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变流器装置和变流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3429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8:45
一种风电变流器装置,包含:多个网侧变流器、多个机侧变流器以及直流母线模块。网侧变流器各包含电性耦接于电网的网侧输出端口与第一及一第二直流输入端口,且任两个相邻的网侧变流器分别包含的第二与第一直流输入端口相串联。机侧变流器各包含电性耦接于发电机装置的机侧输入端口与第一及第二直流输出端口,且任两个相邻的机侧变流器分别包含的第二及第一直流输出端口相串联。直流母线模块电性耦接于网侧变流器及机侧变流器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电变流器装置和变流器装置本申请是申请人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申请日为2015年03月03日、优先权日为2014年09月05日、申请号为201510094313.2、专利技术名称为“风电变流器装置和变流器装置”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电力技术,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变流器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不断发展,风电变流器作为风力发电的核心部分,也不断作为技术人员改进的重点。在电驱动变频器和发电用变流器的领域,可能会根据系统容量的增加而使用多个变流器。然而,使用多个变流器常需多个长距离的直流母线进行电压的传输,如在直流传输能量部分的成本无法下降,将无法提升整体变流器的效能。另外,当电机和发电机距离较远,亦即,发电机侧的变流器与电机侧的变流器较远的情况下,也会使用多个变流器常需多个长距离的直流母线进行电压的传输,如在直流传输能量部分的成本无法下降,将无法提升整体变流器的效能。因此,如何设计一个新的变流器装置,以解决上述的问题,乃为此一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是在于提供一种风电变流器装置,包含:多个网侧变流器、多个机侧变流器以及直流母线模块。网侧变流器各包含电性耦接于电网的多个网侧输出端口、第一直流输入端口以及第二直流输入端口,且任两个相邻的网侧变流器其中之一的第二直流输入端口与另一网侧变流器的第一直流输入端口相串联。机侧变流器各包含电性耦接于发电机装置的多个机侧输入端口、第一直流输出端口以及第二直流输出端口,且任两个相邻的机侧变流器其中之一的第二直流输出端口与另一机侧变流器的第一直流输出端口相串联。直流母线模块电性耦接于网侧变流器及机侧变流器间。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是在于提供一种风电变流器装置,包含:n个网侧变流器、2n个机侧变流器以及直流母线模块。网侧变流器各包含电性耦接于电网的多个网侧输出端口、第一直流输入端口、中性点输入端口以及第二直流输入端口。机侧变流器各包含电性耦接于发电机装置的多个机侧输入端口、第一直流输出端口以及第二直流输出端口,且第2n-1机侧变流器的第二直流输出端口与第2n机侧变流器的第一直流输出端口相串联。直流母线模块电性耦接于网侧变流器及机侧变流器间。其中n>=1。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是在于提供一种风电变流器装置,包含:2n个网侧变流器、n个机侧变流器以及直流母线模块。网侧变流器各包含电性耦接于电网的多个网侧输出端口、第一直流输入端口以及第二直流输入端口,且第2n-1网侧变流器的第二直流输入端口与第2n网侧变流器的第一直流输入端口相串联。机侧变流器各包含电性耦接于发电机装置的多个机侧输入端口、第一直流输出端口、中性点输出端口以及第二直流输出端口。直流母线模块电性耦接于网侧变流器及机侧变流器间。其中n>=1。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是在于提供一种变流器装置,包含:多个第一机侧变流器、多个第二机侧变流器以及直流母线模块。第一机侧变流器各包含电性耦接于电机装置的多个电机侧输出端口、第一直流输入端口以及第二直流输入端口,且任两个相邻的第一变流器其中之一的第二直流输入端口与另一第一变流器的第一直流输入端口相串联。第二机侧变流器各包含电性耦接于发电机装置的多个发电机侧输入端口、第一直流输出端口以及第二直流输出端口,且任两个相邻的第二变流器其中之一的第二直流输出端口与另一第二变流器的第一直流输出端口相串联。直流母线模块电性耦接于第一机侧变流器及第二机侧变流器间。