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宙确专利>正文

一种保温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3431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温板,包括上、中、下三层,保温板的一端端头具有一个外凸的连接头,另一端端头有一个内凹的与连接头相对应的连接口,连接头的顶端部位和连接口的凹底部位均为圆弧形,一块保温板的连接头与另一块保温板的连接口插接在一起,依次形成一体。上层板在连接头的尾部向前折弯延伸后再向内折回,形成一个凹口托住另一保温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保温板及其连接结构强度高,成本低,板与板插接部位的密合性好,连接牢固,保温效果好。(*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装饰行业的保温板
技术介绍
现有的保温板,由三层组成,上下层是金属层,通常厚度为0.4mm-0.5mm。中间层是保温材料组成的保温层,厚度为40mm-50mm,因此成本较高。板与板之间插接部位的密合性较差,连接强度较差,易脱离。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保温板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保温板,其强度高,板与板插接部位的密合性好,连接牢固。一种保温板,包括上、中、下三层,保温板的一端端头具有一个外凸的连接头,另一端端头有一个内凹的与连接头相对应的连接口,连接头的顶端部位和连接口的凹底部位均为圆弧形,一块保温板的连接头与另一块保温板的连接口插接在一起,依次形成一体。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上层在连接头的尾部向前折弯延伸后再向内折回,形成一个凹口托住另一保温板。优选地,上层为金属板或金属塑料复合板。优选地,中间层为硬质聚胺脂发泡材料组成的保温层。优选地,下层为铝箔纸或玻璃纤维布。本技术所述保温板及其连接结构强度高,成本低,板与板插接部位的密合性好,连接牢固,保温效果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纵向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保温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层    2中间层    3下层    4连接头5连接口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一种保温板及其连接结构,包括上、中、下三层,保温板的一端端头具有一个外凸的连接头4,另一端端头有一个内凹的与连接头4相对应的连接口5,连接头4的顶端部位和连接口5的凹底部位均为圆弧形,一块保温板的连接头4与另一块保温板的连接口5插接在一起,依次形成一体。上层板1在连接头4的尾部向前折弯延伸后再向内折回,形成一个凹口托住另一保温板。上层1是金属板或金属塑料复合板,中间层2是由保温材料组成的保温层,下层3是铝箔纸或玻璃纤维布。上层1所述的金属板可以是钢板、铝板或铝塑复合板等。中间层2的保温材料可以采用硬质聚胺脂发泡材料,保温性能好。下层3的铝箔纸或玻璃纤维布具有隔热、耐腐蚀、防潮的作用。本技术具体加工过程如下:(1)通过机械压纹将0.27mm-0.32mm厚的上层1进行压纹,以增加板的强度。压纹后的上层板板面多样,增加了美感。(2)将上层1与下层3放入模具中,再将中间层2硬质聚胺脂发泡材料浇注到上层1和下层3之间,上层1的纹槽内也同时被浇注满,中间层2与上层1、下层3牢固地粘合在一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保温板,包括上、中、下三层,其特征在于:保温板的一端端头具有一个外凸的连接头(4),另一端端头有一个内凹的与连接头(4)相对应的连接口(5),连接头(4)的顶端部位和连接口(5)的凹底部位均为圆弧形,一块保温板的连接头(4)与另一块保温板的连接口(5)插接在一起,依次形成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温板,包括上、中、下三层,其特征在于:保温板的一端端头具有一个外凸的连接头(4),另一端端头有一个内凹的与连接头(4)相对应的连接口(5),连接头(4)的顶端部位和连接口(5)的凹底部位均为圆弧形,一块保温板的连接头(4)与另一块保温板的连接口(5)插接在一起,依次形成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板,其特征在于:上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宙确
申请(专利权)人:李宙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