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麦播种前浸种拌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3500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1 1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麦播种前浸种拌种装置,包括壳体电机、连接轴、进料斗、进液管、储液箱、下料管、绞龙、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搅拌轴、搅拌棒、电热板、电磁阀、连接板、输液管、连通管、喷头、单片机、搅拌箱、第三齿轮、输料管、温度传感器、第一阀门、排液管、搅拌叶轮、过滤网、排料管和第二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设计新颖,操作简单,安装方便,通过电机、进液管、储液箱、第二齿轮、搅拌轴和搅拌棒,便于药剂的充分搅拌,加快药剂的混合,避免人工搅拌费事费力,通过电磁阀与绞龙,便于控制药剂量和小麦搅拌量,通过电热板与温度传感器,便于控制药剂的温度,使药剂的作用发挥最大化,便于提高浸种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麦播种前浸种拌种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拌种装置,属于小麦种植
,具体的说是一种小麦播种前浸种拌种装置。
技术介绍
小麦是小麦系植物的统称,是单子叶植物,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禾本科植物,小麦的颖果是人类的主食之一,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馒头、饼干、面条等食物;发酵后可制成啤酒、酒精、白酒,或生质燃料,小麦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钙、铁、硫胺素、核黄素、烟酸、维生素A及维生素C等。小麦在进行种植耕种过程中,常常需要对小麦种子做药剂浸种或拌种处理,一方面可以促进出苗,增强植株抗干热风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防治地下害虫、防治病害,传统的小麦种子药剂拌种方式,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药剂拌种,需要人工将药剂和小麦种子进行混合拌种,这种药剂拌种方式费时费力,而且药剂量和拌种量不能很好的进行控制,同时还存在拌种不均匀,导致有的小麦种子没有充分接触药剂量,这在进行小麦耕种过程中不能很好的进行防治地下害虫、防治病害,不能很好的促进出苗,增强植株的抗干热风能力。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小麦播种前浸种拌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小麦播种前浸种拌种装置,本装置具有促进出苗,增强植株的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麦播种前浸种拌种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电机(2)、进液管(5)和进料斗(4),所述进液管(5)的一端连通储液箱(6),所述进料斗(4)的底端连通下料管(7),所述下料管(7)的底端连通绞龙(8)的顶端,所述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连接轴(3),所述连接轴(3)的侧壁固定连接第一齿轮(9),所述第一齿轮(9)的两端啮合连接第二齿轮(10)和第三齿轮(21),所述第二齿轮(10)的固定连接在搅拌轴(11)的一端,所述搅拌轴(11)转动连接储液箱(6),所述搅拌轴(11)的一端侧壁固定连接若干个搅拌棒(12),所述第三齿轮(21)固定连接在绞龙(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麦播种前浸种拌种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电机(2)、进液管(5)和进料斗(4),所述进液管(5)的一端连通储液箱(6),所述进料斗(4)的底端连通下料管(7),所述下料管(7)的底端连通绞龙(8)的顶端,所述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连接轴(3),所述连接轴(3)的侧壁固定连接第一齿轮(9),所述第一齿轮(9)的两端啮合连接第二齿轮(10)和第三齿轮(21),所述第二齿轮(10)的固定连接在搅拌轴(11)的一端,所述搅拌轴(11)转动连接储液箱(6),所述搅拌轴(11)的一端侧壁固定连接若干个搅拌棒(12),所述第三齿轮(21)固定连接在绞龙(8)的一端,所述绞龙(8)的底部一端侧壁连通输料管(22),所述输料管(22)的另一端连通搅拌箱(20),所述储液箱(6)的底部固定连接电热板(13)和温度传感器(23),所述储液箱(6)的底端连通输液管(16),所述输液管(16)上安装有电磁阀(14),所述输液管(16)的另一端连通连通管(17),所述连通管(17)的一端固定连接若干个喷头(18),所述连接轴(3)的底端侧壁固定连接搅拌叶轮(26),所述壳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搅拌箱(20),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德龙刘媛栗孟飞程宏波幸华孙萍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