应用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风电变流器装置可通过电性耦接任两个相邻的网侧变流器间的第一直流输入端口及第二直流输入端口将网侧变流器串联,以及电性耦接任两个相邻的机侧变流器间的第一直流输出端口及第二直流输出端口将机侧变流器串联,而轻易地达到上述目的。在其他变流器装置中可通过电性耦接任两个相邻的第一变流器间的第一直流输入端口及第二直流输入端口将第一变流器串联,以及电性耦接任两个相邻的第二变流器间的第一直流输出端口及第二直流输出端口将第二变流器串联,而轻易地达到上述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风电变流器装置的电路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从属机侧控制模块的方块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主要机侧控制模块的方块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风电变流器装置的电路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机侧控制模块的方块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风电变流器装置的电路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风电变流器装置的电路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风电变流器装置的电路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风电变流器装置的电路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风电变流器装置的电路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风电变流器装置的电路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变流器装置的电路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风电变流器装置10A-10C:网侧变流器11A、11B:从属机侧控制模块11C:主要机侧控制模块12A-12C:机侧变流器13A-13C:斩波电路140、142:直流母线16:电网160:变压器18:发电机装置200:电流提取单元202:第一转换单元204:第一计算单元206:电压提取单元208:压差计算单元210:电压控制单元212:第二计算单元214:第一电流控制单元216:第二电流控制单元218:第二转换单元300:电流提取单元302:第一转换单元304:第一计算单元306:第二计算单元308:第一电流控制单元310:第二电流控制单元312:第二转换单元41A-41C:机侧控制模块400、402、404、406:直流母线500:电流提取单元502:第一转换单元504:第一计算单元506:第二计算单元508:第一电流控制单元510:第二电流控制单元512:第二转换单元6:风电变流器装置7:风电变流器装置70A-70B:网侧变流器71A-71B:机侧控制模块72A-72B:机侧变流器8:风电变流器装置80A:网侧变流器81A-81B:机侧控制模块82A-82B:机侧变流器83A-83B:斩波电路9:风电变流器装置90A-90B:网侧变流器92A:机侧变流器93A-93B:斩波电路10:风电变流器装置100A-100B:网侧变流器101A-101D:机侧控制模块102A-102D:机侧变流器103A-103D:斩波电路1000-1004:直流母线110A-110D:网侧变流器1100-1104:直流母线11:风电变流器装置111A-111B:机侧控制模块112A-112B:机侧变流器113A-113C:斩波电路12:变流器装置120A-120B:第一机侧变流器121A-121B:控制模块122A-122B:第二机侧变流器124:电机装置126:发电机装置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风电变流器装置1的电路图。