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地板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83067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动板系统,其中地板底板和在布线槽上的罩板牢固连接,保持相对位置,并能防噪音,提高建造效率,降低成本。为达到这一目的,发明专利技术了一个带槽道结构的活动地板系统,其中为布线布设置的槽道形成于由底板单元组成并以方形布放于结构地板上的底板块之间,并由罩板盖住。它的特点是:底板块有平的上表面、侧壁、在侧壁中部形成的,并且罩板竖直壁可插入其中的U字形缝隙插槽,罩板有一水平壁和从共上向下悬挂的竖直壁。(*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活动地板系统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槽道结构的活动地板,在此槽道结构中沿地板底板间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槽道间布置电线。已有两类活动地板结构:底板型结构和槽道型结构。当把普通地板改成活动地板时,槽道型结构更常被采用,因此固定于地板上的布线空间位于比地板结构更低的高度位置上。作为一个槽道结构的活动地板结构例子,日本公开号为No.3-29641技术申请揭示了一种方案,其特点是布线空间位于方形板块间,由三角形底板单元组成并且其上盖有平盖板,公开号No.53-192537号技术申请揭示了一种方案,其特点是在方形底板内形成一个或两个布线槽道,并且这些槽道上盖有平盖板。根据前一个例子,在地板的每个单元的角底面形成支脚,而邻近的支脚通过支撑板组合在一起。支撑板能够弯曲来适应由结构地板自重引起的地板不规则性。底板上部分只由矩形盖板的四角上的部分连接件组合成,以便底板容易移去。在这种结构中,支撑板在运输和其它装卸期间容易变形,并且形成一底板的多个单元的相对位置不能适当固定。此外,由于盖板不能改变外形,底板的部分连接部分易随支撑板部分的变形而撕开。因而很难保持底板的方形,这也导致难于装卸和易出现噪音,弱且不充分的连接易造成在地震或其它晃动期间的位移。可通过切掉部分平盖板并把此部分固定在底板的每个单元上以暂时确定相对位置来改进这种连接,但这种改进不足以解决所有上述问题。根据后一个例子,布线槽底部做得很薄且软,以使槽道能适应结构地板的不规则性。这样会因槽的相互位置不固定易引起地板变形。即使放上盖板而且造成一宽地板,槽道也不能相互连接,易于在地震和其它晃动中产生噪声或滑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通过提供具有槽道结构的活动地板来解决上述问题。该槽道结构可以以适应结构地板不规则性的方式来布置。槽道之间相互连接有足够强度,以起到消除不稳定提高抗震和其它晃动的能力,并使造价较低,尽于装卸组装。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具有槽道结构的活动地板系统,其中布线槽道于由底板单元组成并布置成方形位于结构地板上的多个底板块之间形成,并被罩-->板覆盖。其特点是底板块有平的上表面、侧壁和U字型缝隙插槽,该缝隙插槽在侧壁的中间部位形成而且罩板的竖直壁插入其中,这是由于罩板有一个水平壁从其上向下悬垂的竖直壁。经采取了上述措施,由于罩板的竖直壁由底板块缝隙插槽支撑,噪音消除了,抗地震及其它晃动的能力也加强了。进而由于底板块和罩板相互连接,组装时不会产生偏差。此外由于固定了底板块和盖板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必要在先在地板上画出线条及放下底板块。底板块和罩板两者择一地组装也是可能的。下面结合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图1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底板块和罩板安装状态的部分剖视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底板块立体透视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底板块前视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罩板立体透视图。图5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活动地板的安装状态的俯视图。图6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中心罩板和盖板的安装状态部分剖视图。图7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中心罩板和罩板的连接部分的部分剖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底板块俯视图。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组成底板块的底板单元俯视图。图1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组成底板块的底板单元的侧视图。图11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底板块,两块罩板和一个锁紧件/中央板的立体透视图。图1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底板块的部分剖视图。图13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底板块、罩板和锁紧件/中央板相互关系的俯视图。