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负磁和零磁超材料结合的无线输电系统性能提升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线电能传输性能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负磁和零磁超材料结合的无线输电系统性能提升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类社会现代化与电气化程度不断加深,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为克服“有线”传输过程中的缺点提供了新的思路,它的引入使得电能的生产和使用途径更加宽广、方式更加多样化。近年来,除了在电力工业中的应用,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在交通运输、医疗电子设备、消费电子设备、空间太阳能卫星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但是该技术仍存在技术瓶颈问题。一方面,由于发射、接收线圈本身拓扑结构的限制,其产生的空间磁场衰减过快、分布不均匀,从而导致传输距离短,效率低;另一方面,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在传输过程中电磁泄露严重,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对其它工作器件产生电磁干扰等问题。为了尽可能提升系统的传输效率,增大线圈的品质因子是一个普遍手段,但是其也增大了线圈的体积,降低了无线电能传输的实用性。同时电磁泄露问题也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目前,广泛使用的屏蔽材料为金属和高磁导率铁磁性材料,尽管上述两种材料具备一定的电磁屏蔽效能,但在保护人类电磁辐射危害的同时 ...
【技术保护点】
1.基于负磁和零磁超材料结合的无线输电系统性能提升装置,应用于包括发射装置(1)和接收装置(2)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负磁导率超材料(3)和近零磁导率超材料(4),其中,所述负磁导率超材料(3)放置于所述发射装置(1)和所述接收装置(2)之间;所述近零磁导率超材料(4)有两个,分别放置于所述发射装置(1)的前面和所述接收装置(2)的后面,用于接收入射的泄露的磁场,并使磁力线发生反射;所述负磁导率超材料(3)和所述近零磁导率超材料(4)的等效磁导率在所述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谐振频率处分别为‑1和0,且所述近零磁导率超材料(4)的工作频率与所述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谐振频率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负磁和零磁超材料结合的无线输电系统性能提升装置,应用于包括发射装置(1)和接收装置(2)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负磁导率超材料(3)和近零磁导率超材料(4),其中,所述负磁导率超材料(3)放置于所述发射装置(1)和所述接收装置(2)之间;所述近零磁导率超材料(4)有两个,分别放置于所述发射装置(1)的前面和所述接收装置(2)的后面,用于接收入射的泄露的磁场,并使磁力线发生反射;所述负磁导率超材料(3)和所述近零磁导率超材料(4)的等效磁导率在所述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谐振频率处分别为-1和0,且所述近零磁导率超材料(4)的工作频率与所述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谐振频率相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负磁和零磁超材料结合的无线输电系统性能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磁导率超材料(3)用于接收所述发射装置(1)产生的交变磁场,并使发散的交变磁场重新聚焦到所述接收装置(2)上,使所述接收装置(2)处耦合磁场强度增加。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负磁和零磁超材料结合的无线输电系统性能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磁导率超材料(3)由1个或多个阵列排布的电磁超材料单元构成;所述近零磁导率超材料(4)由1个或多个阵列排布的电磁超材料单元构成。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负磁和零磁超材料结合的无线输电系统性能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超材料单元包括介质基板、螺旋线圈和集总电容,其中,所述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海,路聪慧,黄修涛,荣灿灿,陶雄,胡朝阳,张明,魏斌,王松岑,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