纳所述深静脉置管形成的动脉置管与静脉置管上的副贴膜(2),其中:所述主贴膜(1)呈矩形,该主贴膜(1)包括依次布设的剥离纸层(11)、吸水垫层(12)及无纺布层(13),所述的吸水垫层(12)背向所述吸水垫层(12)的一面的四个端点处设有胶黏点(14);所述副贴膜(2)呈矩形,该副贴膜(2)包括依次布设的粘接层(21)及覆盖层(22),在所述覆盖层(22)背向所述粘接层(21)的一面设有一对用于压覆动脉置管或静脉置管的透明层(23),每张透明层(23)的沿边处设有粘性条,且这两张透明层(23)之间形成一个重合区域(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三利裴淼周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