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检测A型肉毒梭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核酸序列以及试剂盒
本专利技术涉及肉毒梭菌的分子学检测,具体涉及一种检测A型肉毒梭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核酸序列以及试剂盒。
技术介绍
肉毒梭菌(C.botulinum)是一种革兰氏阳性、厌氧、有鞭毛、无荚膜、芽孢椭圆形的粗短杆菌。最初于1896年由比利时学者VanErmengemcong从腊肠中发现,并证实其能产生外毒素-肉毒毒素(Botulinumtoxin),引起人和动物中毒。本菌广泛存在于土壤、海洋、湖泊的沉淀物及哺乳动物、鸟类、鱼的肠道、饲料及食品中。肉毒梭菌不能在活的有机体内生长,当环境厌氧,有适当营养时,即可生长繁殖产生肉毒毒素,人畜食入含此毒素的食品、饲料时,即可发生中毒症状。根据肉毒素抗原性将肉毒梭菌分为A-G7个型,其中A、B、E、F为人中毒型别,C、D型为动物和家禽中毒型别,G型极少见。最近在婴儿肉毒病例中又发现H型。肉毒毒素是目前已知最剧烈的神经毒素,其引起的食物中毒在我国十几个省、区均有发现,病死率极高,危害食品安全。目前针对肉毒梭菌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分离培养、小鼠动物实验、针对毒素的间接ELISA等免疫 ...
【技术保护点】
1.检测A型肉毒梭菌的核酸序列,所述核酸序列包括引物和探针,其特征是所述引物为检测肉毒梭菌A毒素基因的上游引物A‑F和下游引物A‑R,所述探针为检测肉毒梭菌A毒素基因的探针A‑P,上游引物A‑F、下游引物A‑R和探针A‑P核苷酸序列分别如序列SEQ ID No:1、SEQ ID No:2和SEQ ID No:3所示,所述探针A‑P的5'端标记报告荧光基团FAM,3'端标记淬灭荧光基团BHQ1。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7.09 CN 20181074680101.检测A型肉毒梭菌的核酸序列,所述核酸序列包括引物和探针,其特征是所述引物为检测肉毒梭菌A毒素基因的上游引物A-F和下游引物A-R,所述探针为检测肉毒梭菌A毒素基因的探针A-P,上游引物A-F、下游引物A-R和探针A-P核苷酸序列分别如序列SEQIDNo:1、SEQIDNo:2和SEQIDNo:3所示,所述探针A-P的5'端标记报告荧光基团FAM,3'端标记淬灭荧光基团BHQ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A型肉毒梭菌的核酸序列,其特征是引物扩增的目标片段长度为111bp。3.一种检测A型肉毒梭菌的试剂盒,其特征是所述试剂盒包括:(1)qPCR反应体系成份,其中包括如序列SEQIDNo:1所示的上游引物A-F、如序列SEQIDNo:2所示的下游引物A-R和如序列SEQIDNo:3所示的探针A-P,所述探针A-P的5'端标记报告荧光基团FAM,3'端标记淬灭荧光基团BHQ1;(2)阴性对照;(3)阳性对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是所述qPCR反应体系成份还包括qPCRSuperMix,所述qPCRSuperMix含dNTPs、TaqD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雪芳,黄英,叶长芸,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