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36215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1 2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饮水装置,涉及家用电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净水箱(100)上设置回流孔(104),并设置流量控制阀(304),如此,在通过流量控制阀(304)控制从第一管路(301)的出水端流向净水箱(100)的流量的同时,还调控了由第一管路(301)的出水端进入加热装置(200)的流量,也就是调控了从加热装置(200)的出水端流入第二管路(302)中的待冷却的热水的流量,从而,在从净水箱(100)进入第一管路(301)中的冷却水的流量恒定时,也能够通过调节待冷却的热水的流量实现对冷水的温度的调控,调控的精确性更高,且对热水降温冷却的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饮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饮水装置。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刚烧开的热水经常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冷却到适合人们饮用的适宜温度,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不便。因此,现有的饮水装置通常具有降温冷却功能,以加快热水的冷却,减少用户的等待时间。在现有技术中,饮水装置包括冷水箱、加热装置及出水装置,加热装置的出水端与出水装置连接。为了实现降温冷却功能,在加热装置与出水装置之间还设置有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具有第二管路及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的进水端与加热装置连接,第二管路的出水端与出水装置连接;第一管路的进水端与水箱连接,第一管路的出水端与加热装置的进水端连接;第二管路中的热水与第一管路中的冷却水能够进行热交换。其中,在第一管路与水箱之间还设置有水泵。在需要从出水装置流出冷水时,水箱中的冷却水进入第一管路,同时,加热装置中的热水进入第二管路,由环隙中的冷却水对第二管路中的热水进行降温冷却,冷却水吸收第二管路中的热水的热量之后进入加热装置。然而,在上述饮水装置中,通常是通过调节进入热交换器中的冷却水的流量来调节冷水(被冷却之后的热水)的温度,调控的精确性较差,且降温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饮水装置,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技术提供一种饮水装置,净水箱、加热装置、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及出水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的出水端与所述出水装置连通;所述第二管路的进水端与所述加热装置的出水端连通,所述第二管路的出水端与所述出水装置连通;所述第一管路的进水端与所述净水箱的出水孔连通,所述第一管路的出水端与所述加热装置的进水端连通,所述第一管路中的液体能够吸收所述第二管路中的液体的热量;所述净水箱上还设置有回流孔,所述回流孔能够与第一管路的出水端连通;所述饮水装置还包括:流量控制阀,所述流量控制阀能够控制液体由所述第一管路回流至所述净水箱的流量。通过在净水箱上设置回流孔,并设置流量控制阀如此,在通过流量控制阀控制从第一管路的出水端流向净水箱的流量的同时,还调控了由第一管路的出水端进入加热装置的流量,也就是调控了从加热装置的出水端流入第二管路中的待冷却的热水的流量,从而,在从净水箱进入第一管路中的冷却水的流量恒定时,也能够通过调节待冷却的热水的流量实现对冷水的温度的调控,调控的精确性更高,且对热水降温冷却的效率更高。进一步地,所述流量控制阀连接在所述第一管路的出水端与所述回流孔之间。由于从第一管路的出水端回流至净水箱的水为冷却水,具有较低的温度,将流量控制阀设置在此处,能够降低对流量控制阀的要求。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路的出水端与所述回流孔之间连接有回流管,所述流量控制阀设置在所述回流管中。通过设置回流管,流量控制阀及加热装置的设置位置能够更加自由。进一步地,所述流量控制阀还与所述加热装置的进水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流量控制阀设置在所述加热装置的进水端。通过将流量控制阀设置在加热装置的进水端,以实现直接对加热装置流出的热水的调控,调控过程更加简单。进一步地,所述流量控制阀为手动式流量控制阀。通过将流量控制阀设置为手动式,使得用户能够手动调节从第一管路的出水端回流至净水箱的流量,同时也调节了第二管路中的热水的流量,达到用户手动调节冷却效率的目的。进一步地,所述流量控制阀为电动式流量控制阀,所述饮水装置设置有控制器,所述电动式流量控制阀能够与所述饮水装置的控制器电连接。通过将流量控制阀设置为电动式,使得饮水装置能够通过控制器自动调节从第一管路的出水端回流至净水箱的流量,同时也调节了第二管路中的热水的流量,实现饮水装置的智能化。进一步地,所述出水孔与回流孔之间具有间距,从而避免从回流孔进入净水箱的冷却水立即经出水孔进入第一管道,进而能够保证对热水的冷却效率,并保证了对冷水的温度调控的精确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路的出水端回流至所述净水箱的水量,小于或者等于,所述净水箱流向所述第一管路的进水端的水量的90%。如此设置,在饮水装置的工作过程中,第一管路的出水端始终有一部分水流向加热装置,以免加热装置发生干烧,从而能够延长加热装置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所述饮水装置还包括:水泵,所述水泵能够为液体在所述饮水装置中的流动提供动力。进一步地,所述出水装置包括:热水出水管,所述热水出水管的进水端与所述加热装置的出水端连接;冷水出水管,所述冷水出水管的进水端与所述第二管路的出水端连接;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第一进水口与所述热水出水管的出水端连通,所述三通阀的第二进水口与所述冷水出水管的出水端连通;出水头,所述出水头与所述三通阀的第一出水口连通;其中,所述第一进水口、第二进水口互逆地与所述出水口连通。