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信雄专利>正文

置壁式遮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3223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置壁式遮阳装置,在与建筑物外墙壁相连接的固定架的前端设置有凵形夹槽,遮阳板的平直段与凵形夹槽相插合,遮阳板的向下延伸的斜面段则位于窗子的前上方,固定架是一由与墙外壁相置靠连接的平板部分和与平板为一体并前探的插合部分构成。在固定架与遮阳板之间可加插延长插板,以获得更好的遮挡效果,遮阳板也便于从凵形夹槽中抽出或插入,为安装提供了方便。(*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门、窗的遮阳装置,特别是一种与墙外壁相连接的置壁式遮阳装置。一般建筑物为遮阳、挡雨或使建筑物窗户部位具有外形美感,常在窗子部位墙壁的外部设置遮阳装置,目前常用的遮阳装置有两种,一种是以一固定的金属架固定在外壁上并呈外探状,然后在外探的金属支架上罩连有织物层,还有一种较高级的遮阳装置是以数根铰连在一起的弓形支架再罩连上彩色遮阳织物层构成,它可以通过绳索的牵拉进行收拢或展开。由于此类遮阳装置是置于窗外的,因此,常因风吹、雨淋而造成遮布的破损,不仅使遮阳、挡雨功能丧失,而且对建筑物整体美感产生不利的影响。而且不便安装。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便于安装、不易破损、遮挡效果好的置壁式遮阳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在与建筑物外墙壁相连接的固定架的前端设置有凵型夹槽,遮阳板的平直段与凵形夹槽相插合,遮阳板的向下延伸的斜面段则位于窗子的前上方,固定架是一由与墙外壁相置靠连接的平板部分和与平板为一体并前探的插合部分构成,在固定架与遮阳板之间可加插延长插板,以获得更好的遮挡效果,遮阳板也便于从凵形夹槽中抽出或插入,为安装提供了方便。由上可见,本专利技术的显著效果是:1.结构简单、安装方便。2.不易损坏、美观实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结构是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及其附图实现的: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结构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的结构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的结构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六的结构剖视图。图7是图1至图6中夹槽部位的局部放大图。下面将结合附图1~7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有固定架,其特征在于:在与墙外壁A相连接的板体形固定架1的前凸探部位设置有凵形夹槽10,与凵形夹槽10相插合的是遮阳板3。参见图1至图6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征还在于:与墙外壁A相连接的板体形固定架1设置有与墙外壁吻靠连接的水平板段11或垂直板段12,与水平板段11或垂直板段12为一体的是呈水平前探的插合段13,在插合段13上开设有凵形夹槽10,与遮阳板3相插合的凵形夹槽10或21内的上下夹持面呈粗糙面或锯齿状沟纹4。参见图1至图7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征还在于:在固定架1与遮阳板3之间设置有辅助固定架2,辅助固定架2两端设置有与固定架1的凵形夹槽10和遮阳板3相插合的凵形插槽20和凵形夹槽21,在凵形夹槽22部位中部下凸有一叉口形握把22,辅助固定架2与固定架1及固定架1与外墙壁A之间均由螺钉23相连接固定。参见图1至图6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征还在于:与凵形夹槽10或21相插合的是遮阳板3的平直板段30,与平直板段30为一体的是向窗口下前方延展弯制成的斜直板段31。参见图1至图6握把22的设置是为便于扶握,为遮阳板的插装、分离提供方便。参见图1凵形夹槽10和21内锯齿形沟纹和粗糙表面的设计形式,是为防止遮阳板的脱出,而且插合后利于密封胶的填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置壁式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与墙外壁A相连接的板体形固定架1的前凸探部位设置有凵形夹槽10,与凵形夹槽10相插合的是遮阳板3。

【技术特征摘要】
1、置壁式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与墙外壁A相连接的板体形固定架1的前凸探部位设置有凵形夹槽10,与凵形夹槽10相插合的是遮阳板3。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壁式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与墙外壁A相连接的板体形固定架1设置有与墙外壁吻靠连接的水平板段11或垂直板段12,与水平板段11或垂直板段12为一体的是呈水平前探的插合段13,在插合段13上开设有凵形夹槽10,与遮阳板3相插合的凵形夹槽10或21内的上下夹持面呈粗糙面或锯齿状沟纹4。3、按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信雄
申请(专利权)人:林信雄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