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茬地免耕覆秸精密播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3498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1 1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的茬地免耕覆秸精密播种机,包括清秸装置总成,清秸刀轴内设置有轴承,且清秸刀轴伸出于机架的端部由内到外依次设置有第一固定结构件和第二固定结构件,清秸刀轴上设置有链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实心圆柱状长杆,轴承设置于实心圆柱状长杆的外围,且轴承的外圆周位置设置有套筒,套筒伸出于机架的外侧;机架上固定连接有轴承座,圆柱状长杆伸出于机架外的末端穿过轴承座实现固定,套筒伸出于机架外并延伸至靠近轴承座的位置;链条套设于套筒伸出于机架外的末端位置,且链条转动后带动套筒转动。该播种机,在作业时其能有效避免机架松动、变形及煽动情况的出现,大大提高了设备的稳固性及使用时的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进的茬地免耕覆秸精密播种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茬地免耕覆秸精密播种机。
技术介绍
茬地免耕覆秸精密播种机在农业中应用十分广泛,以典型的2BMFJ-6型茬地免耕覆秸精密播种机为例:2BMFJ-6型茬地免耕覆秸精密播种机适用于我国黄淮海一年两熟地区及东北大部分地区,在机收后的茬地上直接进行大豆、花生等作物的免耕覆秸精密播种施肥作业。如图1、图2和图3所示,2BMFJ-6型茬地免耕覆秸精密播种机的具体结构包括清秸装置,即清秸装置总成,其由六根清秸刀轴总成纵向布置在机架底梁上,左侧三组刀盘逆时针旋转,右侧三组刀盘顺时针旋转,将秸秆排向外侧。外侧清秸刀轴总成采用4排刀具205,内侧清秸刀轴总成采用弧形刀。该播种机的清秸装置的具体构造为:在第一机架101和第二机架102之间,数个间隔设置的刀具205分别固定在六个定轴204上,定轴204横穿第一机架101和第二机架102的底部位置,且定轴204伸出于第二机架102外的部分设置有用于固定丝杆的方体形固定块,丝杆的作用是支撑第一机架101和第二机架102。链条203套设在定轴204的末端位置,其中,图2中的阴影部分为碎秸秆或杂草。在实际的操作使用过程中,链条203运转带动定轴204转动,从而促使刀具205的作业运行,但是,由于刀具205的受阻力作用较严重,机架如第一机架101和第二机架102,缺少强有力的支撑,导致在使用过程中第一机架101和第二机架102极易出现松动、变形及煽动情况,严重影响了整体装置的操作运行,增加了装置的维修成本,拉低了装置的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茬地免耕覆秸精密播种机,在作业时其能有效避免机架松动、变形及煽动情况的出现,大大提高了设备的稳固性及使用时的作业效率。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改进的茬地免耕覆秸精密播种机,包括清秸装置总成,所述清秸装置总成由6根清秸刀轴纵向设置于机架底梁上,所述清秸刀轴内设置有轴承,其上设置有刀盘,且清秸刀轴伸出于机架的端部由内到外依次设置有用于固定丝杆用的第一固定结构件和用于固定清秸刀轴末端的第二固定结构件,所述第一固定结构件与第二固定结构件之间的清秸刀轴上设置有链条,所述第一固定结构件呈中空结构的棱柱状,所述第二固定结构件呈近似H型结构,且第二固定结构件设置于压草板的上表面:还包括实心圆柱状长杆,所述轴承设置于实心圆柱状长杆的外围,且轴承的外圆周位置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的长度小于实心圆柱状长杆的长度,且套筒伸出于机架的外侧;所述机架底梁为用于连接横向两立柱的连杆,所述连杆上固定连接有轴承座,所述圆柱状长杆伸出于机架外的末端穿过轴承座实现固定,所述套筒伸出于机架外并延伸至靠近轴承座的位置;所述链条套设于套筒伸出于机架外的末端位置,且链条转动后带动套筒转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实心圆柱状长杆的末端伸出于轴承座,且其末端设置有固定用的螺母。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轴承座的横截面呈凸字形结构,且凸字形结构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实心圆柱状长杆的末端从其中穿过的第一通孔。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通孔的外径大于实心圆柱状长杆的外径。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凸字形结构的突起部的两侧位置分别设置有用于插入螺栓的第二通孔。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套筒距离圆柱状长杆的末端为3-5cm。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链条距离套筒的末端为1-3c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改进的茬地免耕覆秸精密播种机具有以下专利法意义的有益效果:1、通过采用圆柱状长杆,且在圆柱状长杆的外表面与套筒的内壁设置轴承,使得设备在使用时,链条转动仅带动套筒转动,由此圆柱状长杆可以有力的支撑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大大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避免机架出现变形晃动等。2、通过设置轴承座,固定圆柱状长杆,使得设备作业时,圆柱状长杆固定不动,使其更好的发挥加固的作用。3、通过约束套筒与圆柱状长杆的距离,使其免受割除的秸秆草影响,提高作业效率。4、通过约束链条与套筒的距离,同样为了避免割除翻起的秸秆草影响设备的操作运行。