采用所述出水装置,能够使得饮水装置的结构更加简单、紧凑。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饮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净水箱;101-箱内温度传感器;102-接近开关;103-出水孔;104-回流孔;200-加热装置;201-进水温度传感器;202-第一出水温度传感器;300-热交换器;301-第一管路;302-第二管路;303-水泵;304-流量控制阀;305-回流管;400-出水装置;401-热水出水管;402-冷水出水管;403-三通阀;404-出水头;405-第二出水温度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饮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请参照图1-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饮水装置,包括:净水箱100、加热装置200、第一管路301、第二管路302及出水装置400;加热装置200的出水端与出水装置400连通;第二管路302的进水端与加热装置200的出水端连通,第二管路302的出水端与出水装置400连通;第一管路301的进水端与净水箱100的出水孔103连通,第一管路301的出水端与加热装置200的进水端连通,第一管路301中的液体能够吸收第二管路302中的液体的热量。其中,净水箱100上还设置有回流孔104;饮水装置还包括:流量控制阀304,流量控制阀304能够控制液体由第一管路301回流至净水箱100的流量。具体地,净水箱100为具有储水腔的箱体结构,储水腔用于存储待加热的饮用水。其中,箱体结构具体可以为立方体状或者圆柱状等;箱体结构的构成材料可以为满足食品安全要求的不锈钢或者塑料等。净水箱100具体可以包括:水箱本体,水箱本体的上端具有上开口;上开口处设置有可开闭的箱盖,箱盖与水箱本体转动连接,箱盖朝向水箱本体转动时关闭,箱盖远离水箱本体转动时打开;其中,当箱盖打开时,可以向水箱本体中加水;当箱盖关闭时,箱盖与水箱本体密封配合。当然,净水箱100的结构并不限于此,本实施例此处只是举例说明,只要能够实现其存储饮用水的功能即可。例如:净水箱100还可以是密闭的箱体结构,净水箱100具有与水源连通的接口,以在净水箱100中的水量过低时,向净水箱100中加水。加热装置200具体可以为中空的加热管,加热管的中空部分形成加热腔,加热管通电对加热腔中的水进行加热。为使得饮水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减少饮水装置的占用空间,加热管沿净水箱100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也就是加热管的轴向与净水箱100的高度方向平行。第一管路301及第二管路302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饮水装置,包括:净水箱(100)、加热装置(200)、第一管路(301)、第二管路(302)及出水装置(400);所述加热装置(200)的出水端与所述出水装置(400)连通;所述第二管路(302)的进水端与所述加热装置(200)的出水端连通,所述第二管路(302)的出水端与所述出水装置(400)连通;所述第一管路(301)的进水端与所述净水箱(100)的出水孔(103)连通,所述第一管路(301)的出水端与所述加热装置(200)的进水端连通,所述第一管路(301)中的液体能够吸收所述第二管路(302)中的液体的热量;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箱(100)上还设置有回流孔(104),所述回流孔(104)能够与第一管路(301)的出水端连通;所述饮水装置还包括:流量控制阀(304),所述流量控制阀(304)能够控制液体由所述第一管路(301)回流至所述净水箱(100)的流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饮水装置,包括:净水箱(100)、加热装置(200)、第一管路(301)、第二管路(302)及出水装置(400);所述加热装置(200)的出水端与所述出水装置(400)连通;所述第二管路(302)的进水端与所述加热装置(200)的出水端连通,所述第二管路(302)的出水端与所述出水装置(400)连通;所述第一管路(301)的进水端与所述净水箱(100)的出水孔(103)连通,所述第一管路(301)的出水端与所述加热装置(200)的进水端连通,所述第一管路(301)中的液体能够吸收所述第二管路(302)中的液体的热量;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箱(100)上还设置有回流孔(104),所述回流孔(104)能够与第一管路(301)的出水端连通;所述饮水装置还包括:流量控制阀(304),所述流量控制阀(304)能够控制液体由所述第一管路(301)回流至所述净水箱(100)的流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控制阀(304)连接在所述第一管路(301)的出水端与所述回流孔(104)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饮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301)的出水端与所述回流孔(104)之间连接有回流管(305),所述流量控制阀(304)设置在所述回流管(305)中。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饮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控制阀(304)还与所述加热装置(200)的进水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控制阀(304)设置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露男徐智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