风电变流器装置1包含:网侧变流器10A-10C、机侧变流器12A-12C以及直流母线模块,网侧变流器与机侧变流器分别设置于风电系统的塔上与塔下部分,其中机侧变流器12A-12C设置于风电系统的塔架顶部的机舱内,网侧变流器10A-10C设置于塔架的底部或者塔架的外部,可降低塔上部份与塔下部份之间传送信号所需的电缆成本,而且还可均衡塔上的承重负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电变流器装置,包含:多个网侧变流器,每个网侧变流器均包含电性耦接于一电网的多个网侧输出端口、一第一直流输入端口以及一第二直流输入端口,且任两个相邻的该些网侧变流器其中之一的该第二直流输入端口与另一网侧变流器的该第一直流输入端口相串联;多个机侧变流器,每个机侧变流器均包含电性耦接于一发电机装置的多个机侧输入端口、一第一直流输出端口以及一第二直流输出端口,且任两个相邻的该些机侧变流器其中之一的该第二直流输出端口与另一机侧变流器的该第一直流输出端口相串联;一直流母线模块,电性耦接于该些网侧变流器及该些机侧变流器间,其中该直流母线模块包含多个直流母线,分别电性耦接于对应的该些网侧变流器其中之一的该第一直流输入端口与该些机侧变流器其中之一的第一直流输出端口,以及该些网侧变流器其中之一的第二直流输入端口与该些机侧变流器其中之一的第二直流输出端口;以及多个机侧控制模块,各该些机侧控制模块用以接收并根据对应该些机侧变流器的该些机侧输入端口的一三相输入电流量、一第一轴向独立给定电流分量和一第二轴向通用给定电流分量,产生一三相电压控制信号控制对应的该些机侧变流器。

【技术特征摘要】
2014.09.05 CN 201410452474X1.一种风电变流器装置,包含:多个网侧变流器,每个网侧变流器均包含电性耦接于一电网的多个网侧输出端口、一第一直流输入端口以及一第二直流输入端口,且任两个相邻的该些网侧变流器其中之一的该第二直流输入端口与另一网侧变流器的该第一直流输入端口相串联;多个机侧变流器,每个机侧变流器均包含电性耦接于一发电机装置的多个机侧输入端口、一第一直流输出端口以及一第二直流输出端口,且任两个相邻的该些机侧变流器其中之一的该第二直流输出端口与另一机侧变流器的该第一直流输出端口相串联;一直流母线模块,电性耦接于该些网侧变流器及该些机侧变流器间,其中该直流母线模块包含多个直流母线,分别电性耦接于对应的该些网侧变流器其中之一的该第一直流输入端口与该些机侧变流器其中之一的第一直流输出端口,以及该些网侧变流器其中之一的第二直流输入端口与该些机侧变流器其中之一的第二直流输出端口;以及多个机侧控制模块,各该些机侧控制模块用以接收并根据对应该些机侧变流器的该些机侧输入端口的一三相输入电流量、一第一轴向独立给定电流分量和一第二轴向通用给定电流分量,产生一三相电压控制信号控制对应的该些机侧变流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变流器装置,其中该些机侧控制模块各包含:一电流提取单元,用以提取该三相输入电流量;一第一转换单元,用以将该三相输入电流量转换为一第一轴向电流分量与一第二轴向电流分量;一第一计算单元,用以根据该第一轴向电流分量与该第一轴向独立给定电流分量计算产生一第一轴向差值;一第二计算单元,用以根据该第二轴向电流分量与该第二轴向通用给定电流分量计算产生一第二轴向差值;一第一电流控制单元,根据该第一轴向差值产生一第一轴向电压控制信号;一第二电流控制单元,根据该第二轴向差值产生一第二轴向电压控制信号;以及一第二转换单元,将该第一轴向电压控制信号以及该第二轴向电压控制信号转换为该三相电压控制信号。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电变流器装置,其中该第一转换单元包含一d轴与一q轴的一dq旋转座标,该第一轴向电流分量对应于该d轴上的一无功电流分量,该第二轴向电流分量对应于该q轴上的一有功电流分量。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变流器装置,其中各该些机侧控制模块相互间通讯,该些机侧控制模块中的一个将接收的该第二轴向通用给定电流分量传送给其它机侧控制模块。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变流器装置,其中该直流母线模块还包含多个母线电容,分别电性耦接于各该些网侧变流器的该第一直流输入端口及该第二直流输入端口间以及各该些机侧变流器的该第一直流输出端口及该第二直流输出端口间。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变流器装置,其中该些网侧变流器的该些网侧输出端口通过一变压器电性耦接于该电网。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变流器装置,其中该发电机装置包含多组绕组,每个该多组绕组分别电性耦接于该些机侧变流器的该些机侧输入端口。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变流器装置,其中该发电机装置为永磁同步发电机装置、电励磁同步发电机装置或感应发电机装置。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变流器装置,其中该些机侧变流器的数目与该些网侧变流器的数目相等。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变流器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长永陆岩松
申请(专利权)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