图14是图13中A-A剖面放大图。图15展开显示锁紧件/中央板和罩板之间相互关系的剖视图。图16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底板块,盖板和锁紧件中央板间相互关系的透视图。图17是图16的B-B剖面剖视图。图1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底板块角部的主要部分图解性俯视图。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图1显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活动地板的部分剖视图。图2是底板块的透视图。图3是其正视图。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活动地板,在底板块10间提供了槽道,并用罩板12盖在槽道上。底板块10和罩板12做成可以构成相同表面。这里提到的方-->形底板块包括那些如本实施例中方形单个底板单元构成的和那些为形成方形的底板块单元的组件所构成的以及为形成方形的两块三角形底板单元构成的。当组装底板单元时底板块只需是方形。当将许多底板单元组合一起时,必需按某种方式将它们连接起来。可以不仅通过向每块单元提供适当的方式将它们连接起来,而且可以直接将它们连接,或通过把底板单元固定在板材或其它基础上,而将它们间接相连。在后一种情形里,如果在底板单元之间有间隙,这种间隙可用作布线槽,而且沿对角线方向布线也是可能的。底板块10有平的上表面14和从其上悬挂下来的侧壁16。在侧壁16中间部分,有U字型缝隙插槽18,罩板12的垂直壁插入该插槽内并被支撑着。这里提到的侧壁16的中间部分是指任何在底板块10厚度方向间的位置,底板块10的尺寸应是能缓冲结构地板的不规则性的尺寸,并最好是使一边不超过300mm。但因由三角形底板单元组成的底板块在三点支撑下可以吸收不规则性,这种底板块可长于300mm。厚度与侧壁16的高度一致并且与布线槽深度相应的底板块10最好根据布线体积或分接头、插头和其它所有设备的尺寸而控制在30mm到50mm之间。通过把侧壁16弯成一个台阶形,然后沿侧壁16从台阶边缘提供上升壁20而形成缝隙插槽18。罩板12的竖直壁插入形成的U形缝隙内,而竖直壁底端位于缝隙插孔底部,因而底部为竖直壁形成了一个支撑底板22。最好能确定缝隙插槽18的位置以便在相对于竖直壁的长度方向在10mm到底板块10的厚度一半之间造一个低于上表面14的支撑底板22。上升壁20的高度应约比缝隙插孔18的高度短2至3mm,因而可以避免罩板22的干扰。如果缝隙插槽位于太低的位置,可能引起布线错放在支撑底板22上,并被罩板的竖直壁压跨的危险。如果缝隙插槽位置太高罩板12的竖直壁则应做得较短些,从而会减弱结构或使罩板滑出。无需沿整个侧壁16长度方向形成缝隙,部分地形成已足够。同样,可沿侧壁提供部分支撑底板即可。在底板块10的侧壁16的根部,可加上塑性材料减震器24来消除由结构地板不规则性引起的噪声。减震器24可以免除而代之以放在结构地板上的减震板。布线窗26也可被压在底板块10的侧壁16上,由弯曲和弹出移去。这种布线窗框可由缝隙50和切口51组成。在缝隙和切口之间的连接桥部分52可做得窄而薄以使易于移去。布线窗形状和尺寸可自由确定,但作为补充布线空间,宽向30mm、高度15mm已足够。如果减震器24附连在布线窗开口处,必需移去那部分的减震器。如果底板块10和罩板12由钢板组成,冲压过程将随高生产率生产出防火产品。可切去部分支撑板22并向上折弯得到上升壁20。-->图4是有水平壁28和悬垂在其长边两侧的竖直壁30的罩板12的透视图,当罩板12与中央板相连时,在两个宽向端形成了短而低的台阶32。水平壁28的宽度在50至100mm之间比较合适。这是因为考虑到必须盖住布线槽,并把家用电线设备也放入槽中。竖直壁30的高度可从约10mm到底板块10的厚度一半,这是因为考虑到罩板12的整体强度以及从避免水平壁28和上升壁20相互干扰的角度出发,它应比上升壁20约长2至3mm。底板块的上表面14和罩板的水平表面28做成能够形成同一表面。将垂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槽道结构的活动地板系统,其中安布电线的槽道形成于由底板单元组成并在结构地板上形成方形的多个底板块之间,并由罩板覆盖,其特征在于底板块有平的上表面,侧壁和U字型缝隙插槽,该插槽在侧壁中部形成,而且罩板竖直壁插入该插槽中;罩板有一水平壁和从其上向下悬垂的竖直壁。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5-4-27 129419/95;JP 1995-8-14 229663/95;JP 11.一种具有槽道结构的活动地板系统,其中安布电线的槽道形成于由底板单元组成并在结构地板上形成方形的多个底板块之间,并由罩板覆盖,其特征在于底板块有平的上表面,侧壁和U字型缝隙插槽,该插槽在侧壁中部形成,而且罩板竖直壁插入该插槽中;罩板有一水平壁和从其上向下悬垂的竖直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地板系统,其特征在于底板块由单个地板单元组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地板系统,其特征在于底板块由许多底板单元且成,这些单元通过在底板单元侧壁上设有的连接凸台相互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地板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底板块侧壁的缝隙插槽由被切下和向上延伸的部分的侧壁组成,其中所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林德三赤木孝明神崎学
申请(专利权)人:OM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