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胶发泡海绵及其制备工艺与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30163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7: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硅胶发泡海绵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取75%‑95%硅橡胶生胶、5‑25%气相二氧化硅和催化剂混合后作为A组份;步骤2:取70‑85%硅橡胶生胶、10‑27%气相二氧化硅和1‑3%交联剂混合后作为B组份;步骤3:将A组份和B组份在高压下均匀混合并注入至注塑模腔中;步骤4:静置10‑30分钟;步骤5:升温至80‑99℃,静置8‑12分钟;步骤6:冷却后开模取件。这种工艺摒弃了传统工艺中经机械加工设备加工的步骤,以及成品的传统工艺技术,而通过一系列工艺技术达到一次成型的新品工艺,既节省了原材料在各种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损耗及废物的处理,又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成本,及大量能源的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胶发泡海绵及其制备工艺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硅胶发泡制品,特别涉及一种硅胶发泡海绵及其制备工艺与应用。
技术介绍
发泡硅胶也叫做成型硅胶,是硅胶固化后所得到的柔软的弹性材料;具有较好的电性能、耐候性、耐温性、延展性和撕裂程度,且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稳定,可用在多个领域,如贴片、鞋垫、防滑垫等橡胶制品,因此近些年来,发泡硅胶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且很好的代替了发泡海绵。然而在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将采用挤压成型后再次裁剪的方式进行制备,既先将液态硅胶挤压在平板上静放直至平板表面的硅胶凝固成型之后,再根据所需形状进行裁剪。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6928515A”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一种发泡硅胶的成型方法,此专利中同样提出了上述问题,剪裁操作中会造成原料的较多浪费,通常液态硅胶经硫化后得到固态硅胶,而这种硫化后的固态硅胶则难以回收并重新恢复至液态硅胶再次加以利用,因此造成了原材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次即可完成产品成型的硅胶发泡海绵制备工艺,其具有减少原材料损耗、节省劳动力成本和能源消耗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硅胶发泡海绵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硅胶发泡海绵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取75%‑95%硅橡胶生胶、5‑25%气相二氧化硅和催化剂混合后作为A组份;步骤2:取70‑85%硅橡胶生胶、10‑27%气相二氧化硅和1‑3%交联剂混合后作为B组份;步骤3:将A组份和B组份在高压下均匀混合并注入至注塑模腔中;步骤4:静置10‑30分钟;步骤5:升温至80‑99℃,静置8‑12分钟;步骤6:冷却后开模取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胶发泡海绵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取75%-95%硅橡胶生胶、5-25%气相二氧化硅和催化剂混合后作为A组份;步骤2:取70-85%硅橡胶生胶、10-27%气相二氧化硅和1-3%交联剂混合后作为B组份;步骤3:将A组份和B组份在高压下均匀混合并注入至注塑模腔中;步骤4:静置10-30分钟;步骤5:升温至80-99℃,静置8-12分钟;步骤6:冷却后开模取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胶发泡海绵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采用钯催化剂、铂催化剂、纳米金催化剂、纳米银催化剂、钯-金催化剂、铂-金催化剂中的其中一种或几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胶发泡海绵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A组份和B组份高压混合时环境温度为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良骅车用饰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