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感知多层残差图像编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3012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7: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缩感知多层残差图像编码方法,通过将压缩感知随机测量过程分成多层,并利用压缩感知重建‑测量模型,基于所有的前层随机测量值来预测当前层随机测量值,从而得到当前层预测值与真实值之间的残差。所得到的残差用于更新下一层的预测值,进而得到更为精确的重建图像。所提出的压缩感知随机测量值的预测、更新过程可以有效去除压缩感知测量值之间的冗余信息。相较于传统压缩感知编码方案直接对随机测量值量化编码,对所提出的压缩感知多层残差量化编码,可以显著提升基于压缩感知图像编码的率失真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缩感知多层残差图像编码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图像压缩
,具体涉及一种压缩感知多层残差图像编码方法。
技术介绍
压缩感知技术是指将信号或者图像在低于奈奎斯特采样率的情况下重建的技术。压缩感知技术在图像处理,图像检索,CT图像重建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编码技术相较于传统图像编码技术(JPEG,JPEG2000,CCSDS-IDC),在率失真性能上有较大差距。当前,传统的压缩感知图像编码方案仅达到JPEG的编码性能,JPEG的编码率失真性能低,在高图像压缩比领域解压图像效果不佳,因此,研究率失真性能高的压缩感知编码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压缩感知多层残差图像编码方法,以解决压缩感知图像编码方案率失真性高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压缩感知多层残差图像编码方法,,将压缩感知测量过程分成l层,每层的随机测量值的长度相同;每一层中基于压缩感知重建-测量模型,自第二层开始,用前i-1层的随机测量结果预测第i层的压缩感知随机测量结果;然后得到每一层的压缩感知随机测量的真实值与预测值之间的残差;对第一层的随机测量真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缩感知多层残差图像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压缩感知测量过程分成l层,每层的随机测量值的长度相同;自第二层开始,每一层中基于压缩感知重建‑测量模型,用前i‑1层的随机测量结果预测第i层的压缩感知随机测量结果;然后得到每一层的压缩感知随机测量的真实值与预测值之间的残差;对第一层的随机测量真实值y1和第i层残差进行量化编码和反量化,其中2≤i≤l。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感知多层残差图像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压缩感知测量过程分成l层,每层的随机测量值的长度相同;自第二层开始,每一层中基于压缩感知重建-测量模型,用前i-1层的随机测量结果预测第i层的压缩感知随机测量结果;然后得到每一层的压缩感知随机测量的真实值与预测值之间的残差;对第一层的随机测量真实值y1和第i层残差进行量化编码和反量化,其中2≤i≤l。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缩感知多层残差图像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图像的压缩感知随机测量值分成l层,记为y=[y1,...yi,...yl],其中yi为第i层随机测量真实值;步骤2、对第1层的随机测量真实值y1进行量化编码得到Q(y1),对Q(y1)反量化得到作为第一层更新的测量结果;步骤3、第i层,用前i-1层测量结果的更新值重建图像,第i重建图像记为步骤4、用当前层的重建图像,预测下一层的压缩感知随机测量结果,第i层压缩感知随机测量结果预测值其中Φi为第i层观测矩阵;步骤5、获取第i层残差ei,步骤6、对第i层残差ei进行量化编码,记为Q(ei),对量化编码反量化后得到步骤7、第(i+1)层压缩感知随机测量结果预测值更新为步骤8、不断迭代步骤3至步骤7,直到第l层,得到各层的压缩感知多层残差的量化和反量化结果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兴松陈赞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