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豆播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3498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1 1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豆播种机,包括机箱、通过连接轴设置在机箱两侧的滚轮以及机箱内部上侧的投料口;连接轴上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销轴连接于机箱上的第二齿轮啮合,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第三齿轮中心处连接有转轴,转轴中段外部套设有由上、下支架组成的套筒结构,上支架的内部开有与投料口底部连通的上输料管,下支架的内部开有下输料管;下支架底部铰接有用于松土的铁铲,铁铲内开有与下输料管连通的通槽;转轴中段轴杆上对应上、下输料管处还周向开有若干个料槽。本装置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操作方便,滚轮在行驶过程中,实现料槽的转动,多个料槽分别和上输料管与下输料管连通,实现大豆的点种,提高了点种大豆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豆播种机
本技术属于农业器具
,具体涉及一种大豆播种机。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大豆市场价格的不断攀升,大豆成为一些地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由于大豆种植属于密集型作业,种植仍依靠人力畜力,且都是人工播种,还要有好几茬的除草作业,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造成劳动力成本较高,严重地影响了当地的经济效益。现有国内成批生产的播种机种类很多,这些机具在实现播种机机械化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已有的机械式播种机占地面积较大,机械式播种机结构复杂,成本昂贵;而且播种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豆播种机,本装置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操作方便,滚轮在行驶过程中,实现料槽的转动,多个料槽分别和上输料管与下输料管连通,实现大豆的点种,提高了点种大豆的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大豆播种机,包括上部开口的机箱、通过连接轴设置在机箱左右两侧的滚轮以及设置在机箱内部上侧的投料口;连接轴上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销轴连接于机箱上的第二齿轮啮合,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第三齿轮中心处连接有转轴,转轴中段外部套设有由上、下支架组成的套筒结构,上支架的内部开有与投料口底部连通的上输料管,下支架的内部开有下输料管;下支架底部铰接有用于松土的铁铲,铁铲内开有与下输料管连通的通槽;转轴中段轴杆上对应上、下输料管处还周向开有若干个料槽。优选的,所述机箱的后侧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固定块上贯穿插接有连接柱,连接柱上端固设有握杆,连接柱下端位于外界并通过连接块与滚轴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下支架的底部通过销轴与铁铲铰接,下支架底部与铁铲顶部分别设有上、下卡槽,上卡槽内配设有卡块,卡块通过弹簧与上卡槽顶部的槽壁连接。优选的,所述机箱内部后侧壁上设有用于放置大豆种子的置物架,所述料槽的数量为2个。优选的,所述握杆四周包裹有海绵层。使用时,作业人员旋转铁铲并克服弹簧作用使得卡块移入上卡槽,然后袋铁铲到位后,松手,使得卡块在弹簧作用下移动,如此卡块下部分进入下卡槽,上部分留在上卡槽,以固定铁铲与下支架的位置。工作人员握住握杆,调整高滚轮行驶的方向,在滚轮行驶过程中,铁铲对土壤进行松土,同时,滚轮带动连接轴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齿轮转动;在第一齿轮的带动下,第二齿轮带动第三齿轮转动,从而第三齿轮带动转轴转动;作业人员向投料口内投放大豆种子,大豆种子通过上输料管进入到转轴的料槽内,当转轴转动至该料槽与下输料管连通处时,料槽内的大豆种子经下输料管滑落到土壤中,实现大豆的播种;多个料槽的设置,提高了播种的效率。滚轴的转动,可以将点种大豆后的土面压平。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大豆播种机,通过铁铲,实现对土壤进行松土,方便点种大豆;通过转轴的转动传料,实现大豆的点种;转轴上设置多个料槽以提高了点种大豆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大豆播种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大豆播种机的机箱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大豆播种机的机箱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大豆播种机的外侧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所示铁铲和下支架于非连接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5所示,一种大豆播种机,包括上部开口的机箱1、通过连接轴6设置在机箱1左右两侧的滚轮2以及设置在机箱1内部上侧的投料口3;连接轴上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7,第一齿轮7与销轴连接于机箱上的第二齿轮8啮合,第二齿轮8与第三齿轮9啮合;第三齿轮9中心处连接有转轴10,转轴10中段外部套设有由上、下支架组成的套筒结构,上支架4的内部开有与投料口3底部连通的上输料管11,下支架5的内部开有下输料管12;下支架5底部铰接有用于松土的铁铲13,铁铲13内开有与下输料管12连通的通槽;转轴10中段轴杆上对应上、下输料管处还周向开有两个料槽101。所述机箱1的后侧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8,固定块18上贯穿插接有连接柱17,连接柱17上端固设有握杆16,连接柱17下端位于外界并通过连接块19与滚轴20转动连接。所述下支架5的底部通过销轴与铁铲13铰接,下支架5底部与铁铲13顶部分别设有上、下卡槽,上卡槽内配设有卡块14,卡块14通过弹簧15与上卡槽顶部的槽壁连接。所述机箱1内部后侧壁上设有用于放置大豆种子的置物架21,握杆16四周包裹有海绵层。使用时,作业人员旋转铁铲并克服弹簧作用使得卡块移入上卡槽,然后袋铁铲到位后,松手,使得卡块在弹簧作用下移动,如此卡块下部分进入下卡槽,上部分留在上卡槽,以固定铁铲与下支架的位置。工作人员握住握杆,调整高滚轮行驶的方向,在滚轮行驶过程中,铁铲对土壤进行松土,同时,滚轮带动连接轴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齿轮转动;在第一齿轮的带动下,第二齿轮带动第三齿轮转动,从而第三齿轮带动转轴转动;作业人员向投料口内投放大豆种子,大豆种子通过上输料管进入到转轴的料槽内,当转轴转动至该料槽与下输料管连通处时,料槽内的大豆种子经下输料管滑落到土壤中,实现大豆的播种;多个料槽的设置,提高了播种的效率。滚轴的转动,可以将点种大豆后的土面压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豆播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开口的机箱、通过连接轴设置在机箱左右两侧的滚轮以及设置在机箱内部上侧的投料口;连接轴上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销轴连接于机箱上的第二齿轮啮合,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第三齿轮中心处连接有转轴,转轴中段外部套设有由上、下支架组成的套筒结构,上支架的内部开有与投料口底部连通的上输料管,下支架的内部开有下输料管;下支架底部铰接有用于松土的铁铲,铁铲内开有与下输料管连通的通槽;转轴中段轴杆上对应上、下输料管处还周向开有若干个料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豆播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开口的机箱、通过连接轴设置在机箱左右两侧的滚轮以及设置在机箱内部上侧的投料口;连接轴上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销轴连接于机箱上的第二齿轮啮合,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第三齿轮中心处连接有转轴,转轴中段外部套设有由上、下支架组成的套筒结构,上支架的内部开有与投料口底部连通的上输料管,下支架的内部开有下输料管;下支架底部铰接有用于松土的铁铲,铁铲内开有与下输料管连通的通槽;转轴中段轴杆上对应上、下输料管处还周向开有若干个料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豆播种机,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振贤
申请(专利权)人:登封市绿奥农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