5、整体设备构造简单、成本低、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改进的茬地免耕覆秸精密播种机的清秸刀轴与机架的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的改进前的茬地免耕覆秸精密播种机的清秸装置的清秸刀轴与第一固定结构件、第二固定结构件及链条的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1的改进后的茬地免耕覆秸精密播种机的清秸刀轴与链条及轴承座的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图中:101、第一机架;102、第二机架;103:第一固定结构件;104:第二固定结构件;105:;压草板;201、第二机架的壳体;202、轴承座;203、链条;204、清秸刀轴;205、刀具。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茬地免耕覆秸精密播种机用清秸装置及该播种机做进一步更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改进的茬地免耕覆秸精密播种机,请参看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清秸装置总成,所述清秸装置总成由6根清秸刀轴204纵向设置于机架底梁上,所述清秸刀轴204内设置有轴承,其上设置有刀盘,且清秸刀轴204伸出于机架的端部由内到外依次设置有用于固定丝杆用的第一固定结构件103和用于固定清秸刀轴204末端的第二固定结构件,所述第一固定结构件与第二固定结构件104之间的清秸刀轴204上设置有链条,所述第一固定结构件103呈中空结构的棱柱状,所述第二固定结构件呈近似H型结构,且第二固定结构件设置于压草板105的上表面,其中机架包括第一机架101和第二机架102:还包括实心圆柱状长杆,所述轴承设置于实心圆柱状长杆的外围,且轴承的外圆周位置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的长度小于实心圆柱状长杆的长度,且套筒伸出于机架的外侧;所述机架底梁为用于连接横向两立柱的连杆,所述连杆上固定连接有轴承座202,所述圆柱状长杆伸出于机架外的末端穿过轴承座202实现固定,所述套筒伸出于机架外并延伸至靠近轴承座202的位置;所述链条203套设于套筒伸出于机架外的末端位置,且链条203转动后带动套筒转动。所述实心圆柱状长杆的末端伸出于轴承座202,且其末端设置有固定用的螺母。所述轴承座202的横截面呈凸字形结构,且凸字形结构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实心圆柱状长杆的末端从其中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外径大于实心圆柱状长杆的外径。所述凸字形结构的突起部的两侧位置分别设置有用于插入螺栓的第二通孔。所述套筒距离圆柱状长杆的末端为3-5cm,距离太近,容易被割除的秸秆草缠绕影响设备作业进行,距离太远设备外观不够理想。所述链条203距离套筒的末端为1-3cm,同样距离太近,容易受割除翻起的秸秆草影响。但由于丝杆支撑的力量较弱,导致清秸刀轴204转动时,由于刀具受阻力作用较大,使得第一机架101和第二机架102出现煽动及松动情况严重:所述第二机架102包括平板状壳体201、立柱和横梁,所述横梁设置于两相邻立柱之间,所述轴承座202设置于与立柱在同一平面的横梁上表面,且轴承座202与横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壳体201与横梁平行设置,且壳体、立柱和横梁为一体化结构,便于生产制造。在实际操作使用时,圆柱状长杆可以起到支撑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改进的茬地免耕覆秸精密播种机,包括清秸装置总成,所述清秸装置总成由6根清秸刀轴纵向设置于机架底梁上,所述清秸刀轴内设置有轴承,其上设置有刀盘,且清秸刀轴伸出于机架的端部由内到外依次设置有用于固定丝杆用的第一固定结构件和用于固定清秸刀轴末端的第二固定结构件,所述第一固定结构件与第二固定结构件之间的清秸刀轴上设置有链条,所述第一固定结构件呈中空结构的棱柱状,所述第二固定结构件呈近似H型结构,且第二固定结构件设置于压草板的上表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实心圆柱状长杆,所述轴承设置于实心圆柱状长杆的外围,且轴承的外圆周位置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的长度小于实心圆柱状长杆的长度,且套筒伸出于机架的外侧;所述机架底梁为用于连接横向两立柱的连杆,所述连杆上固定连接有轴承座,所述圆柱状长杆伸出于机架外的末端穿过轴承座实现固定,所述套筒伸出于机架外并延伸至靠近轴承座的位置;所述链条套设于套筒伸出于机架外的末端位置,且链条转动后带动套筒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改进的茬地免耕覆秸精密播种机,包括清秸装置总成,所述清秸装置总成由6根清秸刀轴纵向设置于机架底梁上,所述清秸刀轴内设置有轴承,其上设置有刀盘,且清秸刀轴伸出于机架的端部由内到外依次设置有用于固定丝杆用的第一固定结构件和用于固定清秸刀轴末端的第二固定结构件,所述第一固定结构件与第二固定结构件之间的清秸刀轴上设置有链条,所述第一固定结构件呈中空结构的棱柱状,所述第二固定结构件呈近似H型结构,且第二固定结构件设置于压草板的上表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实心圆柱状长杆,所述轴承设置于实心圆柱状长杆的外围,且轴承的外圆周位置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的长度小于实心圆柱状长杆的长度,且套筒伸出于机架的外侧;所述机架底梁为用于连接横向两立柱的连杆,所述连杆上固定连接有轴承座,所述圆柱状长杆伸出于机架外的末端穿过轴承座实现固定,所述套筒伸出于机架外并延伸至靠近轴承座的位置;所述链条套设于套筒伸出于机架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庆辉吕西洋杨家坤王培虎刘贺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新田农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